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产妇自由体位联合导乐陪伴分娩的观察

2021-06-29 06:33曹文霞李书勤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导乐初产妇宫腔

曹文霞,李书勤

(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妇产科,安徽 芜湖 241000;2.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弋矶山医院 妇产科,安徽 芜湖 241001)

传统的膀胱截石位分娩比较机械、古板、不舒适,加上分娩时剧烈的阵痛常让产妇难以忍受,尤其是初产妇缺乏对分娩的正确理解,当出现疼痛,极易滋生恐慌、焦虑等负面心理[1],导致在非医学指征条件下,选择剖宫产来结束分娩[2-3]。随着我国二孩政策的出台,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时风险加大,同时母婴术后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会增加,对于母婴的健康十分不利。为了促进母婴健康,促进回归自然分娩,本研究采用自由体位联合导乐陪伴分娩,观察其对初产妇分娩结局、宫缩时宫腔压力、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产科2019年8月~2020年5月120例住院足月待产初产妇,随机数字表法将初产妇中入院顺序排号的奇数者归入常规组(n=60),偶数者归入联合组(n=60)。联合组年龄23~36(27.5±2.6)岁;孕周37+5~41+5(39.1±2.1)周。常规组年龄23~34(27.6±4.0)岁;孕周37+3~41+1(39.4±0.9)周。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联合组的标准:①初产妇单胎、头位;②产妇骨盆测量值正常,无分娩禁忌证;③每名产妇皆签署《分娩知情同意书》并同意参与。排除标准:①产妇患精神疾病或有意识障碍;②产妇合并血液系统疾病;③产妇合并严重脏器功能障碍。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组行常规助产,监测胎心,观察宫缩情况,指导产妇进食,补充热量,及时排空膀胱,待产妇进入第一产程(宫口开3 cm)时送入待产室,采取平卧位等传统体位观察产程进展,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到第二产程时送入产房,指导正确用力屏气,调整半卧位、膀胱截石位等传统体位分娩,同时做好分娩中观察、处理及产后观察等各项工作[4]。

联合组行自由体位联合导乐陪伴分娩助产,从临产开始就引导产妇采用自由体位,具体如下:①产妇出现规律宫缩时,导乐助产人员一对一陪伴,个性化指导借助软枕或导乐助行车的帮助选取坐、蹲、前倾、站、摇摆等各种舒适体位,并监测胎心、观察宫缩及产程进展。②与产妇进行实时沟通,解答其疑问、告知产程进展,树立分娩信心;同时产妇通过观看娱乐节目可实现注意力转移目的,努力消除对环境的陌生感[5-6]。③待产妇进入第一产程(宫口开3 cm)送入待产室监测胎心,观察记录宫缩时宫腔压力同时借助导乐球的帮助及支持,采取各种自由舒适的体位:取坐姿时,于此球上左右摇晃、上下弹动[7];跪姿时双手抱此球,两膝跪于毯上,头与球紧贴,整个机体倾向前方;直立状态时,将球放到床上,产妇立于床旁,两手抱球,头贴在导乐球上,身体前倾[8-9]。④当产妇调整体位时,导乐人员应通过合适的力度不断对其腰背部予以按摩,使全身放松,加快宫口扩张。⑤宫口完全扩张后,送产妇入产房并助其调整适宜体位,如坐位、蹲式、侧卧位、站立姿势等,在胎头着冠时上产床。胎儿娩出后,让产妇充分接触新生儿,使其尽快转变为母亲的角色[10]。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产妇宫口开3 cm后宫缩时宫腔内压力;②两组产妇第一、二产程的时间;③两组的自然分娩率与产后出血率;④两组新生儿的窒息率;⑤两组产妇的分娩满意度,采用自行设计的《分娩满意度调查表》,非常满意:95~100分;一般满意:90~95分;不满意:分值在90分以下。为方便统计,将“非常满意”和“一般满意”均记为“满意”。

2 结果

2.1 自然分娩率和产后出血率 联合组自然分娩率(96.7%,58/60)高于常规组(80.0%,4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产后出血发生率(1.7%,1/60)低于常规组(13.3%,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4,P<0.05)。

