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建模策略,探究数学模型

2021-06-20 05:26娄爱玉
数学教学通讯·高中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数列不等式数学建模

娄爱玉

[摘  要] “倡导知识应用,发展模型意识”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理念,教学中应将数学建模作为重点,利用模型探究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文章深入剖析数学建模的意义,探索建模策略,结合实例探究不同模型的构建过程.

[关键词] 数学建模;函数;不等式;数列;三角形;策略

在新课改理念下,数学建模成为高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围绕数学建模开展探究活动成为重要的教学方式,也是对“学以致用”学科理念的深入贯彻,同时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核心素养. 数学建模实则是对现实问题的数学抽象,即使用数学语言、数学方法来构建模型的过程. 其中的建模思想对于高中数学学习极为重要,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本质,掌握解题方法,为后续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在建模教学中,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導作用,引导学生了解建模的过程,深刻领悟建模的知识与技能.

策略剖析

“抽象概括”是数学建模的核心所在,建模过程是一个完整的闭环,可分为“实际问题”“建立模型”“数学结果”和“实际结果”四个环节,建模流程如图1所示. 总体而言,建模时要用数学语言来抽象概括实际问题,再从数学角度来反映实际问题,从而得出关于实际问题的数学描述.

实际建模可按照如下四大步骤进行:

第一步,读题审题,理解实际问题;

第二步,引入数学符号,思考建模类型,建立数学模型(设定未知量的情形,只需分析对应数学模型即可);

第三步,利用对应模型的性质及方法解析模型,得出数学结果;

第四步,结合实际情况转译数学结果,得出具体问题的答案.

建模过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充分分析实际问题,了解建模的目的;

第二,充分捕捉建模对象的特征,挖掘隐含的数学元素;

第三,紧抓主要因素,合理假设,结合关联知识解析数学模型.

模型探究

高中数学中的模型类型较为多样,通常隐含在与实际问题结合紧密的知识内容中,常见有函数模型、不等式模型、数列模型和三角模型等,下面结合实例具体探究不同类型模型的构建过程.

类型一:函数模型

例1:已知一片森林原有面积为a,现计划每年砍伐一些,且每年砍伐的面积百分比相等. 当砍伐到原面积的一半时,所用时间为10年;为保护生态,要至少保留原森林面积的 . 已知到2020年为止,森林剩余面积为原来的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试求每年砍伐森林面积的百分比;

(2)到2020年为止,该森林共砍伐了多少年?

(3)从2020年开始,该森林还可以砍伐多少年?

解析:本题目为森林砍伐面积问题,其中的百分比是重点,也是重要的未知量,分析可知该问题可转化为函数模型,利用函数知识来求解.

(1)可设每年砍伐森林面积的百分比为x(0

(2)到2020年为止,森林剩余面积为原来的 ,可据此构建数学模型,设砍伐了m年,则a(1-x)m= a,即  =  ,整理可得 = ,解得m=5,所以到2020年为止,该森林共砍伐了5年.

(3)核心条件是保留原森林面积的 ,现有森林面积为原来的 ,设还可砍伐n年,则有 (1-x)n≥ a,所以  ≥  ,解得n≤15,故从2020年开始,该森林还可以砍伐15年.

评析与总结:使用指数函数或对数函数解题,关键是准确判断模型. 解题时要合理设定模型,然后代入数据进行验证. 对于涉及增长率的问题,常用的指数型函数模型为y=N(1+p)x(其中N为基础数,p为增长率,x为时间),而幂型函数模型y=a(1+x)n(其中a为基础数,x为增长率,n为时间). 在探究学习时要把握对应函数模型的性质特征,灵活运用数学方法解析.

类型二:不等式模型

为保护环境,在国家的号召下某厂将废弃物进行回收处理,转化为某种产品. 经过测算,处理成本y(万元)与处理量x(吨)之间的函数关系可近似为y=x2-50x+900,并且处理1吨的废弃物可获得价值10万元的某种产品,同时国家补贴10万元,试回答下列问题.

(1)当x∈[10,15]时,判断工厂的回收转化是否可以获利?若可以,请求出最大利润;若不能,请求出国家补贴多少万元,才不致亏损.

(2)当处理量为多少吨时,每吨的平均处理成本最少?

解析:本题目为利润与成本问题,题干已给出相应的函数表达式,第(1)问解析利润可使用对应函数性质,第(2)问解析处理量与成本之间的关系,可采用不等式的性质.

