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温暖:群众“小问题”,事关“大民心”

2021-06-19 05:29张纯李天琪
民主与法制 2021年10期
关键词:抛物人大代表检察机关

本社记者 张纯 李天琪

一个国家的法治水平,折射着一个社会的文明发展程度。

记者翻开2021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字里行间涌动振奋人心的力量。

近三万字的报告,每一个字都在彰显着法治文明的进步,诉说着“一心为民”的决心。

守护你的安宁

法治,捍卫国家长治久安。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到反腐败斗争,司法机关重拳出击,保卫社会秩序,守护你的安宁。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始以来,一大批涉黑涉恶犯罪分子被绳之以法。今年的两高报告中,这份扫黑除恶成绩单备受瞩目。

“是黑恶犯罪一个不放过,不是黑恶犯罪一个不凑数。”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中披露,2018年以来,共批捕涉黑涉恶犯罪14.9万人,起诉23万人,其中起诉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5.4万人。坚持除恶务尽,起诉“保护伞”2987人。

为确保每一个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检验,检察机关严格遵循罪刑法定、证据裁判、程序公正等法治原则,高质量查办涉黑恶案件。检察机关会同有关部门制定9个指导性文件,统一办案标准;对150起重大案件挂牌督导。

我们的法院系统同样“给力”。2020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刑事案件111.6万件,“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有力净化了社会环境,极大增强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国人大代表、成都经典汇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艺委会办公室主任徐萍表示,在接下来的扫黑除恶常态化过程中,要更注重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村霸”问题,守护好群众的生活秩序。

利剑出鞘,让公平正义更闪耀。湖南“操场埋尸案”主犯杜少平、改头换面逍遥法外多年的孙小果、海南昌江特大黑社会性质组织案首犯黄鸿发……对罪大恶极的黑恶犯罪分子,人民法院该判处重刑的坚决判处重刑,该判处死刑的坚决判处死刑,还一方百姓安宁,让公平正义深入人心。

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陈志君

说,两高报告里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绩单来之不易,反映出司法机关忠诚履职的责任担当。“在基层办案中,我们注重一手抓治理,一手抓制度建设,在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和综合治理上下功夫,高质效办理相关案件,彻底铲除黑恶势力的滋生土壤。”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渠县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工勤人员、巨光乡金土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黄小军

建议行政、执法、司法等机关应持续保持强大攻势,强力扫黑除恶,建立长效机制,确保专项斗争取得实效。

社会治安明显改善,人民群众安全感显著增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效果显而易见。最高检报告中提到一个数字也进一步印证了大家的感受:去年受理审查起诉刑事案件为近4年最低,严重暴力犯罪案件为近20年最低。

“接下来要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持续打击黑恶势力‘保护伞’,巩固扫黑除恶长效常治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龚稼立

说,要积极吸收专项斗争中的有效经验做法,保持对黑恶势力犯罪的持续严惩震慑态势。对此,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寨岗镇山联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何桂芳

建议,应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对相关重点行业领域特别是农村地区持续强力整治。与此同时,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李颖

认为,应该健全常态化扫黑除恶机制。“作为司法界的政协委员,我比较关注健全常态化扫黑除恶机制,从加快‘反有组织犯罪法’出台、健全督导评查、线索排查、信息共享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建议。”李颖委员说。

维护你的权益

点滴呼吁都关注,一枝一叶总关情。

2020年,检察机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盯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在保障人民群众权益中担当作为。这一年,检察机关办理涉窨井盖刑事犯罪106件,办理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公益诉讼案件2.7万件;人民法院审结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等民生案件134.7万件……司法机关强调头顶上、舌尖上、脚底下的安全,为打造维护群众安全的“金钟罩”又添一把力。

回到数年前,高空抛物、偷盗破坏窨井盖算不上严重违法,有时甚至仅被视为道德素质问题。近年来,高空抛物逐渐成为一大热点话题,丢盖窨井“吃人”“伤人”事件日益多发。有关方面以调查取证难、处罚依据不明确、惩处力度不好掌握等为由搁置矛盾,问题越积越多。

2020年3月,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某小区,一位母亲用推车带孩子在小区散步,一块鸡蛋大小的红色砖块从天而降,砸中了一岁半孩子的头顶,造成孩子脑死亡。

彼时,为了应对高空抛物乱象,2020年,杭州许多小区都在园区内安装了高空抛物的监控系统。在当年的杭州两会上,杭州市人大代表应丽红也提出,应加快推进已建成小区和新建小区加装高空抛物监控系统。除安装摄像头外,杭州还有小区尝试在半空中拉起尼龙网,防止高空坠物造成的人员伤害。

薄律轻罚难平民怨,不用重典不足以体现罚当其罪,不严惩不足以震慑遏止。从今年3月1日起,高空抛物罪成为一个独立罪名,目前已有多人被判高空抛物罪。值得关注的是,针对高空抛物和盗窃破坏窨井盖,法院和检察院不仅制发司法建议,还从惩处上升格入刑,明确可以故意伤害、故意杀人定罪处罚。

安全无小事,防范无休止。与此同时,司法机关还积极发挥监督职能,推动相关要求落地,督促有关部门补上漏洞,并通过发布典型案例等方式提高群众的认知水平。这起到了强有力的震慑教育作用,为防范此类问题继续发生筑起法治屏障,才能让老百姓安居乐业。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长沙市工会兼职副主席张晓庆

说,高空抛物、窨井盖安全、假冒伪劣食品等民生问题,与群众获得感息息相关。司法机关积极回应群众关切,主动出击消除公共安全隐患,体现了对人民利益的重视,彰显了司法为民的理念,也提升了社会治理的水平。

