基于Cite Space探讨针灸治疗尿失禁研究趋势

2021-06-17 12:29曾祥新尹洪娜吕晓琳孙晓蓓刘少鹏李佳诺孙芳瑞孙忠人
陕西中医 2021年6期
关键词:中医药大学电针盆底

曾祥新,尹洪娜,陶 然,吕晓琳,崔 扬,孙晓蓓,刘少鹏,李佳诺,孙芳瑞,孙忠人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尿失禁(Urinary incontinence,UI)是指膀胱内的尿液不受机体控制,自由漏出的现象,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同时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1-3]。临床主要分为压力性尿失禁、充溢性尿失禁、功能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四类[4]。尿失禁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尿失禁是一组综合征,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自主漏尿,是排尿障碍疾患的常见症状。现代医学主要通过盆底肌康复训练、中西医药物治疗、手术、针灸等治疗方式,达到增强组织胶原蛋白与肌纤维含量、提高盆底肌收缩力量的目的[5]。针灸是临床治疗尿失禁的常见方法,也是目前研究热点之一[6],但尚无关于针灸治疗尿失禁相关文献的脉络分析。Cite Space[7]是一款能够显示某一学科或领域在一定时期的发展趋势与动向的软件,可以多元、客观、形象的展示针灸治疗尿失禁的相关研究热点[8],帮助研究者迅速、准确地把握针灸治疗尿失禁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同时可发现该领域的研究短板,促进该领域进一步发展。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以CNKI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检索式为“尿失禁and针灸”or“尿失禁and针刺”or“尿失禁and艾灸”,检索年限为建库至2021年1月。

1.2 研究方法

1.2.1 数据转换:将符合要求的文献以Refwork格式导出,所有导出文献应包含作者、研究机构、题名、发表年份、关键词、摘要、期刊、卷次和起止页码等信息,将所有数据导入Cite Space 5.7R4软件中进行数据转换与分析。

1.2.2 可视化分析:本研究检索1985年1月至2021年1月的相关文献,将符合要求的文献数据导入Cite Space软件,分析针灸治疗尿失禁相关数据,并绘制相关主题知识图谱,对年度发文量、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

2 结 果

2.1 针灸治疗尿失禁年代发文量的可视化分析 针灸治疗尿失禁的研究热度可用该时间段的论文数量来体现[9]。共检索出622篇相关文献,阅读摘要后剔除会议、征稿通知、名医医案及篇名为尿失禁但不相关的文献,最终纳入433篇。1988年发文量为4篇,之后呈缓慢甚至停滞增长的状态,从2002年开始迅速增长,直至2020年达到100篇发文量(图1)。

图1 针灸治疗尿失禁发文量各年情况

2.2 文献的总体趋势分析 1985年参考文献为2篇,从1999年开始迅速增长,直至2015年达到125篇后又逐渐回落,但引证文献从2012年16篇起逐年增高,至2020年达到181篇(图2)。说明经过前期研究探索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得到了应用和发展,参考文献数量下降伴随引证文献数量升高同时说明科学研究处于瓶颈期,需要拓展相关研究思路寻求突破。

图2 针灸治疗尿失禁相关文献总体趋势分析

2.3 作者可视化分析 Cite Space软件中,更改Node Type设置为作者(Author),导出结果(图3)。文献被引频次前3位作者依次为:常宇(36次)、马铁明(23次)、刘志顺(18次)。发文量前8名依次为:刘志顺(11篇)、汪司右(10篇)、章薇(6篇)、宋丰军(6篇),赵吉平(5篇)、娄必丹(5篇)、梁远兰(5篇)、王敏(5篇)。图中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作者间的联合发文情况,可以看出以刘志顺研究团体为中心的研究者最多,相互之间联系合作紧密,图中常宇、马铁明,宋楠楠、陆斌,李智卿、刘月美等只在团队内部形成小范围合作关系,缺少团队间的合作交流。

图3 高频作者图谱

2.4 研究机构可视化分析 Cite Space软件中,时间区间(Time slicing)设置为1985年1月至2021年1月,时间切片(Years per slice)为1年,Node Type设置为机构(Institution),导出结果(图4)。从高到低,频次前10名依次为:辽宁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34次)、天津中医药大学(11次)、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8次)、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8次),南京中医药大学(4次)、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4次)、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4次)、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次)、湖南中医药大学(4次)、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4次)。

图3与图4比较显示,高频作者与高频研究机构之间没有一定的关联,说明各研究机构应该加强对专业研究人员的培养。发文量前5名的研究机构依次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44篇)、北京中医药大学(34篇)、南京中医药大学(21篇)、天津中医药大学(20篇)、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篇)、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9篇)。从可视化图片中可以看出机构间连线较少,说明机构间研究合作发文较少,多中心研究较少。

