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在高价值专利培育中的信息服务模式构建

2021-07-01 00:48全丽娟王云祥
图书馆论坛 2021年6期
关键词:服务中心专利知识产权

全丽娟,王云祥,李 洁

0 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迫切需要与专利的创造、申请、维护、转移转化、运营管理等相配合的专利信息服务。针对高校普遍存在的“重数量轻质量”“重申请轻实施”的问题[1],着力于提高专利质量,为高价值专利的培育提供适时有效的专业服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图书馆在专利信息资源、服务人才、服务对象、政策扶持等方面都具有极大的天然优势,近年来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高校图书馆开展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有条件的高校图书馆积极申报国家级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及时抓住知识经济发展和政策推动的机遇,开始专利服务的尝试和突破。本文从60所国家级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服务内容入手,对高校的专利服务项目进行分类总结,重点研究了高价值专利培育服务的内容和案例,构建了基于高价值专利培育的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模式,并对高校图书馆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服务提供一些对策和建议。

1 研究回顾

关于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服务方面的研究,或调研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中心、双一流高校或拥有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的高校的知识产权服务内容、现状及对策[2-5],或探讨高校专利信息服务能力[3-4],或研究高校专利信息服务模式[5-6],或构建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7-8],或从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实践出发研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建设和服务设计策略[9-10];但关于高校图书馆在高价值专利培育全生命周期中的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能力等服务模式构建方面的文献相对较少。

“专利价值”的分类标准和评价维度具有多面性,高价值专利的内涵和界定,学界尚未有统一定义。国内外关于专利价值评价指标的选取及评价方法的研究较多。马天旗等[11]从技术、法律、市场、战略、经济等维度剖析高价值专利的内涵,认为高价值专利的必要条件包括高技术含量、高撰写水平、高权力稳定性等。刘勤等[12]认为高价值专利应包括高技术创新、高质量申请确权、高效益转化运用、高水平产业引领4个维度。Allison等[13]认为涉讼专利是高价值专利子集,通过对诉讼专利和非诉讼专利的权利要求数量、引用和被引量、申请次数、同族成员规模、申请时长、发明人数量和国籍、申请人类型、专利所属行业领域等特征进行对比,分析高价值专利特征。Van Zeebroeck[14]选择专利引用、是否授权的决定、同族成员规模、专利存续时长、专利诉讼数据5个维度评价专利价值,考虑到影响专利价值指标可比性的关联因素,根据潜在价值指标不同的关联因素对专利的重要性进行排名或加权分析。Grimaldi等[15]认为高价值专利的本质属性包括内在维度和外在维度,内在特征包括专利同族数量、引用和被引、权利要求等,外在价值包括技术变化、申请策略、生命周期、市场价值等。Thoma[16]根据专利的技术广度和技术潜力、现有技术和背景、专利的申请和程序几个方面组合20种不同的专利指标,提出一种专利价值综合指数。而有关“高价值专利培育”方面的研究集中在几个方面:研究高价值专利培育路径[17-18];分析高价值专利的培育主体,如政府机构、审查机构或创新主体[19];研究企业高价值专利的培育能力[20];研究高价值专利培育的模式、流程、方法或措施[21-22];探讨某行业、领域或某企业的高价值专利培育实践[23]。

2 专利服务内容调研

2.1 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调研

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联合开展了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遴选工作[24-25],确定60家(第一批23家,第二批37家)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一般挂靠图书馆,以信息服务部门(如查新站、咨询部、专利文献传递网点、学科服务部)为依托。通过网络调研、电话沟通、文献调研、邮件咨询等方式,对这60家高校的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专利服务进行调研。因为篇幅关系,表1只列出已经开展或明确打算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服务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服务内容。

2.2 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服务现状

根据60所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调查结果,开展的专利信息服务项目主要有专利信息教育与培训、专利咨询、专利资源导航、专利检索、专利查新、专利分析,详见表2。60所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中,一是专利分析服务开展比例最高,90%明确提供各具特色的专利分析服务,是高校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的服务重点;二是开展比例较高的还有专利教育与培训,85%明确提供专利检索和分析、专利基础知识、专利实务分析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三是专利检索服务,68%提供专利申请前的预检索、可专利性检索、专利法律状态检索等服务,服务方式主要体现为委托人提供相关的专利检索清单;四是由查新站科技查新业务发展而来的专利查新服务[26]和专利咨询服务,分别占47%和45%;五是资源导航服务,只有18%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在网页明确列出各类专利资源列表。

表2 60家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服务内容分析

专利分析服务类型多样。一是开展比例最高的为特定机构、学科、团队或发明人的专利分析或竞争力分析和特定技术领域专利分析/行业技术专利分析,分别占47%和40%;二是专利预警/专利侵权分析和专利发展态势分析,分别占35%和30%;三是专利布局、专利导航,占比都为23%;四是开展比例较低的为高价值专利培育、核心专利或技术挖掘、定题专利分析、知识产权分析评议等,占比都在20%以下。

