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课程价值和教学实践

2021-06-24 11:16张敬辰魏本亚
文教资料 2021年8期
关键词:口语交际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张敬辰 魏本亚

摘   要: 随着口语交际在语文学科中地位的提高,人们开始意识到口语交际不同于简单的听话、说话。口语交际是一种综合能力,是一个人的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认知能力、情感态度的融合。教师要遵循关注能力大于知识、关注生长大于结果、关注情感大于理智的课程价值,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真实情境,强化学生的角色意识,打开交际场域,实施形成性评价,通过增强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口语交际   课程价值   教学策略

交际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我们的学习生活大多是通过语言通道实现传输的。可以说,口语交际无处不在,学生似乎已经无师自通般地掌握了这门技能。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学生经常出现“词不达意”“话到嘴边说不出”的情况。语文教学改革对口语交际的关注越来越高,人们开始意识到,听和说是口语交际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我们不能把口语交际简单地等同于听话、说话。理解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内涵和课程价值,找到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爱上交流,全面发展,是新时期小学语文课值得关注的话题。

一、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内涵

威尔森认为:“口语交际能力是个人运用口头语言或非语言(手势、表情等)达到某种交际目的的能力。包括交际过程中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概括、归纳等思维能力,也包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体现了一个人的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认知能力、情感态度的融合。”[1]口语交际是一种交流活动,强调信息的往来和交互,交流过程是个人实现社会化的过程。王荣生教授认为:“口语交际的社会通道,相比较读写来说对学生所起的作用更大、更明显。”[2](4-7)在这种“社会通道”下,学生面对的是一个丰富的交际场域,在这个场域中口语交际不仅仅是一个表达脑中知识和想法的过程,还是在交际礼仪的作用下人和人之间的交互过程。所以,口语交际不同于书面化写作,也不同于日常化交流,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必备的一种综合能力。

小学生是一个具有表达欲望的群体,他们好奇、天真的想法都需要语言表达。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语文课程性质,也给出了口语交际“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的具体建议。但是因为学生学习评价标准多采用笔纸测验的形式,忽略了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并且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常常遇到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置困难、具体的情境设置创新度不高、学生对口语交际课不感兴趣等实际问题。口语交际要在课堂教学中习得不同于日常口语的更全面、更具体、更思辨的表达能力变得更艰难。

二、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课程价值

口语交际教学对教师来说之所以难教,是因为面临课程内容设置难的问题。教授口语交际课程,教师应站在学生的立场上遵循以下课程价值:

1.注重能力大于注重知识。

知识作为人类文明的成果,是绝对的、客观的、确定的。但是随着教育理论和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化,我们开始用辩证的、复杂的、生成性的思维方法看待知识。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真理,不是干瘪的符号,也不是我们所使用的工具,而是与我们成长相关联的、促使我们幸福的具有人文性的教育内容。学生不仅要学习口语交际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通过口语交际获得在具体情境中的倾听和回应的幸福感。这种幸福感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所带来的更真实和直接的幸福,诸如学生们在学会安慰、学会倾诉、学会商量的过程中,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美和友善美。

2.注重生长大于注重结果。

无论看待什么课程,我们都要从人的发展的立场看待学生。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学生学习知识并不完全是为生活做准备,学习知识有内在意义。口语交际课程应注重学生的“生长”,以“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更注重口语交际教学对于学生的生长意义。小学生在学习口语交际的同时还创生口语交际课程。他们在用天真活泼的语言,进行知识的再生产,给教师们展示更具生命力的课堂的同时,也在发展着自己,这是一种能动的创造。

3.注重情感大于注重理智。

在马斯洛提出的人的需要层级结构中,排在“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之后的两种需要分别是“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这两种需要都是与学生的情感联系在一起的,是学生不可或缺的情感需要。不同于科学知识理性的特点,语文学科更具有人文性。口语交际是语文课堂的一种生动展示,在口语交际的课堂里,学生们畅所欲言,勇敢地表达想法,答案没有绝对的对与错。这时候,教师更多地把课程目标指向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生对具体情境的应答,教师的合理反馈,更容易让学生受到優秀价值观的熏陶。

三、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教学实践

“怎样教”的问题,是课程内容最终的落脚点,也是每位教师最关注的问题。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3]我们从课程的价值取向和现状更明确地提出以下几点方法:

1.情境对接学生真实生活,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

在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课堂中,我们需要让学生“说清楚、说全面”,给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传统的教学持“去情境”的观点,把知识抽象展示给儿童,这对于口语交际教学是十分不利的。在生活中,情境是千变万化的,每个问题都是真实的。所以,知识不可能脱离情境独立存在,知识需要被学生理解和内化。口语交际教学是与识字写字、阅读教学完全不同的存在,学生需要在具体的情境中交际和倾听。

教学情境主要是指由对教学行为有重要影响的各种物质的、制度的、精神的因素构成的课堂环境和氛围。使教学过程具有生成性和不确定性,可能出现和教学预设完全不同的教学行为,这对教师教学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并且,教学情境的创设难,教师很难对每个学生和每个问题进行场景还原。教师创设的情境是对接生活的,更是还原生活的。下面我们抽取《于永正课堂教学教例与经验》[4]中关于口语交际课堂的一个经典课例:

【教学片段一】

(上课铃响,于老师还没来。一位陌生的年轻女教师走进教师,小朋友们都瞪大了惊奇的眼睛。)

师:小朋友,于老师在这个教室上课吗?

