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126、miR-1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相关性分析

2021-06-28 02:47卢少平张明明张玉琨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心肌细胞炎性心肌梗死

邹 青,卢少平, 张明明,程 锦,赵 佩,张玉琨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是临床常见疾病,其病死率达30%[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治疗AMI的有效手段,但是PCI术后发生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可影响患者预后[2]。如何减轻PCI术后的MIRI意义重大,而通过药物及机械手段减轻MIRI的方式在临床转化过程中均失败。近年来有文献报道,基因分子方向研究MIRI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3]。微小核糖核酸(miRNAs)是一类长19~25个核苷酸小分子的非编码RNA,人类基因约30%受miRNA调控,参与细胞分化、增殖、凋亡,对人体正常功能发挥尤为重要;与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疾病均相关,目前其在AMI的发展中也受到关注[4]。研究表明,miR-126在维持血管完整性方面有着重要做作用,并与MIRI早期心肌表达异常相关;而miR-1能通过线粒体调节心肌细胞凋亡[5]。因此本研究通过比较AMI患者手术前后miR-126、miR-1的表达水平,探究了二者与MIRI的关系,以期为改善AMI预后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AMI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①纳入标准:均符合AMI诊断标准[6],且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首次发作;成功实施PCI;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同意参与本研究。②排除标准:伴有恶性肿瘤或严重心脏、肺、肾疾病者;既往进行过溶栓或PCI治疗者;伴有脑梗死、脑出血者;伴有视听障碍或精神障碍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时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血流分为血管自发再通(SR)组42例和非SR组58例。2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表1 2组AMI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方法

1.2.1miR-126、miR-1水平检测:PCI术前及术后12 h采集2组静脉血3 ml,离心分离上层血清,转移至无RNA酶试管中,提取总miRNA,反转录成cDNA,反转录引物由广州锐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成,采用美国ABI7500 PCR仪器检测miR-126、miR-1水平,每个样本设置3个复孔,反应条件95℃ 5 s,60℃ 30 s,72℃ 10 s,循环40次,相对表达水平通过2-ΔΔCt方法计算。

1.2.2心肌损伤指标检测:分别于PCI术前及术后12 h采集2组静脉血3 ml,离心后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cTnI)、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采用免疫抑制法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仪器为迈瑞全自动生化分析仪BS-200。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

2 结果

2.1miR-126、miR-1水平比较 与术前比较,2组术后miR-126、miR-1水平上升,但SR组低于非S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见表2。

表2 2组AMI患者PCI手术前后miR-126、miR-1水平比较

2.2cTnI、CK-MB、IL-1比较 与术前比较,2组术后cTnI、CK-MB、IL-1水平上升,但SR组低于非S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见表3。

表3 2组AMI患者PCI手术前后cTnI、CK-MB、IL-1水平比较

2.3miR-126、miR-1与术后cTnI、CK-MB、IL-1的相关性 miR-126、miR-1与术后cTnI、CK-MB、IL-1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见表4。

表4 miR-126、miR-1与AMI患者PCI术后cTnI、CK-MB、IL-1的相关性

3 讨论

采用PCI能够有效改善AMI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术后发生的MIRI会加重心肌结构和功能损伤,影响预后,是近年来心血管领域的研究难点[7]。关于MIRI的发生机制存在多种观点,而miRNAs对MIRI的发生和保护机制的研究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8]。miRNAs是一类进化上高度保守的内源性单链RNA,能够参与胚胎和组织发育,在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9]。多种miRNA在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疾病中均有广泛应用,如miR-96在心肌梗死患者中异常表达;miR-499能够通过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发挥心肌保护功能;miR-21在心肌缺血再灌注处理后上调;miR-133能通过调节Jak2/Stat3/Bcl-2通路来保护心肌组织[10-11]。

miR-126是目前唯一已知在内皮细胞特异表达的miRNA,在细胞生长发育及增殖分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12]。动物实验研究表明,miR-126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的损伤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还有表明研究miR-126能够通过调控血管生长、脂质代谢等途径参与AMI的发生[13-14]。大鼠缺血30 min再灌注24 h时miR-126表达上调[14]。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术前相比,2组术后miR-126水平上升,说明miR-126与MIRI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miR-126能够抑制血管黏附细胞因子1(ICAM-1)的表达,减轻白细胞在血管内皮的黏附,从而减轻血管损伤[15]。

miR-1共有2个转录本,即为miR-1-1、miR-1-2,有研究表明,miR-1是正常小鼠心脏中含量最高的miRNA,其心肌特异性较好,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16]。文献报道,AMI患者miR-1水平高于健康人,在进行2周的治疗后miR-1水平恢复至正常水平[17]。本研究中2组术后miR-126水平均较术前上升,提示miR-126水平增加是MIRI的发病机制之一。动物试验表明miR-1的转基因小鼠在经过30 min缺血、24 h再灌注后,出现明显心肌损伤[18]。有学者研究表明,心肌缺血后miR-1过表达,从而抑制Hsp60和Hsp70,可促进心肌细胞凋亡[19]。

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一直被认为与MIRI相关,cTnI是反映心肌损伤灵敏度较高的标志物,当心肌受损时,游离型cTnI被释放入血;CK-MB是CK的同工酶之一,大量存在于心肌组织之中,cTnI及CK-MB是诊断AMI的金标准[20]。炎症反应是再灌注机制中重要的一环,IL-1是体内炎性级联反应的始动因子,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分泌,参与机体的感染、缺血缺氧等调控过程。IL-1在MIRI中能够通过上调E-选择素、ICAM-1及β2整合素,增加缺血心肌的中性粒细胞,从而释放氧自由基及细胞毒性产物,而导致心肌细胞损伤;同时能直接与肿瘤坏死因子协同作用产生一氧化氮,抑制心肌功能[21]。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术前比较,2组术后cTnI、CK-MB、IL-1水平均上升,但SR组的cTnI、CK-MB、IL-1水平均低于非SR组,说明非SR组MIRI更重。主要是由于非SR组患者的血管支配区域血供差,心肌缺血时间较长,因而引起炎性水平及氧化应激更强[22]。miR-126及miR-1均与术后cTnI、CK-MB、IL-1水平呈正相关,说明miR-126及miR-1水平越高,MIRI程度越重;这2组指标可作为MIRI的标志物。miR-126具有抑制血管炎症作用,可通过调控NLRP3/NF-κB信号轴,调节MIRI炎性因子分泌,从而调节组织炎症微环境[23]。采用远端缺血预适应能通过抑制右心房心肌miR-1的表达,减少心肌缺血缺氧损伤[24];因此可通过对miR-126及miR-1对AMI进行相关治疗。

综上所述,MIRI会使机体miR-126及miR-1的表达上调,且与心肌损伤程度呈正相关;能够为AMI的发展、疗效判定及预后提供依据;同时也可为开发miRNA作为治疗AMI的药物提供指导。

猜你喜欢
心肌细胞炎性心肌梗死
左归降糖舒心方对糖尿病心肌病MKR鼠心肌细胞损伤和凋亡的影响
活血解毒方对缺氧/复氧所致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心肌细胞慢性缺氧适应性反应的研究进展
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槲皮素通过抑制蛋白酶体活性减轻心肌细胞肥大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