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维修在地铁车辆架修中的研究与应用

2021-07-03 20:47龚超成
装备维修技术 2021年52期
关键词:检修车辆故障

龚超成

摘  要:智能检修体制可以非常全面地符合地铁车辆架修的标准,同时可以在地铁管理过程中完善信息化管理体制,运用地铁内部实施信息监测技术,将其与智能检修体系相互融合,从而实现信息的资源共享,保障在开展地铁管理工作时,可以提升地铁管理的效果,此外,保持信息船体的及时化,可以在智能检修体制中,较好的储存维修信息,在日后的工作汇总,对地铁车辆架修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分析,及时完善维修系统,提升工作人员的检修效果,同时促使其可以规范化完成维修工作,减少地铁车辆的维修成本。保证在运用智能检修的技术下,可以对车辆进行有效的管控,打造出科学的管理措施,保证车辆可以正常运作。

关键词:地铁车辆;车辆检修;检修系统

引言:

目前地铁车辆的维修制度大多采用的是计划性维修,这种维修模式是在各条线路设计之初,就分别配置了相应维修能力的车辆定、架修维修场地,因此需要不断地投入人力和设备,导致维修资源的重复,增加了维修成本。而且这种维修方式已逐步暴露出人员和设备难以均衡、资源无法共享、利用率不均等问题,以上问题会随着路网线路的不断增加和延长愈发明显。鉴于此,要对现有维修制度和模式进行优化调整,运用智能维修体制,统筹考虑维修工作量以提高维修资源的利用率,降低维修成本。

1国内外地铁车辆检修管理现状及研究动态

1.1国外现状

对于法国巴黎的地铁维修体制来说,巴黎地铁主要运用计划性维修的检修形式,通常来说,地铁车辆的维修时间通常选择在车辆运用的低峰时间,或者是非运营时间,在运营高峰期不会开展维修工作。地铁车辆的维修管理工作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点内容:①通常情况下,需要对地铁进行简单的维修,同时制定出科学的检修计划,在非运营阶段开展检修工作,倘若出现突发性的故障,那么需要进行轮值检修,或者采用驻站检修的形式;②针对车辆大修,或者是年检的情况,需要将车辆妥善安排在维修工厂开展强化检修;③针对车辆中所存在的特殊部件,需要安排专业化的工厂进行检修。

1.2国内现状

国内地铁车辆运营管理措施,是开展地铁车辆管理的依据,在地铁在建设之初,就已经制定出了相关的车辆运营管理措施,包括规范性的地铁维修场所,以及维系所需要的专业化维修设备,并制定出科学的车辆检修形式。其中主要包括:架修、月修、双周检、日检等,上述车辆维修都是通过对车辆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针对其使用年限所制定出的维修方案。所以,在对地铁车辆架修中的信息化管理时,需要结合地鐵的实际运营状况,制定出科学的管理方案,实现智能化管理。

2智能检修系统功能需求

2.1提高地铁计划编制的效果,同时保证计划编制可以实现自动化,同时将无法进行检修的车辆,及时汇报给领导,制定出科学的维修计划,同时还需及时更换损坏的领部件。

2.2对需要检修的材料进行详细的检查,同时在检修时,需要建立起车辆的标示牌,同时构建出检修物料的标示牌,保证维修人员在开展维修工作时,所使用的材料与原材料具有一致性,保证零件可以使用到预计使用寿命。

2.3在开展检修工作时,需要车辆智能管理的帮助,可以更详细的记录检修的信息,同时对检修过程提高修正建议。

2.4在开展检修工作时,需要保证检修工作的透明度,保证车辆的其他部位不受到损坏。

2.5在针对地铁车辆进行检修时,需要对车辆的整体质量进行监控,保证维修的质量可以符合实际运行的要求。

2.6在车辆的使用阶段,开展智能管控可以创建出故障存储库,保障车辆的使用寿命。

2.7在开展检修工作时,对检修工作的管理效果,需要进行全方面的分析,同时需要做好相对应的记录。

2.8对相关的工作需要及时开展专业训练,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使其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车辆的故障问题,第一时间开展车辆检修工作,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以及管控能力。微机防误闭锁体系,主要采用的是比较先进的图形模拟控制系统,此系统可以结合车辆检修的整个工作流程,制定出工作流程表,为后续的检修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工作人员在开展检修工作是,可以结合模拟出的检测图形,开展系统化的检修工作,同时提升检修的质量,此系统还可以采用操作地铁车辆设备的形式,对检修结构开展验证,在保障检修结果没有失误后,可以选用恰当的选修形式展开操作,从而符合地铁站的检修要求。

