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己黄芪汤联合热水坐浴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留置尿管相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疗效研究

2021-06-17 12:57李仁武申正日刘宝利
陕西中医 2021年6期
关键词:防己尿急尿管

李仁武,李 思,申正日,刘宝利

(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肾病科,北京 101300)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属于泌尿外科的常见病,60岁以上男性发病率高达80%,随着BPH发病率不断增高,BPH术后留置尿管相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发生率亦呈现升高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此类膀胱过度活动症是由于术后长时间留置尿管,导致患者膀胱壁敏感性增高、逼尿肌稳定性降低、尿道括约肌功能异常,膀胱充盈期间逼尿肌发生非自主性收缩,膀胱壁感觉过敏,出现尿急、尿频等症状,严重者可增加急迫性尿失禁的发生风险[2]。因此,有效改善患者逼尿肌功能对缓解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主要采用M受体阻滞剂治疗BPH术后留置尿管相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但存在口干、头晕等诸多不良反应,且疗程较长,患者依从性较差[3-4]。中医学将膀胱过度活动症归属于“淋证”范畴,治疗该病标本兼治、整体调节,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5-7]。鉴于此,本研究观察防己黄芪汤联合热水坐浴治疗BPH术后留置尿管相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及对逼尿肌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98例BPH术后留置尿管相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年龄42~78岁,平均(57.78±4.27)岁;BPH病程2~14年,平均(7.18±2.32)年;平均手术时间(105.63±34.02)min;平均留置导尿管时间(7.41±2.14) d;平均前列腺重量(72.14±11.25)g。研究组:49例,年龄41~79岁,平均(57.93±4.08)岁;BPH病程1~15年,平均(7.01±2.44)年;平均手术时间(103.48±35.17)min;平均留置导尿管时间(7.62±2.38)d;平均前列腺重量(72.35±11.36)g。两组患者平均年龄、BPH病程、手术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前列腺重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西医诊断标准:BPH患者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ransurethral prostatectomy,TURP)术后常规治疗4 d拔除导尿管后存在膀胱过度活动症,膀胱过度活动症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8]制定。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9]相关标准,且中医辨证为脾肾气虚证。主证:小便频数、淋漓不尽、腰膝酸软、神疲乏力;次证:下腹部或尿道有下坠感、少气懒言、面色萎黄、纳呆;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病例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40~80岁者;术前未服用过钙离子通道拮抗剂、M受体阻滞剂等影响膀胱逼尿肌收缩的药物者。排除标准:合并前列腺癌者;合并膀胱尿道外伤者;合并心脑肝肾功能异常者;合并神经源性膀胱者;合并膀胱颈硬化症、尿路结石者;逼尿肌无收缩力者;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依从性差,不配合研究者。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拔除导尿管后,予酒石酸托特罗定片(规格2 mg,国药准字H20000602)口服,4 mg/次,1次/d,连续治疗1周。

1.2.2 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防己黄芪汤联合热水坐浴治疗。热水坐浴:准备好专用坐浴盆并放置于平稳位置,调节水温,维持在40 ℃左右,以患者可耐受为宜,水中添加适量食盐,每次坐浴时间30 min,1次/d。防己黄芪汤组方:黄芪15 g,防己12 g,炒白术9 g,甘草6 g,生姜4片,大枣1枚。随证加减:肾阳虚者加菟丝子、肉桂;伴脾虚者加党参;伴气滞血瘀者加牛膝、丹皮、当归。1剂/d,水煎取汁300 ml,每日分早晚2次温服,连续治疗1周。

1.3 观察指标 中医症状积分:包括小便频数、淋漓不尽、腰膝酸软、神疲乏力,每项评分0~6分,分别代表无(0分)、轻度(2分)、中度(4分)、重度(6分),积分越高症状越严重。逼尿肌功能:采用全自动尿动力检测仪测定膀胱最大容量、逼尿无抑制收缩次数、膀胱顺应性、最大尿流率。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Overactive Bladder Syndrome Score,OABSS):包括白天排尿次数、夜间排尿次数、尿失禁次数及尿急次数,其中白天排尿次数0~3分、夜间排尿次数0~4分、尿失禁次数0~5分、尿急次数0~6分,分值越高临床症状越严重。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评分:按照目前排尿情况评价生活质量,总分0~6分,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差,治疗3个月后电话及门诊随访获得QOL评分。不良反应:统计两组治疗过程中头晕、乏力、口干等不良反应。

1.4 疗效标准 根据中医症状、OABSS评分及尿流率判定。治愈:治疗后尿急、尿频、尿痛等症状消失,OABSS评分下降>75%,尿流率>20 ml/s;显效:治疗后尿急、尿频、尿痛等症状明显缓解,50%15 ml/s,可自主控制排尿;有效:治疗后尿急、尿频、尿痛等症状有所缓解,20%10 ml/s;无效:治疗后尿急、尿频、尿痛等症状未缓解或加重,OABSS评分下降≤20%或上升,尿流率≤10 ml/s。治疗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小便频数、淋漓不尽、腰膝酸软、神疲乏力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积分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各项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逼尿肌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膀胱最大容量、逼尿无抑制收缩次数、膀胱顺应性、最大尿流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以上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逼尿肌功能比较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白天排尿次数、夜间排尿次数、尿失禁次数及尿急次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天排尿次数、夜间排尿次数、尿失禁次数、尿急次数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白天排尿次数、夜间排尿次数、尿失禁次数、尿急次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OABSS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QOL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QOL评分均下降,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QOL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QOL评分比较(分)