此次两高报告中均谈及未成年人保护。其中,最高法报告提到再审“百香果女童被害案”。今年2月2日,遵照最高法下达的执行死刑命令,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百香果女孩被害案”凶手杨光毅执行死刑。

最高法报告对此指出,对挑战法律和社会伦理底线、针对儿童犯下的各种严重罪行决不姑息。

2020年,检方守护未成年人安全健康成长,从严追诉性侵、虐待未成年人和拐卖儿童等犯罪5.7万人。会同有关部门建成1029个“一站式”办案场所,促进询问、证据提取一次完成,尽力防止“二次伤害”。对监护人侵害和监护缺失,支持起诉、建议撤销监护人资格513件,是2019年的6.3倍。

对此,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校长李静

深有感触。“过去一年,检察机关大力推动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教职员工准入查询性侵违法犯罪信息制度、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询问救助等工作。”李静代表说,襄阳四中近年来与检察机关合作,让学生深入了解相关案件案情,并以开展“模拟检察官”“模拟法庭”等活动提高学生法治意识,“希望检察机关继续深入开展‘检校共建’‘法治进校园’等活动,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加全面的司法保护。”

与此同时,在今年两会上,未成年人犯罪也引发各方关注。最高检报告指出,未成年人涉嫌犯罪既应依法惩戒,更要教育帮扶,重在转化。最高法报告强调,对未成年人犯罪,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但对主观恶性大、手段残忍、屡教不改的依法惩处。

值得注意的是,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将于2021年“儿童节”起施行。最高检报告称,未来将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律规定,对涉及未成年人的诉讼活动、未成年人重新犯罪预防工作开展法律监督。

报告提出,司法案件绝大多数发生在群众身边,件件连着民心,都是“天大的事”。“切实办好群众身边的‘小案’,是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沙沨代表

说,持续办好检察为民实事是近年来全国检察机关履行检察职责的重要内容。检察机关应牢牢把握每一起案件都连着民心,都在厚积公平正义,坚持司法办案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相统一,让司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最高人民法院报告中有关于“权益保障”部分重点 张纯制图

温暖你的人生

两高报告里还有一些数据,让法治的阳光照亮更多隐秘的角落。

2020年,人民法院签发人身安全保护令2169份,探索将家暴防治延伸到婚前、离婚后及精神暴力等情形。其中,“反家暴”成为多位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2020年以来,四川藏族妇女拉姆被前夫烧死案和山东德州女子方某洋被家暴致死案引发公众强烈不满,家暴成因和对受害人保护话题也屡次进入热搜榜单。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律协副会长方燕

指出:“法院反家暴的举措,筑牢了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免遭家庭暴力侵害的‘隔离墙’。”她建议,进一步发挥司法职能作用,促进和谐家庭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此,

全国人大代表黎霞

表示,建议提高对家暴行为人的惩罚,通过更严厉的制裁打击、震慑家暴行为。同时,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家暴者可少分或不分财产。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刘守民

则提交了《关于有效激活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的建议》,为了避免拉姆案重演,他呼吁,应扩大人身安全保护令代为申请的主体范围,对受害人适当降低证明标准。同时,司法机关要加大对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行为人的打击力度,涉嫌构成犯罪的,可将违反保护令的情形作为涉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加重情形,依法追责。

法治的温度,还体现在一个个“小案件”、一位位“小人物”上。最高检发布的典型案例中,有一个“网红”案件引发关注。此前,杭州一位女士取快递被人偷拍发到网上造谣出轨,结果造成“社会性死亡”,此案引起公众强烈谴责。最高检指导浙江检察机关发出检察建议,公安机关以涉嫌诽谤罪立案侦查,自诉转公诉,为受害人维权“撑腰”。

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小案件,比如成年人网络打赏、个人信息泄露、花样繁多的碰瓷等等,每一次司法介入都给予受害者力量,每一个公正的司法判决都给公众带来希望。

关注“小事”的司法才是“大”司法,

全国政协委员白岩松

关注到“可视门铃侵犯邻居隐私权案”。他评价道,在惜墨如金的两高报告中,能给“装可视门铃”等留出空间,恰恰反映了越接地气、越能把很多小事做得很好的时候,依法治国才能真正落地。更令人意外的是,报告中甚至还提到了一个标的只有1元的“微小案”。

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司法机关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人民群众的诉求在哪里,司法机关的目光就聚焦到哪里。群众的“小问题”,关系着“大民心”,司法有力度还要有温度。

检察机关办理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公益诉讼案件2.7万件;人民法院审结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等民生案件134.7万件,多地法院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帮助农民工追回“血汗钱”206.1亿元,依法审理工伤、医保、社会救助等案件,维护劳动者权益……顺应人民对公共安全司法公正权益保障的新期待,通过大量群众身边的小案件,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法律才会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信仰。

法治中国的新气象,体现在一个个小案的办理中,体现在一系列便民改革举措中。

“信息时代的发展,带来网络空间治理等新情况新问题。群众利益无小事,我们要更加关注社会领域相对‘隐性’的违法犯罪,加强研究判断,更好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贾宇

说。

聚焦百姓关切,让司法有力度、有温度,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份诚心,相信大家都已接收!

猜你喜欢
抛物人大代表检察机关
高空抛物罪的实践扩张与目的限缩
人大代表要常回“家”看看
关于抛物-抛物Keller-Segel类模型的全局解和渐近性
人大代表选举(三首)
给人大代表履职戴上“紧箍”
让“人大代表之家”在群众中火起来、亮起来
不要高空抛物!
高空莫抛物
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探析
检察机关强化刑事诉讼监督权的法理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