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损伤中腰椎形态的改变及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①

2021-06-24 11:30李芹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12期
关键词:功能障碍韧带腰椎

李芹

(山东省举重摔跤柔道运动管理中心 山东济南 250102)

运动损伤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骨外科损伤类型,主要是由于在运动过程中没有做到妥善的运动保护,或运动量过大、时间过长等[1]。这种情况会造成患者行动不便、疼痛等,对正常工作生活造成影响[2]。很多患者发生运动损伤后,都会出现腰颈椎形态改变,如腰椎间盘突出等[3],导致运动能力大大降低,同时可能出现反复性、持续性的肿胀疼痛。在临床上采取常规治疗方法,仅能缓解疼痛,但对于运动功能的恢复效果不佳[4]。因此,还需要采取进一步的康复治疗措施,以提高临床效果[5]。基于此,该文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的运动损伤腰椎形态改变的患者104例,研究了运动损伤后腰椎形态的变化及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发生腰椎运动损伤后形态改变的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男28例,女24例,年龄22~68岁,平均(42.6±3.4)岁。观察组男30例,女22例,年龄23~69岁,平均(42.7±3.2)岁。两组间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根据运动损伤诊断标准,均符合运动损伤的判定标准,影像学检查均提示腰椎形态改变,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签字同意。

排除标准:有心肺功能障碍患者、其他原因引起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严重慢性全身性疾病患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中,利用牵引、药物等常规基础治疗方法,使用利多卡因、维生素B12、氟美松、康宁克通,行椎间孔阻滞及局部痛点阻滞,配合常规方法牵引治疗。

1.2.2 观察组

观察组采取综合康复治疗。完善常规物理疗法,增加红外线照射、电疗、热疗、运动治疗等,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随时调整治疗方法和剂量频率[6]。为患者提供康复运动锻炼指导,根据恢复情况,加强锻炼腰背肌,促进血液循环,强化腰背部肌肉力量[7]。如采取前俯后仰、左右侧屈、风摆荷叶、仰卧举腿、飞燕点水等锻炼方法,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床上做五点支撑,取仰卧位,双腿屈曲,用头部、双足、双肘支撑身体。开展理筋手法治疗,取俯卧位,抚摩腰骶部肌肉韧带,每次10~20次。然后轻揉腰骶部肌肉韧带,每次1~3min,一手拇指按压固定损伤部位韧带上方,另一手拇指弹拨棘上韧带。沿韧带方向用拇指按揉,每次5~10次,抚摩腰部肌肉及棘上韧带,每次30s。进行针灸治疗,选择阿是穴、肾俞穴、气海穴、命门穴、腰阳关穴、委中穴针刺,然后在腰部穴位拔火罐,可散瘀、温经、止痛,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功能障碍与疼痛情况,以及治疗后的满意度情况。疗效评价标准:显效,即疼痛消失,活动正常;有效,即疼痛减轻、活动改善;无效,即疼痛未缓解或加重,活动严重受限。功能障碍和疼痛情况,分别用ODI量表、VAS量表评定,分数越高,说明功能障碍及疼痛越严重。满意度采用自制问卷,总分100分,非常满意为80~100分,满意为60~79分,不满意为60分以下。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0.0软件处理数据,得到的计量资料,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得到的计数资料,用数或率表示,用χ2检验,P<0.05,则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在治疗效果上,两组的对比

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6.15%,对照组为73.08%,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在治疗效果上,两组的对比[n(%)](n=52)

2.2 两组治疗前后功能障碍及疼痛情况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功能障碍及疼痛情况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ODI(12.56±2.14)分、VAS(2.01±0.36)分,分别低于对照组的(26.28±3.82)分、(4.93±1.24)分,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功能障碍及疼痛情况的比较()(n=5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功能障碍及疼痛情况的比较()(n=52)

2.3 两组治疗后满意度的比较

在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6.15%,对照组为76.92%,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后满意度的比较[n(%)](n=52)

3 讨论

运动损伤具有较高的发生率,损伤类型也比较复杂。很多患者损伤后都会出现疼痛、肢体功能障碍等表现,大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腰椎形态改变的症状,对生活质量及运动功能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8]。以往临床上的常规治疗方法,仅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但是总体疗效比较有限。而采取综合康复治疗的方法,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的康复治疗,能够实现疗效的进一步提升。如进一步完善常规物理疗法,指导患者开展适当的运动功能康复锻炼,同时配合理筋手法治疗、针灸拔罐等治疗方法,可进一步提升治疗总有效率,缓解功能障碍及疼痛情况,进而取得更为满意的康复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运动损伤中,容易发生腰椎形态改变,通过采取综合康复治疗的方法,能够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功能障碍及疼痛程度,让患者对治疗效果更为满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功能障碍韧带腰椎
中医针灸疗法治疗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优势探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老年人腰椎滑脱怎么办?
CT及MRI在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中的应用
听说人工韧带不好, 真是这样吗
腰椎滑脱可以靠按摩恢复吗
ED治疗不能光靠补
多走沙地可锻炼下肢韧带
单侧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
有效防治轻度认知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