2.5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5.92%(47/49)高于对照组77.55%(38/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6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期间,研究组出现乏力1例,口干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8%。对照组出现头晕1例,乏力1例,口干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58,P>0.05)。

3 讨 论

BPH术后留置尿管相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主要与尿道括约肌功能下降、逼尿肌功能不稳定、膀胱壁感觉过敏有关、长时间留置尿管尿道感染及损伤风险增加等相关,膀胱充盈期间逼尿肌发生非自主性收缩是患者发生尿急、尿频等症状的直接原因,因此有效改善患者逼尿肌功能对于缓解患者病情具有重要意义[10]。目前,西医主要针对减少逼尿肌非自主性收缩进行治疗,其中最常见的药物为M受体阻滞剂,其可抑制患者胆碱能神经,缓解逼尿肌不稳定收缩,进而改善膀胱感觉功能[11]。托特罗定是一种高效、非选择性M受体阻滞剂,可有效降低BPH术后留置尿管相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逼尿肌兴奋性,改善逼尿肌收缩功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但治疗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良反应,限制其应用[12]。因此,积极寻找BPH术后留置尿管相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安全有效治疗方式,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发展,中医药被广泛应用于BPH术后留置尿管相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治疗中,且安全有效。

中医学中并无膀胱过度活动症病名,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归属于“淋病”“小便遗溺”“劳淋”等范畴,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记载:“凡此少阴司天之政,二之气,其病淋,……小便黄赤,甚则淋”。中医认为,膀胱过度活动症病机在于脾肾气虚,肾司开阖,肾气亏虚,气化失常,膀胱开阖无常,出现尿频、尿急、小便不利等症状;脾居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若脾气虚损,气化失司,升降无权,气虚下陷,固摄无力,膀胱气化开阖无常,出现小便频数等症状。由此可见,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治疗原则以益肾健脾、益气通淋为主[13]。防己黄芪汤出自《金匮要略》,具有健脾利水、益气祛风的功效,主治小便不利、气虚水肿[14]。本研究采用防己黄芪汤进行治疗,方中黄芪为君药,可健脾利尿、补气固表;防己为臣药,可祛风行水,与黄芪配伍增强补气利水之功效;白术为佐药,可健脾胜湿,与黄芪配伍增强益气固表之功效;甘草为使药,可培土和药;大枣、生姜调和营卫。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健脾、行气利水等功效,使脾气健运,水道通利,有效缓解患者尿急、尿频、尿痛等症状。热水坐浴是一种无创治疗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经济实用等优点,通过热效应作用于盆底肌和相关器官,促进血液与淋巴液循环,放松盆底肌,加快炎症吸收,减轻炎症反应对膀胱平滑肌的刺激,增加逼尿肌稳定性,进而缓解临床症状,促进身体恢复[15-16]。

本研究发现,西药联合防己黄芪汤加热水坐浴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单用西药治疗者;膀胱最大容量、逼尿无抑制收缩次数、膀胱顺应性、最大尿流率改善程度均优于单用西药治疗者;中医症状积分、白天排尿次数、夜间排尿次数、尿失禁次数及尿急次数评分均低于单用西药治疗者。本研究结果表明,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防己黄芪汤联合热水坐浴可更好的改善逼尿肌功能,减轻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具有更好的疗效,且安全性较好。钙离子通道激活会增强逼尿肌兴奋性,防己主要成分粉防己碱具有钙离子通道阻滞作用,可有效降低膀胱平滑肌收缩力,此外粉防己碱还可减少出口梗阻膀胱胶原纤维增生[17];黄芪水提物能够增加心钠肽的活性,发挥利尿作用,其主要成分黄芪多糖还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18];白术主要活性成分苍术酮可通过抑制肾小管对电解质重吸收影响尿液排泄,发挥利尿作用[19],同时白术多糖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作用。菟丝子主要活性成分菟丝子黄酮能够促进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20]。肉桂主要活性成分肉桂多糖能够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功能,提高巨噬细胞吞噬炭粒的能力[21]。党参的主要活性成分党参多糖及当归的主要活性成分当归多糖均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22-23]。热水坐浴是常用的中医外治方法,40 ℃水温坐浴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强防己黄芪汤的功效,提高临床疗效。另外,40 ℃水温坐浴通过温热刺激可降低神经兴奋性、减轻局部神经末梢压力,使肌肉组织得到松弛,从而改善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防己黄芪汤联合热水坐浴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作用,这可能与住院期间患者的膀胱过度活动症得到及时改善有关。

防己黄芪汤联合热水坐浴治疗BPH术后留置尿管相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疗效较好,可降低中医症状积分,改善逼尿肌功能、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好。

猜你喜欢
防己尿急尿管
基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网络药理学的防己质量标志物(Q-Marker)预测分析
汉防己甲素对先天性巨结肠乳鼠炎症的改善作用及对JAK2/STAT3通路的影响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索防己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及物质基础
运用PDCA降低肝、胆、胰大手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间的效果评价
运用PDCA降低肝、胆、胰大手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间的效果评价
一例膀胱镜下留置尿管困难拔除个例分析
别以为夏季饮水多尿频尿急就不当事
尿频、尿急 别轻易吃抗生素
膀胱的谎言——尿频、尿急、尿失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