2.3 高价值专利培育服务

高价值专利培育的服务作为一种综合的深层次的专利分析服务,需要针对委托人的具体需求,对高校图书馆开展的常规专利信息服务项目进行整合和调整,高价值专利培育服务与图书馆的其他专利信息服务是互相支持、互相配合和互相渗透的关系。60所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中,明确已经开展或打算开展的高价值专利培育服务的有11所,占比18%,分别是北京大学、宁波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东南大学、河南大学、湖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江南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

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服务已有典型经验,取得一些成果。比如,南京农业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协同沈其荣教授课题组申报“全元生物有机肥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27];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协同科学技术处、人文社科处参与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计划项目“生物农业主要产业专利信息分析与预警项目”[28],华南农业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明确规定提供高价值专利培育服务,介绍了服务内容、收费标准、分析周期,为委托人提供了专利业务委托意向书[29];湖南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与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校外知识产权专业服务机构联合,围绕优势行业领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遴选重点项目或优势研发团队,进行高价值专利培育服务,如“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研发”项目[30];中山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围绕学校重大、重点科研团队,遴选有产业化前景的项目,与第三方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合作,开展专利导航和高价值专利培育服务[30]。通过对这4所高校的高价值专利服务经验进行调研和分析,得出高价值专利培育的服务模式主要体现在筛选培育目标、服务内容体系、服务成效评价、支撑体系等方面,如表3所示。

表3 4所服务中心的高价值专利培育服务模式

3 基于高价值专利培育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构建

高价值专利的培育服务贯穿了专利生命周期的全过程,从专利产生到形成价值以及保存延续价值的各个环节。下文主要根据60所高校国家级知识产权中心的调研结果,特别是从南京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湖南大学、中山大学4所高校的高价值专利培育服务的典型经验入手,从支撑体系、筛选培育目标、服务内容体系、培育过程和服务成效评价几个方面构建高校图书馆在高价值专利培育中的信息服务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高校图书馆高价值专利培育模型

3.1 支撑体系

高价值专利培育服务是专业知识强、技术含量高、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重要一环,需要政策引导、与相关机构紧密合作、组建专业人才队伍、购买专利分析工具等,以点带面、以面带全,在高价值专利培育过程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1)政策引导。一系列相关的政策陆续出台,给高校图书馆的专利服务指明了方向,专利信息服务已成为我国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的重要方向。《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实施办法》明确高校图书馆在专利服务中的地位和责任[31-32];《提升高等学校专利质量促进转化运用的若干意见》[33]引导高校高价值专利的创造、运用和管理;一些高校如江南大学、东南大学等出台的高价值专利培育办法或实施方案,提出了高价值培育的总体要求、工作目标、支持范围和资助政策等[34-35]。

(2)多机构合作。图书馆应在传统信息服务(如文献检索和分析)的基础上,加强与知识产权教育部门、科研处、学科建设处、专利代理服务机构、数据库商、资产评估商等校内外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合作,加强对专利的申请流程、专利文件撰写和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专利转化与运营等方面的探索和学习。

(3)服务人员的培养。通过对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中南大学、青岛大学等高校图书馆近两年关于知识产权服务人员招聘信息的分析得出,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服务部门应加强工作人员在专利检索分析、专利数据加工、文献翻译、专利代理知识和实务、分析报告撰写等方面业务技能的培养。

(4)专利资源的构建。专利信息服务资源包括图书馆购买的商业专利数据库、免费的专利检索资源链接、自建数据库平台几种类型。

3.2 筛选培育目标

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关于组织申报2020年度省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项目的通知》中关于《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福建省知识产权局《关于组织申报福建省产业高价值专利组合储备项目》通知、重庆市知识产权局《关于组织申报2020年度重庆市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项目》通知、长沙市知识产权局《长沙市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资助政策》通知等关于高价值专利培育政策文件相继出台,明确高校或科研机构作为资助对象之一,规定申请条件、资助标准和验收条件等。资助对象的申请条件一般都应具有:符合项目支持的技术领域范围,属于各地重点、优势、新兴的产业发展方向;资助对象已有一定的研发基础和研发能力,如已有相关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量、技术国内领先、有高水平研发中心、有稳定的经费来源、国家级或省部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等;资助对象具有一定的产学研合作优势;具有良好的知识产权工作基础,有稳定的知识产权管理团队;具有良好的资信状况,相关技术领域有省级及以上荣誉,无学术不端行为。

