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乳炎康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效果及安全性试验

2021-07-06 14:11武果桃牛国庆
中国兽医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耐受性产奶量隐性

武果桃 , 任 杰 , 牛国庆

(1. 山西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 , 山西 太原 030032 ; 2.太原市小店区畜禽繁育工作站 , 山西 太原 030032)

奶牛乳房炎是影响奶牛乳业发展的四大疾病之一,目前奶牛乳房炎仍是导致奶牛场损失最为严重的疾病[1]。根据国际奶协数据: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为50%,隐性乳房炎发病率是临床型乳房炎的15~40倍[2],约占乳房炎的90%[3-5],不但引起产奶量降低4%~10%,还影响乳品质量及奶牛繁殖[6-7],缩短奶牛使用寿命、增加后备奶牛成本,而且延长奶牛产后发情和妊娠时间,如不积极采取措施极易转变为临床型乳房炎,给奶牛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本试验通过对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中药乳炎康的效果及其安全性的试验,最终确定其疗效和安全性,促进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中药新制剂开发、减少隐性乳房炎给奶牛业造成的损失。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将药物依据组方配药,粉碎为粗粉,制成乳炎康和双丁散2个配方,乳炎康由金银花、紫花地丁、连翘、蒲公英、赤芍、乳香、瓜蒌、黄连、党参、当归、甘草组成,双丁散由蒲公英、紫花地丁、赤芍组成,所有中药均购自安徽省亳州市和河北省安国市。

1.2 试验动物 经加州乳房炎检测法(CMT)检测为隐性乳房炎的荷斯坦奶牛44头,由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某规模化奶牛场提供。

昆明小鼠,体重(20±2)g和(28±2)g,各40只,雌雄各半,由山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3 试验方法

1.3.1 奶牛隐性乳房炎判定标准 见表1。

表1 奶牛隐性乳房炎CMT法判定标准Table 1 Criteria of CMT method for recessive mastitis in cows

1.3.2 中药乳炎康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的试验方法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某规模化奶牛场经CMT法检测为隐性乳房炎的奶牛44头,随机分为3组,即乳炎康组、双丁散组和抗生素组,乳炎康组及双丁散组分别按每天每头奶牛在饲料中添加200 g中药乳炎康及双丁散,抗生素组按规定注射头孢噻呋钠,每组分别为15、15头和14头,试验共进行10 d,预试验3 d,正式试验7 d。

1.3.3 中药乳炎康急性、毒性试验方法 取体重(20±2)g小鼠40只,随机分成4组,将中药乳炎康制成1 g原生药/mL汤剂,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0.4、0.3 mL/(10 g·bw)和0.2 mL/(10 g·bw)中药乳炎康进行灌胃,空白对照组按0.4 mL/(10 g·bw)灌服生理盐水,给药后观察24 h。

1.3.4 中药乳炎康最大耐受性试验方法 方法同急性毒性试验。但需24 h内连续灌胃投药2次,给药后持续观察7 d。

1.3.5 中药乳炎康亚急性、毒性试验方法 取体重(28±2)g小鼠40只,将中药乳炎康制成1.5 g/mL 汤剂,方法及分组同急性毒性试验,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0.28、0.14 mL/(d·只)和0.07 mL/ (d·只)灌胃给药,连续给药14 d,空白对照组不给药,组内雌雄分开饲养,观察持续28 d。试验结束后每组随机选3只小鼠剖检观察内脏变化,并测定肝体比、肾体比、脾体比。

1.3.6 采血测定血液生化指标方法 各组随机抽取5只小鼠,禁食12 h并于次日早晨空腹采血0.5 mL 注入干燥真空采血管内以制备血清,血清透明、无溶血现象,4 ℃保存备用。采用全自动化分析仪测定血液生化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数据,多个样本均数的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结果均取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奶牛隐性乳房炎检测及中药乳炎康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对比试验 奶牛隐性乳房炎检测结果见表2,中药乳炎康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对比试验结果见表3。结果表明:乳炎康组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有效率比双丁散组及抗生素组分别提高13.34%(P<0.05)和15.24%(P<0.01),治愈率比双丁散组及抗生素组分别提高6.66%(P<0.05)和9.04%(P<0.01),乳炎康组平均产奶量提高20.92%,双丁散组平均产奶量提高11.02%,抗生素组平均产奶量提高7.23%,乳炎康组比双丁散组及抗生素组平均产奶量分别提高1.21 kg/(头·d)和1.45 kg/(头·d),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中药乳炎康对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及提高生产性能有良好效果。