2.2 新生儿窒息率 联合组60例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均在8分及以上,新生儿窒息0例;常规组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3分1例,6分2例,7分4例,8分及以上53例,新生儿窒息7例(11.7%)。联合组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61,P<0.05)。

2.3 宫缩时宫腔压力和产程时间 联合组产妇宫口开3 cm后宫缩时宫腔压力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第一、二产程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宫腔压力和产程时间

2.4 分娩满意度 联合组分娩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分娩满意度

3 讨论

分娩属于自然生理行为,与其显著相关的因素包括产妇产道、产力、胎儿及社会心理因素等。如果存在不良因素,就会增加产妇分娩时的风险,导致母婴不良结局[9-10]。在以上诸因素中,不可控性的因素为产道与胎儿因素,故在分娩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改善产妇的精神状态和产力等可控因素,可降低中转剖宫产率,保证自然分娩过程的顺利进行。

传统的自然分娩体位大多为卧位,产妇平卧位时腹主动脉受到妊娠子宫的压迫,影响了子宫正常的血液供应,导致子宫-胎盘-胎儿灌注量减少[3],引起产妇各种不适症状,如头晕、恶心等,加大了其腰椎曲度,导致其骨盆的可塑性也受到了影响,引起难产等不良结局。

自由体位分娩是指在产程中产妇以自身的需要为依据采取卧、走、坐、立、跪、趴、蹲等舒适姿势,并进行相应的活动[2]。可以轻度地调整其骨盆形状,有利于临产后胎先露衔接入盆,加上胎儿自身的重力作用,加快胎儿娩出,缩短产程[11],同时还能更好地放松产妇的身体和精神,减少其生理应激水平,有利于中骨盆胎头的旋转,防止出现胎位不正,可促进顺产,改善妊娠结局[12-13]。导乐陪伴分娩是对产妇个性化陪伴指导将自然分娩的健康指导提供给产妇,通过各种措施,确保产妇在身心最佳的情况下进行分娩;导乐陪伴还可以使产妇充分知晓分娩知识,对其身心状态进行有效调节,以减少应激反应,加强产妇自身的自控感,保证顺利分娩[14]。

本研究显示,联合组自然分娩率、宫缩时宫腔压力(宫口开3 cm后)高于常规组,第一、二产程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说明自由体位联合导乐陪伴分娩能使产妇在产程中采取自己舒适的体位,放松身体,利于胎先露衔接入盆和中骨盆的胎头旋转,胎儿自身的重力作用促使胎头下降压迫宫颈,反射性刺激宫缩,增高宫腔压力,加大宫缩强度,促进宫口扩张,加快产程进展,提高自然分娩率。而在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方面联合组均低于常规组(P<0.05),说明自由体位能够减少妊娠子宫压迫腹主动脉,不影响子宫正常的血液供应,减少胎盘、胎儿的灌注量造成的胎儿宫内缺氧,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同时能防止产程过长消耗过多体力造成子宫收缩乏力,降低产后出血率[2]。

联合组的分娩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在自由体位联合导乐陪伴分娩中由导乐人员一对一负责,让产妇实时调整舒适的体位,全程的陪伴让产妇感到关爱、人文,及时告知产程进展,坚定了自然分娩的信心,缩短产程,减轻产妇疼痛的时间,取得较好的分娩结局,获得了产妇及家属的信任和依赖,提高了分娩满意度,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

综上所述,分娩过程中使用自由体位联合导乐陪伴分娩不仅能增加自然分娩率和宫缩时宫腔压力,缩短产程,而且能减少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率,体现分娩中的人文精神,提高初产妇的分娩满意度,提升和谐就医环境,具备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导乐初产妇宫腔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分析
多次人流可导致宫腔粘连致不孕
超声结合宫腔造影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探讨
叙事病历中的人文关怀——导乐陪伴手记
导乐陪伴分娩对产妇分娩的影响
无创分娩应用于初产妇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