(1)设利润为P,则P与x之间的关系为P=(10+10)x-y,整理可得P=-(x-35)2+325,x∈[10,15]. 由于x=35?埸[10,15],P=-(x-35)2+325在[10,15]上为增函数,可求得P∈[-300,-75],所以国家补贴75万元,工厂就不会亏损.

(2)设每吨的平均处理成本为Q,则Q= =x+ -50≥2 -50=10,当且仅当x= 时等号成立. 由于x>0,可得x=30. 因此当处理量为30吨时,每吨的处理成本最少,且为10万元.

评析与总结:上述第(2)问使用均值不等式模型来解析其中的最值问题,均值不等式是高中数学重要的公式,不等式的成立含有一定的设定条件. 有时构建不等式模型会借助函数,解题时可按照“提炼函数→构建不等式模型→不等式性质求解”的流程突破.

类型三:数列模型

例3:已知一种设备的单价为a元,设备维修和消耗费用第一年为b元,以后每年增加b元(a和b均为常数),记设备年平均费用=(设备单价+设备维修和消耗费用)/设备的使用年数,回答下列问题.

(1)试求设备年平均费用与设备使用年数的关系(用y表示设备年平均费用,t表示设备使用年数);

(2)当a=112500,b=1000时,求设备的最佳更新年限.

解析:由题意可知,设备的维修和消耗费可构成等差数列,故后续分析可构建等差数列模型,然后借助模型性质求解.

(1)设备维修和消耗费可构成以b为首项,b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所以t年后设备维修消耗费为b+2b+3b+…+tb= t,所以y= = + t+ .

(2)根据题意结合不等式可得结论 t+ ≥2 ,故y≥500+2 =15500,当且仅当t=15时,年平均消耗费取得最小值,所以设备的最佳更新年限为15年.

评析与总结:数列是一种特殊的模型,既具有函数的递变规律,又具有数的特性. 利用数列模型解析实际问题时,要把握题干中的递变规律,关注变量取值条件. 高中数列模型最为常用的是等差和等比两种模型,探究学习时要掌握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及递推方法,结合实际情形验证结论.

类型四:三角模型

例4:如图2所示,有一公路从正西方向通过城市中心的O点后转向东北方OB. 现准备修筑一条铁路L,L在OA上设立一站A,在OB上设立一站B,∠AOB=135°. 铁路在AB段部分视为是直线段,现要求市中心O与AB的距离为10km. 试问:把A,B分别设在公路上距离市中心多远处,可使AB最短,并求出最短距离.

解析:本题目涉及了最值,与直角三角形密切相关,可构建“三角”模型来研究最值.

过点O作AB的垂线,设垂足为点D,则OD=10,设∠DAO=α,则AD=10cotα,DB=10cot(45°-α),所以AB=AD+DB=10[cotα+cot(45°-α)],整理可得AB= = ,当45°-2α=0时,即α=22.5°时,AB最短,且最短距离为20( +1),此时A,B距离市中心O为10 千米.

评析与总结:“三角”模型,即与三角形密切相关的几何模型,对于涉及方位的实际问题常构建“三角”模型,利用三角形边长与角度之间关系,引用三角函数来突破. 构建“三角”模型解题时需注意以下几点:设定统一的坐标方位;关注模型中的转向角;灵活利用三角函数代换公式进行变形.

总结思考

数学模型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利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充分体现了知识的应用价值. 上述所探究的函数模型、不等式模型、数列模型、“三角”模型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建模解题时需要充分理解对应知识的性质特性,掌握模型构建的方法策略,辨析模型与实际问题的区别. 下面提出几点建议.

建议一,归纳整理类型,数学模型的类型众多,即使是函数模型也包括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分段函数等多种. 实际探究时要注意总结归纳,关注问题的变量关系和取值范围.

建议二,重视模型联系,不同模型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在特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这也是高中数学重要的考查内容. 以上述探究为例,在例3辨析关系时构建了等差数列模型,而求解最值时引入均值不等式,将其转化为不等式模型,求出了最值. 因此探究学习时要注重知識拓展,关注模型联系,完善模型体系.

猜你喜欢
数列不等式数学建模
高中数列的几种解题思路分析
高中数学数列试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分析
高中数学不等式易错题型及解题技巧
用概率思想研究等式与不等式问题
数列求和与数列极限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列的教学方法
一道IMO试题的完善性推广
数学建模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树立建模意识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浅谈构造法在不等式证明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