高价值专利培育服务需要服务机构全过程参与,考虑到投入和产出比,应对拟培育项目进行综合评估,筛选出潜力和实力并存的培育项目。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将一个复杂的多目标决策问题作为一个系统,然后将与决策相关的因素分解成目标层、准则层、子准则层、指标层等层次,并通过定性指标和定量分析算出各层数的单项得分和各项总得分,以分数核量复杂多目标决策问题的最优方案[36]。以筛选培育目标为目标层,从科研项目重要性、产学研合作基础、项目经费支持、已有研究基础、研发团队实力、技术前景6个维度为一级指标(准则层),每个一级指标又细分了共17个二级指标(子准则层),以完成筛选培育目标(P)的任务,如表4所示。其中,Ai为一级指标权重,n为一级指标数量。Bj为二级指标权重,m为二级指标数量,Wj为二级指标累计权重(Wj=Ai*Bj),Fj为每个二级指标的得分(得分范围0~100分)。P为拟培育项目的最终得分,得分在0~100分之间,计算公式如下:

表4 筛选培育目标的指标及权重设置

每所高校可以根据自身整体的科研实力、培育计划、培育目的,对每个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赋予对应的权重,并对每个二级指标进行打分,得到每个预培育目标的总分数P,划定可培育目标的及格分数线,筛选出有培养价值的项目。

3.3 服务内容体系

高校高价值专利培育过程体现在专利立项前准备、专利立项、专利研发、专利申请与维持、专利转化与管理、专利技术再改进各个环节上,不同的培育目的在不同的环节对专利信息的需求也不尽相同[37]。下文主要依据项目研发的不同阶段,对高校图书馆提供服务的侧重点进行分析。

(1)立项前的准备。在专利立项前的准备阶段,科研人员对专利知识储备需求高于其他阶段,包括知识产权基础知识、专利检索和分析技巧、专利实务、专利申请/审查/复审程序等方面的教育培训或咨询,为专利的立项、研发、申请提供基础支持。

(2)专利立项。在专利立项阶段,科研人员对专利预检索、专利查新、专利发展态势分析、行业技术分析的需求高于其他阶段。开展以上类型的服务,可以让科研人员收集到与拟立项目相关的专利信息,了解行业技术背景和发展现状、技术发展趋势和前沿,识别研究热点和空白点,为具体选题提供思路,为确定技术路线提供支持,为科研人员提供决策指引。

(3)专利研发。在专利研发阶段,科研人员对专利导航、专利布局、特定发明人/团队/学科/机构专利竞争力分析、专利预警、专利可行性分析、定题跟踪服务的需求高于其他阶段。开展以上类型的服务,可定题跟踪相关领域的全球专利申请情况,适时调整研究方向和技术路线,考虑国内外的专利布局策略,分析竞争对手的专利战略,寻找并引进专利领域内人才,对自身技术进行挖掘与布局分析,对技术变革、市场竞争、专利侵权的风险及时作出预判,避免重复研究和侵权等无效工作。

(4)专利申请和维持。在专利申请和维持阶段,科研人员对专利代理服务、申请流程咨询、申请书撰写培训、专利可行性分析等服务的需求高于其他阶段。开展以上类型的服务,让科研人员了解和熟悉专利申请、审查、公开流程,提高专利申请书的撰写水平,提高专利审查效率和授权率,这是打造高质量专利的基础[38]。

(5)专利转化与管理。在专利转化与管理阶段,科研人员对专利价值评估分析、知识产权分析评议、专利稳定性分析、专利侵权分析、专利法律状态跟踪、转化对象供需分析等服务的需求高于其他阶段。开展以上类型的服务,以转化产出和应用为导向,对专利的转化目标和转化价值作出初步判断,跟踪市场竞争动态,指导科研人员参与市场竞争,使专利符合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对专利稳定性进行评估,发现专利技术的合作、引进、转让或许可对象等,对科研成果的转移转化、维持或者放弃提供参考。

(6)专利技术再改进。随着技术变革、更替和突破,科研人员须对专利技术进行适应市场和技术方向发展的新创新,这就需要科研人员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重新进入立项阶段,开始新一轮的研发工作。图书馆在专利技术再改进阶段继续、循环提供相应服务。

3.4 服务成效评价

高价值专利服务的成效评估是指通过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在利用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的全过程服务之后,对培育项目的各项产出指标进行总体评价[39]。服务成效评价和筛选培育目标的研究思路和评价方法类似,采用层次分析法。

服务成效的好坏主要依据专利的产出量及产出专利的“专利价值”,其中“专利价值”评价指标选取主要从“高价值专利”的5个分析维度——“技术价值、法律价值、市场价值、战略价值、经济价值”[11]进行设计。一级指标(准则层)中的“专利转化”和“市场收益”依据高价值专利的“市场价值”维度,“专利质量”依据高价值专利的“技术价值”和“法律价值”维度,“专利布局”指标依据高价值专利的“战略价值”维度而提出。以服务成效评价(P')为目标层,从培育项目的专利产出、专利转化、市场收益、专利质量、专利布局5个维度构建一级指标(准则层),一级指标又细分了15个二级指标(子准则层),以完成服务成效评价(P')的任务,如表5所示。