表2 奶牛隐性乳房炎检测结果Table 2 Detection results of recessive mastitis in cows (头)

表3 中药乳炎康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对比试验Table 3 Comparative test o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recessive mastitis in dairy cows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uyankang

2.2 中药乳炎康安全性试验 选临床效果好的中药乳炎康进行安全性试验。

2.2.1 急性、毒性试验 急性毒性试验中,各组小鼠精神状态良好,呼吸正常,采食、饮水以及在笼中的活动状态未见异常,各组均无小鼠死亡。推测本中药制剂给药安全性高,不会引起毒性作用。

2.2.2 最大耐受性试验 最大耐受性试验中,乳炎康高剂量组小鼠在给药后28 h采食、饮水及活动显著减少,后期逐渐恢复正常;中剂量组给药后第2天活动减少,但在之后活动恢复正常;低剂量组和对照组小鼠在观察期内未见明显异常,各组小鼠未见死亡。乳炎康高、中、低剂量组试验药量分别相当于临床防治用量的400、300倍和200倍。最大耐受性试验前后小鼠体重变化结果见表4。结果表明,中药乳炎康各剂量组小鼠增重均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 (P<0.01)。说明中药乳炎康不仅使用安全性高,耐受性好,而且具有提高增重效果。

表4 最大耐受性试验前后小鼠体重变化Table 4 Weight changes of mice before and after the maximum tolerance test (n=10,g)

2.2.3 亚急性、毒性试验 试验前后小鼠体重变化结果见表5。结果表明,中药乳炎康各组小鼠增重情况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中药乳炎康长期使用无蓄积性毒性,使用安全性高,对小鼠生长性能无不良影响。

表5 试验前后小鼠体重变化结果Table 5 Weight change results of mice before and after the experiment (n=10,g)

试验后各组小鼠肝体比、肾体比、脾体比测定结果见表6。结果表明,中药乳炎康各组小鼠肝体比、肾体比、脾体比差异不明显(P>0.05)。说明中药乳炎康长期使用安全性高,耐受性好,无蓄积性毒性反应。

各组血液生化指标测定结果见表7。结果表明,中药乳炎康各组小鼠血液常规及生化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说明中药乳炎康长期使用对小鼠血液生理指标无不良影响。试验选在7、8月份进行,部分受影响指标可能与试验期间热应激及喂药应激有关。

表7 试验后各组小鼠血液生化指标测定结果Table 7 Results of blood biochemical indexes of mice in each group after the test

3 讨论

近年来,奶牛隐性乳房炎呈上升趋势,对该病至今没有彻底的解决办法,抗生素替代品和抗菌新药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一直是该病研究的热点和难点[8-13]。本课题组根据奶牛乳房炎的临床表现,认为奶牛乳房炎即乳痈,是疼、湿、气、血郁结不散,化而为炎,按照中兽医药理论及中药方剂学组方原则,拟以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抗菌消炎、行气活血、调节代谢为治疗原则,以蒲公英、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为君药;紫花地丁、金银花等加强君药清热解毒、泻火燥湿作用为臣药;赤芍、乳香消肿止痛、当归活血和血、党参和中益气为佐药;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共用可达补气、固本、卫外、安神之功用。最后达到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提高平均产奶量等作用。

安全性试验是开发研制中药新药不可缺少的环节,为了检验中药制剂的安全性,做急性、毒性试验和耐受性试验是必要的[14]。本试验进行急性毒性试验中,小鼠无不良反应和死亡现象,表明自制中药乳炎康安全无毒,耐受性较高。在亚急性和耐受性试验中各组小鼠生长发育良好,体质量、脏器系数和血液生化指标与空白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且均在正常范围;在添加中药乳炎康的试验中发现其具有促进生长作用,其中母鼠体质量、增重等较公鼠低,为性别差异所致。本复方中药长期使用毒副作用小,使用安全性高。

试验结果表明,中药乳炎康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有效率、治愈率及提高平均产奶量都优于其他组,且有良好效果。同时乳炎康毒副作用小,使用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耐受性产奶量隐性
提高母猪产奶量的方法
4个地被菊新品系对湿热胁迫的耐受性研究
荷斯坦牛各胎次产奶量规律研究及相关性分析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不同月龄荷斯坦牛产奶量的研究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巴氏醋杆菌核酸修复酶UvrA对大肠杆菌耐受性的影响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miR-29b通过靶向PI3K/Akt信号通路降低胃癌细胞对顺铂的耐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