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联合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2021-06-22 12:45伍碧贞刘庆廖贤静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16期
关键词:营养状况穴位障碍

伍碧贞 刘庆 廖贤静

脑卒中是临床上神经内科常见疾病之一,其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为卒中后吞咽障碍,其是指患者不能将食物顺利送至胃内消化,导致患者无法摄入足够的营养,进而出现营养不良的状况[1]。目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治疗方式为吞咽训练干预,其可通过训练吞咽相关肌肉来辅助患者掌握吞咽动作,进而逐渐恢复吞咽能力,但脑卒中后患者的神经系统受损较为严重,因此仅单一使用吞咽训练,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2]。中医上常将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归属于“中风”、“喉痹”等范畴,其病机为脏腑失和、阴阳失衡、气血逆乱、痰瘀阻窍,致以咽喉开合失司。穴位贴敷是指将药物通过贴于相应的穴位,促进药物吸收的方法,其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疏经通络之功效,同时还具有提高机体抵抗力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穴位贴敷联合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 年1 月~2020 年9 月80 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 例。对照组男21 例,女19 例;年龄46~81 岁,平均年龄(67.27±7.32)岁;病程1~6 个月,平均病程(3.65±0.89)个月;体质量指数(BMI)为21~23 kg/m2,平均BMI(22.45±0.49)kg/m2。观察组男22 例,女18 例;年龄47~83 岁,平均年龄(67.34±7.41)岁;病程2~6 个月,平均病程(3.73±0.76)月;BMI 为22~24 kg/m2,平均BMI(22.78±0.41)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和营养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2013 版)》中[3]关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诊断标准者;②入组前未接受其他干预模式者;③未合并其他病因所导致的吞咽障碍者。排除标准:①患有精神分裂症,无法随时配合者;②言语障碍,不可沟通或者无法沟通者;③合并严重感染者。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吞咽训练干预:①吞咽器官训练,张口训练:尽力做张口动作,10 组/次,2 次/d。唇训练:进行抿唇、噘嘴、闭口训练,5 min/次,2 次/d。舌训练:使用纱布牵拉舌部,让舌头向各个方向进运动,5 min/次,1 次/d。呼吸功能训练:进行多种呼吸方式练习,10 min/次,2 次/d。②发声训练:进行单音、单字发音,如“纸”、“草”等,2 遍/次,注意声门动作。③感觉刺激训练:训练多种感觉刺激,用棉签蘸取柠檬汁,刺激口腔,并进行空吞咽动作8 组/次,3 次/d。④吞咽姿势调整:变换体位,提高舒适感,吞咽障碍较为严重者,可在家属帮助下取端坐形态,颈部前倾,喂食健侧。⑤食物性状和进食量的选择:根据患者的吞咽情况选择食物,并控制患者的食量,达到一定标准则增加患者的饮食,口腔清洁管理可以有效的避免出现食物滞留的现象发生,喂食尽可能取半卧位或摇高床头45~60°,留置胃管的患者需由护理人员拔掉胃管以后方可进食。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联合穴位贴敷:取天突、廉泉、人迎等穴位进行贴敷。根据辨证类型不同分为寒热两型,寒证方组成:细辛、制附子、半夏、胆南星;热证方组成:冰片、胆南星、川贝、半夏。将上述成分研磨的细粉混以蜂蜜加热,待凉至室温后,进行穴位贴敷,并使用胶布固定,6 h/次,1 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 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吞咽功能、营养状况。①临床效果判定标准[4]:治愈:吞咽障碍完全消失,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分值在正常范围内;显效:吞咽障碍症状有所改善,SSA 评分分值在正常范围内;有效:吞咽障碍症状改善,SSA 评分分值在正常下1~2 分内波动者;无效:吞咽障碍改善不明显,SSA 评分显示未在正常范围内者。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吞咽功能:采用才藤吞咽功能分级评价吞咽功能改善情况,包括进食量、食物残留、喉上升、误吸4 项内容,每项分为1~4 分,得分越低表示吞咽障碍越严重。③营养状况:采集两组患者的外周静脉血5 ml,3000 r/min 离心10 min 分离血清,采用生化分析仪测定ALB、Hb 含量;采用NRS2002 评分评定,分值越低代表患者的营养状况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吞咽功能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进食量、食物残留、喉上升、误吸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进食量、食物残留、喉上升、误吸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吞咽功能比较 (,分)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吞咽功能比较 (,分)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bP﹤0.05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营养状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ALB、Hb、NRS2002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ALB、Hb 水平均升高,NRS2002 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患者ALB 水平(43.35±9.46)g/L、Hb 水平(141.28±17.82)g/L 均高于对照组的(38.56±8.62)、(122.25±17.92)g/L,NRS2002 评分(1.78±0.43)分低于对照组的(2.11±0.58)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营养状况比较 ()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营养状况比较 ()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bP﹤0.05

3 讨论

吞咽障碍可导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的情况,且对患者的生活、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改善、纠正患者的吞咽障碍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非常重要[5]。临床上常通过吞咽训练加强患者咀嚼与舌运动能力,提高患者周围肌群的协调性,但该训练模式干预效果有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该疾病,且内容不能满足所有患者的需求[6]。因此,寻找有效的干预模式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中医认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主要病因为风、痰、瘀阻滞经络,从而导致患者出现了气血无法正常的流通、经气阻塞、闭塞咽关、上扰神明、舌窍所致,临床应以疏经通络、平衡阴阳、调整气血为主要治疗原则。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常用穴包括天突、廉泉、人迎,其中天突穴能起吸热生气、活血通络、消肿之痛之效;廉泉可达排毒祛淤、活血通脉之功;人迎为可行理气降逆、利咽散结、通经活络之效。穴位贴敷分两种类型,其中寒证中的细辛具有解表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之功效;制附子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之功效;半夏燥可起到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作用;胆南星清热化痰、息风定惊。而热证中的冰片具有开窍醒神、清热止痛之功效;川贝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以上诸药辩证施治通过穴位贴敷可直达病灶处,诸药合用共奏调节阴阳、疏通气血、舒经活络之功[7-9]。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穴位贴敷联合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干预效果较高,与幸冰峰等[6]的研究结果一致。

吞咽障碍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因此提高吞咽功能是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主要干预目的[10]。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患者进食量、食物残留、喉上升、误吸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穴位贴敷联合吞咽训练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分析其原因可能与穴位贴敷可通过穴位将药力作用直达病灶位置,刺激舌咽神经,促进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修复,以及吞咽反射的重建,进而达到改善患者吞咽能力的作用。ALB、Hb 是评估患者机体内营养含量的主要指标,而NRS2002 评分是筛查患者营养状态常用量表[11,12]。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试验组患者ALB、Hb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NRS2002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穴位贴敷联合吞咽训练可提高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营养摄入,改善营养状态。可能与穴位贴敷可改善患者的吞咽能力有关,吞咽能力加强患者摄入的食物量和种类也逐渐增加,进而提高了患者的营养摄入[13,14]。

综上所述,穴位贴敷联合吞咽训练可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和营养状态。

猜你喜欢
营养状况穴位障碍
云南省老年结核病患者营养状况的调查
加温输注肠内营养对ICU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夏季穴位养心
北京市房山区532名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跟踪导练(四)2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跨越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