服务成效评价和筛选培育目标的研究思路和评价方法类似。表5中,为一级指标权重,n'为一级指标数量。为二级指标权重,m'为二级指标数量,为二级指标累计权重,为每个二级指标的得分(得分范围0~100分)。P'为高校图书馆高价值专利培育服务成效的最终得分,得分在0~100分之间,计算公式如下:

表5 服务成效评价的指标及权重设置

评价结果反映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质量和价值,对比培育项目的绩效目标,可以得出服务的优势和不足,为后续开展高价值专利服务提供参考。以上仅对筛选培育目标和服务成效评价的指标及权重设计提供研究思路,每所高校自身情况不同,对指标及权重设置侧重点也会不同,应主观和实际相结合[40],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完善、细化评价指标,调整权重的设置,以匹配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的实际情况。

4 高校图书馆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服务的建议

4.1 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作用

具备一定基本条件的高校才能申报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如具备经费和资源保障、有专业的信息服务团队、有科技查新工作经验人员和优势学科专业背景人员。知识产权信息中心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指导下建设和运行,并对申报成功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给予重点支持。争取加入国家级的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并发挥作用,对高校图书馆来说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部门可以借此机会从文献检索分析向专利服务转型,不断总结服务经验,提高服务水平,为提升高校创新能力做出贡献。

4.2 各阶段服务内容应依培育目的和需求而异

高价值专利培育的每个阶段对服务的需求有所偏重,每个阶段的服务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高校图书馆可以根据以往的服务经验,给科研人员提供一些指导和参考。但在实际的服务过程中,最终还是要以科研人员的需求为导向,各项服务依据各阶段的培育目的可以先后、交叉、重复进行。综合性的服务内容中又包括简单的、单一目的的专利分析服务内容。比如,委托人的主要培育目的是为了对抗竞争对手,就需要图书馆在立项和研发阶段提供竞争对手的实力分析、专利布局策略、技术发展路线、专利诉讼和运用策略、专利侵权风险等专项服务,在专利申请阶段进行专利规避方案设计,在专利的转移转化和管理阶段进行专利价值评估分级,开展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围绕竞争对手核心专利的产业链找到适合的专利转化对象。

4.3 提供嵌入式深层次专利服务

高价值专利培育是一项专业性、个性化、连续性[41]的服务工程,需要图书馆提供嵌入式深层次专利服务[42],重点培养开展专利布局、专利价值评估分级、专利导航、专利预警、知识产权分析评议等几项深层次服务的专业能力。这个嵌入式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一是建立院系和科研团队联络,挖掘潜在客户,推送专利服务信息,开展用户专利知识教育与培训;二是发展学科专利服务队伍主动嵌入到科研团队中,适应科研用户的科研环境,跟随用户的科研进度;三是围绕科研用户的具体需求,为用户定制个性化的专利服务,参与到科研全过程。

4.4 规范高价值专利培育服务流程

高价值专利培育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服务流程,以便提供高效率的服务。西南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南京大学等图书馆在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栏目专门列出了普遍性的专利服务流程,一般包括项目委托-项目受理-项目实施-项目完成几个阶段。高价值专利培育服务和一般的专利服务有所不同,针对高价值专利培育服务需要制定相应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流程,服务流程要包括项目委托-项目筛选-确定培育目标-确定培育各阶段的服务内容-项目实施-项目完成-服务成效评估几个阶段。重视服务之前的培育目标筛选,确定培育目标,在了解培育项目的需求和目的之后,在专利培育的各个阶段有针对性地展开对应的服务,在约定时间范围内为委托人提供分析报告,最后对服务成效进行评价,了解服务成效与预计要达到目标的差距,找出服务的不足,持续改进服务的质量和效益。

5 结语

随着一批具有一定条件和基础的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成功申请,会有更多的高校图书馆加入到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建设中来。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基地,通过规范化的高价值专利培育服务的流程,和知识产权服务相关机构共同合作,构建产学研一体化模型,实现企业产业链上下游的互动联合,在单一目的的简单专利信息服务基础上,提供嵌入式深层次专利服务。根据高价值培育的目标和需求,调整服务内容,在知识产权的各个阶段提供个性化服务,帮助高校培育一批创新程度高、权利稳定性强、易转移转化、市场竞争力大的高价值专利,以大大提升高价值专利和高价值专利组合产生的概率。

猜你喜欢
服务中心专利知识产权
队旗在党群服务中心飘扬
中证法律服务中心调解程序知多少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as potential immunomodulatory players i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duced by SARS-CoV-2 infection
股东大会知多少
纠纷调解知多少
关于知识产权请求权内容构建的思考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之探讨
2007年上半年专利授权状况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