生:是的。他还没有来。

师:怎么,还没来?——小朋友,我是鼓楼区文教局的,找于老师有点事。局长要他带着教学计划参加座谈会,时间是今天下午两点,地点是文教局一楼会议室,请于老师按时到会,不要迟到。我还有别的事,不等他了。等于老师来了,请小朋友转告他,好吗?

生(高兴地):好!

(女教师走出教室。稍后,于老师走进教室,小朋友们纷纷举手。)

于老师创设的这个情境真实性很强,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在积极举手的过程中开始慢慢学会“转述”这项口语交际的基本技能。在女教师提供的信息里,学生自然而然地开始进行信息的提取和记忆,无意中增强了学生收集信息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关于教学和发展的关系,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考虑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在他人尤其是成人指导的情况下可以达到的较高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叫做最近发展区。在最近发展区中,儿童在与成人的合作中能够比独自一人时完成更多的困难任务。”[5]最近发展区表达的是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小学生天生对问题充满好奇。教师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要善于设置情境中的问题,难度要在学生本身认知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对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要求教师合理、巧妙地设置问题。在问题的驱动下,引起学生强烈的表达欲望,使学生主动参与表达,说出真话,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2.强化学生的角色意识,打开真实的交际场域。

在教师设置了真实的场景以后,学生很容易被带入一个不同于平常学习生活的交际场域。在这个情境下,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模式,在分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很容易萌生角色意识,“我要是他我该怎么说”会成为学生脑海中的第一个问题。在这种相对真实的交际场域中,学生学会了站在别人角考虑问题,产生了最初的共情感。

这要求教师在设置情境中让每个孩子都进入设定好的交际场域。教师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每个孩子的角色问题。这种交际场域所产生的代入感,使学生主动表达变成了可能。在这种交际场域中,学生之间的交流不仅是语言的交流,还是思维的碰撞,学生在锻炼口语交际能力的同时,不断生发新的思维生命力。例如在“学会安慰”这个专题中,教师可以选在学校举办运动会的时候进行讲解,让学生在这种真实的情境中,尝试用言语的力量安慰在运动会中表现不佳的同学。教师在学生安慰的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帮助,讓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会安慰能给双方带来满足和愉悦。

3.找到学生学习的生长点,实施形成性评价。

建构主义认为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教师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知识权威的象征,还应该重视学生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将口语交际教学置于教师和学生的对话中,优秀的教师很容易在对学生的观察或者对话中找到学生学习的“生长点”,更容易进行个别教学。面对每个情境,学生都有独特的表达和想法。学生在教学情境的牵引下,很容易建构假设,并且推论假设。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积极地进行学习建构和反思。

当前,口语交际的评价还停留在考试测试阶段,考试测试的还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能力只能部分反映学生的表达能力。与传统甄别选拔性的总结性评价不同,形成性评价更注重学习的过程。在情境化的口语交际课堂中,为了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师采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当场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给了学生一个很好的学习反馈,促进了学生的反思性学习。下面我们再看一个《于永正课堂教学教例与经验》[4]中关于口语交际课堂的经典课例:

【教学片段二】

师:现在,请小朋友把中心校的电话通知说一下,谁先说?

生:校长说,中心校打来个电话,通知邓老师明天上午到中心校参加广播操比赛。要求穿……穿……穿衣服(众笑)

师:别笑。这位小朋友开头说得很清楚。不要紧张,想想,要求穿什么衣服?

上身穿——

生:(接着说上身要穿红毛衣,下身穿白裤子,脚……脚穿白球鞋、白袜子。)

师:你记得很好嘛!谁还有补充吗?

生:告诉邓老师,明天上午8点到中心校去。

师:你听得很仔细。这句话很重要。如果说不清楚什么时候去,不就误事了吗?

生:最后还要说一句:千万别迟到!(众笑)(接着又找了两位小朋友说)

在这堂口语交际课堂中,于老师不仅给予语言表达能力有些欠缺的学生及时的鼓励,还对学生的每句回答予以及时的反馈。教学评价的即时性在口语交际课堂中展示得淋漓尽致,相比作文课、阅读课来说,这对教师的语感、教学智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的教学智慧需要在丰富的口语交际场的经验中总结和成长。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是站在儿童的立场上进行的,学习的终极落脚点是学生的未来。学生在口语交际过程中积极自信地与人进行交流,讲文明用语、懂礼貌,形成了学生最初的情感态度。在萌生自我角色意识的同时关注他人的情感心灵世界,用言语感受同情、安慰和倾听带来的满足感,形成了学生的价值态度。学生通过口语交际中的对话,进行反思性实践,向着更深层次思考,建构起人生意义价值。教师注重学生的理解,注重学生的体验,更注重学生的创新,这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是一个不断探索自我、认识自我的过程。口语交际带来的满足感能够使学生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成长为感情丰满并且身心健康的人,这对于学生一生的认知发展来说是积极正向的。教育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教师关注的不仅是学生的知识领域还有情感领域,通过口语交际课这面镜子,我们希望教师能给学生带来更具有人文性的教育。

参考文献:

[1]束定芳.现代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2]王荣生.口语交际的课程意识[J].语文教学通讯,2005(2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于永正.于永正课堂教学教例与经验[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5.

[5]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2020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江苏省五位中年语文名师行动学习模型案例研究,项目编号:2020XKT219。

猜你喜欢
口语交际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浅议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试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三部曲
坚持“四性”,提高口语交际训练的实效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