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21-06-21 08:37徐福莹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11期
关键词:网络语言运用语文教学

徐福莹

摘要:网络语言形象生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融入网络语言,允许学生在组词、造句和作文中运用网络语言,多用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语言表扬学生,通过教师的示范引导,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运用网络语言。

关键词:网络语言 语文教学 小学生 运用

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小学生,上网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丰富多彩的网络语言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网络语言形象生动。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小学生正确认识和运用网络语言,值得我们思考。

一、网络语言的概述

随着网络普及,网民数量增加,网络新词大量涌现。广大网民在互联网这个巨大平台上,发挥着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一些构思巧妙、生动形象、妙趣横生的语言层出不穷。精彩纷呈的网络语言,其类型主要有汉字构词类、字母构词类、数字构词类等。就汉字构词类而言,主要有两种修辞手法:(1)隐喻。隐喻就是借用现成的词语来表达一种新的概念,大量的网络词语即是通过将旧有词语的意义延伸而获得新的意义。网络语言中有大量的隐喻性词汇。例如,近几年流行的“山寨”,被赋予“伪造仿冒”等造假的意思,“山寨汽车”、“山寨手机”等都是指假冒伪劣产品。(2)转喻。转喻简单地说就是用甲来代表乙,例如,“雷人”一词,就是从自然界中的雷声很大转喻为出人意料且令人格外震惊。

网络语言是一种很重要的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是语言的一种变异。网络语言与规范语言有所不同,规范语言有需要共同遵守的语音、词汇、语法、书写等方面的标准和典范。而很多网络语言具有简单快捷、形象生动、标新立异等特点,随意性较大,没有统一的标准。小学生认知能力不足,尚不能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网络语言,但小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喜欢接受和运用网络新词汇,那么,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通过示范引导,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运用网络语言。

二、网络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途径

(一)把网络语言恰当地融入课堂教学之中

网络语言大多幽默诙谐,形象生动,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够巧妙运用网络语言,就会增加教学语言的趣味性,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在教授生字词的时候,如果有与之相关的网络语言,我们就可以穿插其中讲解。例如,学习“水”这个生字时,向学生提问地球上有什么样的水?“海水、湖水、河水……”同学们回答完毕之后,老师可以介绍“放水”这个网络词汇,“放水”的意思是体育比赛中串通作弊,一方故意办理给另一方。如果单从字面理解就会大相径庭。

对于课堂上喜欢讲悄悄话的孩子,如果直接批评会伤了他的自尊心,使其产生逆反心理,若是走到他跟前说一句网络语“你太唐僧了”,这里的“唐僧”是指影片《大话西游》中那个唠叨烦人的唐僧形象,《大话西游》是同学们爱看的影片,很多人都看过,所以大多数同学都能理解这句网络语的含义。这种方式,不仅幽默风趣,也暗含了对他的批评,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把网络语言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不仅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也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对于网络语言不能望文生义,它们与字面意义可能相去甚远,运用网络词汇时,一定要多查字典,多问家长和老师。

(二)允许学生在组词、造句和作文中运用网络词汇

有些老师以小学生认知能力不足,不能理解网络词汇的真实内涵为借口,禁止他们运用网络词汇。其实《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就收录了部分网络词汇,如“给力”“雷人”“山寨”“愤青”“闪婚”等。小学生常用的工具书——《新华字典(第12版)》也收录了“粉丝”“刷屏”“初心”“点赞”等一百多个新词。所以,对于网络语言,正确的做法是和学生一起去接受新事物,认识新事物,允许学生在组词、造句和作文中运用网络词汇,同时加以正确引导。例如,“脸”字组词,大多数学生的作业答案是“洗脸”“笑脸”“脸盆”“脸颊”“脸庞”等常规词汇,也有几个同学的答案是“打脸”,“打脸”是网络词汇,不是真的打某人的脸,而是指一个人刚发过的言论马上就被事实证明是错误的,内涵很丰富。对于这个网络词语,老师需要做专门介绍,并提醒学生发表言论要谨慎,否则是会被“打脸”的。

(三)多用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语言表扬学生

网络语言中有很多积极向上的、充满正能量的词语,若用这些词语表扬学生,效果会更好。例如,“阳光男孩”,是指性格好、像阳光一样温暖人心的男孩子,如果老师称赞班上的男生是“阳光男孩”,他们一定会很开心的。再如,“给力”一词,生动传神,言简意赅。如果班上学生的学习成绩进步很大,老师可以表扬学生:“你们太‘给力了!”他们一定会表现得更好,更加奋发向上,相比“你们真棒!你们太厉害了!”等老一套的赞美词,效果会更好。

由于网络虚拟空间缺少把关人,一些品位低下、格调不高的语言充斥其间,网络语言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泥沙俱下的问题。而在网络语言的使用者当中,少年儿童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可塑性和接纳新事物的能力较强,但也很容易接纳一些错误观念,给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带来消极影响。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多关注那些格调高雅的、充满正能量的网络语言,远离那些无聊的、粗鄙的网络语言。

总之,作为语文教师,教学语言要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这样才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把网络语言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之中,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通过教师示范引导,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运用网络语言。

参考文献:

[1]丁小芳.认知隐喻角度的网络语言分析[J].学理论,2014(12):144 145.

[2]刘能镛,马长安.网络语言与语文教育[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3]吳建生,安志伟.汉语语汇的变异与规范研究[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7.

[4]夏永春.网络语言对汉语言的影响[J].青年文学家,2012,8(16):141 142.

猜你喜欢
网络语言运用语文教学
网络语言朝生暮死现象探析
模因论视域下的网络语言汉英翻译
模因论视角下的英汉网络语言对比研究
符号学视域下的网络语言传播研究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