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德育观:政策表达与实践路径

2021-06-30 17:45周蓉晖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21年5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

【摘 要】“三全”育人是在政策层面对大德育观的具体表达。就学校德育而言,“三全”育人与大德育观具有内在一致性,分别指向德育工作主体的广泛性、行动的完整性和工作的系统性。在实践层面,空间延展是落实大德育观的重要抓手,学校既要探索有形空间的开放与延展,也要探索无形空间的关系重构。

【关键词】大德育观;“三全”育人;德育空间;中小学德育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41-0011-03

【作者简介】周蓉晖,南京市第一中学(南京,210001)教师,高级教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民族、一个人能不能把握自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道德价值。”[1]事实上,道德教育始终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关注,道德教化更是社会治理的基本方式。走进新时代,在全社会育人的理念下,学校德育如何走出过去“假、大、空”的窠臼,提升其实效性,以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正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关切。

一、大德育观是历史的必然与现实的期待

学校德育如何进行?在传统的儒家文化中,孔子从个体与社会的角度都倡导德治,他认为德化社会在于追求“礼”,德化人生则在于追求“仁”,要从个体的“仁爱”走向社会的“仁政”,关键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路径畅达。这其中,修身是起点,也是根本,是人人皆可为的,而治国平天下则是德性的最大功效,是人人都应该追求的。受此影响,当下的道德教育,也特别关注个人的道德修炼,同时也指向社会治理。从本质上来看,道德既是个人的,也是社会的,而个人永远是社会的人。

当下中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形势、各种文化思潮的交流碰撞、学生成长中的各种身心遭遇,迫切需要道德教育确立具有开放性、系统性和整体性的大德育观。当下的学校德育普遍缺失整体思维和系统设计,对于绝大多数的学校德育工作者而言,德育更是停留于单一活动层面,缺乏基本的课程思维、实践意识和全局观念。由此,确立大德育观,可以很好地整合学校教育行动,整合全社会的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在与他人、自然、社会的交往中,铸魂培根、涵养家国情怀。

二、“三全”育人是大德育观的政策表达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提出:“着力构建方向正确、内容完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德育工作体系,大力促进德育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实效化,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其中,“三全”育人的工作格局正是对大德育观的政策表达。

全员育人,强调德育主体的广泛性,这是一种德育参与度的“大”。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然而随着市场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受应试教育思想的长期影响,学校教育也逐步被功利化,教师更多的只是聚焦学科教学,从教育行政到校长、从班主任到普通教师,关心的主要是学生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德性发展,学校重教书轻育人的现象较为普遍。与此同时,信息社会之中,各种利益群体所贩卖的教育焦虑与日俱增,家长、学校乃至全社会都被卷入其中,学业竞争俨然成为儿童成长中的唯一任务。如此看来,要克服这些弊端,需要改变的不只是教师,还包括家长、教育行政人员和社会大众,为此必须树立大德育观,动员一切教育力量参与其中,这就是全员育人。

全程育人,强调德育行动的完整性,学校德育是阶段性与终极性的统一,是过程性与全局性的统一,这是一种时序的“大”。传统的学校德育,幼儿园阶段学习基本道德规范,小学阶段注重人生价值和家国情怀,但是到了中学,随着考试压力的增大,德育往往会陷入“说起来重要,但是做起来‘不要”的窘境。为此,学校德育必须树立一种时序上的大德育观,要从片断、零散的活动定位、学段本位中走出来,指向学生的终身发展,指向各年段的有机整合,从而让德育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学段和学生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期,都有德育的“在场”。即便是单一的德育课程,也要从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全过程保持德育的“在场”。这种时时在场的德育,就是全过程的德育,就是大德育观。

全方位育人,强调德育工作的系统性,学校德育是一个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人的重大事业,也是一个系统工程。所谓“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学校德育要“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2]传统的学校德育,囿于自身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视野,习惯于“关起门来搞教育”,对学生也是重道德规范的教育,轻道德情意与行动的培育,从而使学校德育工作在相当长的时期,与学生的客观需要、与学生的现实生活、与社会发展相脱离。我们知道,人是社会的产物,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德性发展也必然是在一个开放的场域中,受到诸多要素的影响。为此,必须以系统的思维、全局的观念来有效整合当下道德教育的各种项目、载体和资源,以大德育观为引领,通过系统的、整体的学校德育设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空间延展是大德育观的实践抓手

“三全”育人的政策表达很好地阐释了大德育观的基本内涵,然而德育观的放大,也容易使德育走向空心化,因此,在实践层面就需要一个抓手,一个切入口。

审视传统的学校德育,之所以出现“假、大、空”的低效现象,一方面是传统的学校道德规训机制使然,在相对封闭的校园内,学校以规训机制为德育实践方式,通过层层的权力控制,以道德灌输、言行约束和考核评价,促使学生遵循外显的道德规范,却往往忽视了学生德性的内在养成。另一方面,学生在日渐繁重的课内学业和社会焦虑助推的课外补习中,缺少闲暇时光去接触社会、体验生活、反思成长,慢慢地也就失去了德性修炼的时间、空间和主动性,进而成为置身于“全景式监狱”的被动的道德受众。

如此,学校德育的突围,关键在于建设一个开放的、能够激发多主体参与的德育系统。换言之,学校德育唯有向学生开放、向家长开放、向社区开放,才能激发每一个主体的参与热情,实现全员育人;唯有开放,才能发现和利用每一个可以使用的教育项目和资源,实现全方位育人;唯有开放,特别是向学生的个性需要和现实生活开放,才能让学生作为真正的“人”走进德育,使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份成长“可见”,实现全程育人。由此,要在实践层面真正确立大德育观,落实“三全”育人,就必须在德育的开放性上做文章,而空间延展就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这里的空间,既是最初的有形的空间,即场所(如校园、社区等),也是后现代社会学所倡导的无形的空间,即“关系”(如网络空间、公共领域等)。

首先,从有形空间来说,大德育观体现的是全社会教育的理念,学校是德育的主场域,但不是唯一的场域,要实现“三全”育人的大德育观,需要在立足校园的基础上,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发挥学校教育的专业优势,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在与社会、与他人的交往中,体悟生活,审视成长,进而涵养德性。比如,国家倡導博物馆资源向中小学生开放,学校可以基于此与地区的场馆资源合作,建立具有校本特色的场馆德育课程。

其次,从无形空间来说,大德育观是对道德规训机制的变革,体现的是一种平等的、民主的教育关系空间的重建。从平等的角度分析,在学生的德性养成过程中,教师、家长和社区人员都是学生成长不可或缺的“重要他人”;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是道德教育的对象,也是德性养成的主体、是道德教育的施教者,因为在如此平等的道德交往中,学生也会通过自身的成长去影响教师、家长和社区人员,从而使每一个人都以主体的身份,以平等的关系卷入其中。从民主的角度分析,大德育观还意味着学校教育治理的变革,从规训机制走向民主协商机制,校园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无论是校长还是班主任,都可以在学校德育中,对学生的德性养成有应有的话语权,有民主的表达通道,从而让校园成为一个道德学习的共同体。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88.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0.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分立到融合,家校协同下的育人之道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孕出墨香乐育人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三全”管理,走进德育教育阳光地带
网络环境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班集体建设的实践应对
高校“三全”育人模式探索
坚持“三全”原则实施“三项”工程构建德育工作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