3地铁车辆架修中存在的问题

3.1设备分类管理不精细

地铁车辆自身设备主要由车体、车门、转向架、贯通道、制动系统、车钩缓冲系统、牵引系统、辅助系统、空调系统等几大部分组成[21。地铁车辆维护设备主要包括工具设备、运输设备、清洗设备、起重设备、登高设备以及检测试验设备等。所以无论从车辆自身还是其维护设备来看,车辆整体的设备种类繁多,分类复杂,分类管理也存在一定难度。当前,大多数地铁车辆维护部门都未能将设备进行精细化的分类,让各种不同设备都有相应的人员对其负责,一旦没有将设备分类管理精细到个人,就会导致有些设备存在无人负责的现象,在使用时找不到,耽误生产进度;在仓库囤放时间过长,造成设备浪费;在需要维护时被忽略,因此,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3.2维护保养人员

管理及培训力度不足地铁车辆维护保养的一线人员主要由日检班组、月修班组、定修及大架修班组构成,维护保养技术管理人员主要包含车辆设备专业技术人员及车间管理人员。各条地铁线路的车辆设备维护保养人员根据车辆配属情况不同存在一定差异,一线维护保养人员一般在100-300人左右,维护保养管理人员在10-20人左右。一线维护保养人员由于人数众多,且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管理起来难度较大,加上平时的车辆生产任务紧张,会导致有些人员难以得到足够的系统化培训,检修业务技能和安全生产意识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在进行车辆设备维护作业时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对整体的生产进度和生产质量造成一定影响。对于专业技术人员而言,由于日常的管理任务较为繁重,大多时候是在办公室内处理各项规章事务,导致深人现场次数不够,对生产一线的了解不足,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现场督导作用,一旦产生紧急故障,对现场了解程度不足以及专业技术知识欠缺的问题就会显著暴露,处理问题时无从下手,难以第一时间处理好设备故障,影响车辆正常上线。因此,提高一线检修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也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3.3设备维修履历不精确

在地铁车辆设备管理中,设备的履历管理是一项基础且必要的工作。当前,大多地铁车辆维护部门在对车辆设备履历信息进行录入时,并未指派专人进行负责,且录人后的信息审核流程也不够完善,整个设备履历记录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维修人员在对车辆设备进行检修作业时,检修记录主要还是以纸质记录为主,未形成信息化的统计,且纸质记录单存放混乱,对查找设备履历造成很大难度。加之,现场作业人员对于车辆设备履历的重视程度普遍不足,在对设备进行检修记录时往往比较随意,并没有严格按照相应的规章要求进行记录,就会导致大多数的维修记录都流于形式,对具体设备故障的记录较为模糊,故障检修后更换的备品备件信息也不够完整,有些甚至存在漏记和错记的现象。在后期对车辆设备故障进行追溯分析时,难以找到详细准确的检修记录,对车辆设备的整体技术统计分析造成不利影响’且车辆设备更换的零配件信息记录不全,对制定下一阶段的备品备件釆购方案也造成较大难度,无法合理控制釆购数量和相应预算。

3.4设备检修规程不合理

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主要采取计划预防修的维修机制,即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对车辆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定期维修依据检修范围划分为双日检、双周检、季度检、年检、定修、架修和大修。制定这样一种以时间为基础的检修方案,适用于偶发性故障较少或者损耗程度和列车使用期限成一定比例的部件,例如,车轮的踏面或者受流器的碳滑板等部件。但是随着整个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的发展,这类部件的寿命不仅取决于列车的使用时间,更与工作环境和负载率等使用条件相关,使得设备的整个工作结构关系变得更为复杂,所以,定期维修对于很多电子类设备并不适用。另一方面,检修的周期只有和车辆产生故障的实际周期接近时,才能确保检修效率的最大化,当检修周期小于实际周期时,车辆设备检修频次过高,会降低车辆利用率,影响零部件使用性能和列车运营计划;当检修周期大于实际周期时,车辆设备检修频次过低,不能起到预防作用,会导致车辆设备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因此,依据车辆零部件的寿命周期规律制定更加合理的检修规程,才能提升车辆整体的利用率