图4 高频机构图谱

2.5 关键词聚类分析 关键词聚类分析是通过对文献主题高度概括的核心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可以推测该领域的研究热点[10]。更改Node Type设置为关键词(Key word),导出结果(图5)。从高到低,排名前10位的关键词分为尿失禁(188次)、针灸(163次)、压力性尿失禁(125次)、温针灸(83次)、电针(47次)、针灸疗法(46次)、尿动力学(39次)、中医(38次)、穴位(34次)、中风后尿失禁(26次)。其中压力性尿失禁与中风后尿失禁为高频关键词,中心介值分为0.23、0.15。治疗方法中,电针、温针灸中心介值最高,分别为0.34、0.22,治疗穴位中心介值最高的为八髎穴,中心介值为0.05。

图5 关键词聚类图谱

2.6 关键词时间线图及时区图可视化分析 对关键词进行时间曲线视图(Timeline view)及时区视图(Timezone view)可视化分析,导出结果(图6、7)。图6中以聚类词为Y轴,关键词所在年份为X轴。设置(Years per slice)为5年得出图7。图6、7体现了各聚类中关键词的发展情况,反映了该领域的研究趋势[11]。2000年前后,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临床观察,2010年后研究方向逐渐倾向于多中心研究与系统评价。在疾病治疗方面,重心从临床疗效观察逐渐转移到作用机制研究、文献数据挖掘研究;在疾病范围方面,重心从老年性尿失禁防治研究逐渐转移至中风后尿失禁、女性压力型尿失禁、混合性尿失禁方面研究;在治疗方法方面,重心从常规针刺治疗逐渐探索转移至电针、温针灸、针康配合(如配合康复凯格尔运动)、电温针等多种治疗手段研究。

图6 关键词时间线图

图7 关键词时区图

2.7 发展趋势 突现词(Burst terms)是在较短时间内使用频次较高的词,根据其出现时间和消失时间可大致判断某领域的前沿热点,预测研究趋势[12]。对关键词进行突显检测,结果见图8。从高到低,前8位爆发关键词分别为:尿动力学参数、穴位、中医(1985-2004年),温针灸治疗、三阴交(1990-1999年),针灸治疗(1995-2004年),膀胱过度活动症(2010-2014年),其中爆发点时间最近的“混合型尿失禁”(2015-2019年),2019年以后没有关键词出现爆发点。

图8 关键词突显检测图谱

3 讨 论

尿失禁,中医又称“遗溺”“小便不禁”“膀胱咳”,病位在膀胱,病机为胎产所伤,肾气不固,肺脾气虚,肝失疏泄,膀胱失约,发为遗溺[13],主要涉及足太阴脾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督脉等经络[14]。中医学认为,针灸可以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调节全身气血阴阳、培补脾肾之气、加强膀胱气化之功,使机体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改善尿失禁[15]。艾灸疗法具有温通经脉、温肾固本、补脾益气之功,可以温煦下元、固摄膀胱[16],临床治疗主要以头部腧穴、腹部腧穴、督脉、脾经、肾经、膀胱经腧穴为主[17]。目前研究热点的两大方向为中风后尿失禁、女性压力性尿失禁。邸富荣[18]采用电针四神聪联合温针灸治疗中风后小便失禁疗效较好,可减少患者排尿次数,增加单次排尿量,进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乐薇等[19]采取针灸治疗围绝经期妇女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腰膝酸软、小便不禁、小腹坠胀等症状明显改善,提高阴道收缩持续时长、阴道收缩压及阴道静息压,促进盆底肌功能修复。韩超等[20]采取单独运用足运感区手法刺激穴位,治疗压力性尿失禁取得良好疗效。孙远征等[21]采取电针结合足运感区治疗中风后尿失禁,临床疗效较好。邬光福等[22]发现针刺八髎穴尤擅治疗卒中后排尿障碍,文献占比最多。针灸联合康复疗法是治疗女性尿失禁的研究热点,盆底肌康复训练以凯格尔运动、盆底电刺激治疗为主,其机理是促进盆底功能修复,改善盆底肌电生理特性,抑制逼尿肌兴奋,强化盆底肌肉群,提高尿道周围横纹肌和肛提肌收缩力,并降低各项不良反应的发生率[23-25]。柯华菁等[26]采取电针联合现代康复技术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尿失禁效果较好,可帮助建立排尿反射,改善上尿路功能及排尿能力。莫倩等[27]将60例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温针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随访时患者症状评估量表,平均24 h尿急、排尿、夜尿、尿失禁次数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电针、温针灸均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好,电针较温针灸更能改善尿频症状。本研究结果显示,近5年电温针疗法为新型治疗方法,詹爽[28]采取电温针八髎穴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肾阳不足证临床疗效较好。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Cite Space软件对针灸治疗尿失禁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发现针灸治疗尿失禁的研究临床数据充足、治疗方法多样、疾病分类研究详尽,但研究机构及研究者沟通交流较少,应加强各机构团体之间的沟通研讨,开展多中心研究;近5年内研究多以文献研究为主,研究热点缺乏创新性与突破性;基础研究薄弱,应重视更深一步的机制研究。

猜你喜欢
中医药大学电针盆底
不同电针参数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不同时长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镇痛疗效观察
山东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介绍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俯卧位手法整复结合电针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