4智能维修在地铁车辆架修中应用措施

4.1智能化检修

智能化检修可以对检修的整个过程展开监管,同时拟定出科学的检修施工流程,再者之中主要包含,检修前的准备工作,工作计划,损伤部位检测、汽车品质检测、汽车事故检测、检修管理和人员教育管理。随着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已经要求企业对地铁系统的设备进行大修周、大修流程、企业的生产产能报告等。企业在这个系统中可以自主的形成工作规划,同时也通过对阐述设备进行统一调度,合理的设计大修周流程模板,对现存的车辆进行系统化的计算,从而分析出事故因素后,自该系统中就可以自主的形成生产工作报告等。

4.2设备的科学管理

智能维修系统在自动生成地铁检测报告时,需要对检修的数据展开全方面的采集,同时对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可将数据到系统存储仓当中,并对数据的变动进行即时监测,从而使得系统自身的运动状况满足正常运行的需要。同时可以对检测时间进行了统计,并记下上一次的检测日期,并自动记录当下的检测数据,并启动了自动检测提醒业务系统,并可以根据具体的时间,对历史数据进行了记录。在工作中或对设备检测数据产生需求时,就能够在该系统中进行检查。另外,也因为该系统本身就具有设备故障的信息储存库,所以能够促使地铁检测时,及时对所检查出的设备故障作出报警,并且在系统显示器中也可以展现处理,从而能够为员工们预留较多的时间实际制定设备故障解决方案,更有利于日后管理工作的进行。

4.3车辆设备的修程优化

不同的车辆设备由于结构和作用存在一定差异相应的故障率也不尽相同,如果按照相同的时间间隔进行维修,显然不够合理,因此,可以对设备所属专业进行分类,按照相应的专业进行维修优化。

例如,从地铁车辆自身设备来看,主要分为机械类和电气类设备。机械类设备的故障主要是由于磨耗磨损导致的,在维修后其性能会有所恢复,之后,由于进一步的损耗,其性能又会进一步下降,因此其故障是有一定的周期性变化的。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可以对机械类设备的磨耗过程进行监测并做好相应记录,找到设备的磨耗规律,在设备磨耗拐点来临之前,对设备进行维修,可以极大提高设备的合理检修率,降低检修成本。电气类设备的故障有些和时间关联,有些则无关,大多是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进行确定。对于可通过检测手段获取到的故障,可以采用维修的策略,而通过诊断难以检测的设备,可以采用定期检查和报废的策略,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检修效率。

4.4 优化修程修制,延长车辆维修周期

地铁车辆的维修周期通常是以车辆制造厂提供的维修手册和使用说明书等技术资料并参照同类车辆运营维修经验制定的,维修周期制定上一般偏于保守,与实际维修需求存在一定偏差。随着新的设备、工艺、材料的使用,以及车辆制造技术、故障监控诊断能力和智能化、网络化与信息化水平的日益提高,使地铁车辆维修周期延长成为可能。根据车辆各零部件的实际故障情况、磨耗规律等数据的持续性积累,并进行分析、计算,掌握车辆各零部件历史各阶段的实际工作状态和发展趋势。依托大数据分析研判再优化修程修制,制定更合理的維修周期。

4.5制定并严格执行各工种的上岗标准

管理人员对不同的设备检修岗位,依据相关设备的维护手册等资料制定对应的上岗标准。新员工或者是转岗的老员工应该对即将从事的岗位标准进行重新学习,具有相应岗位的老员工进行授课培训,经过至少半年以上的理论学习以及现场实操后方可进行上岗考试,考试通过以后才能上岗。

结论

在我国地铁行业中,较少的运用智能化检修体系,以至于我国很多地区无法第一时间探寻出地铁车辆的运行情况,一旦发现形式中的故障隐患,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制定出解决方案。所以,本文主要对地铁中的智能检修体制展开分析,将其运用在地铁检修系统中来,为后续的工作提供较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罗军.地铁车辆智能检修可行性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3): 4411.

[2]李贺.地铁车辆智能检修可行性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3): 3722.

[3]闫得胜.智能检修系统在地铁车辆检修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7):4325.

[4]王小强.天津地铁2、3号线漏缆智能检修平台的研究及应用[J].电子世界,2020(10):176-177.

[5]王茂正,安越,黄超.基于车辆基地智能综合管控系统的车辆检修日计划编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0,23(12):214-217.

[6]田纪云,宋俊锋,张燕平.地铁塞拉门智能集控装置研究[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20(10):71-74.

猜你喜欢
检修车辆故障
GE LOGIQ P5 彩超故障维修2例
德国车辆来波兰加油
数控机床故障检测与维修
地铁车辆检修模式及检修技术相关思考
大数据的中低压配网故障智能诊断
地铁车辆检修模式的思考与解析
雨中检修
检修
车辆
汽车出了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