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化健康教育对女性两癌防治知识认知及积极性的影响

2021-07-07 01:04林淑琴
黑龙江医药 2021年12期
关键词:知晓率系统化筛查

林淑琴

莆田市秀屿区妇幼保健所,福建 莆田 351146

乳腺癌、宫颈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严重影响女性日常生活,早期筛查是防治两癌的重要举措[1]。多数女性缺乏两癌相关知识认知,文化水平不同导致对疾病理解程度亦存在差异,加之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未能充分重视疾病筛查,从而影响筛查积极性,降低疾病检出率,导致病情延误,不利于临床诊疗[2]。系统化健康教育根据患者文化、理解能力差异制定教育内容,使护理措施更加全面、系统,满足不同女性教育需求[3]。本研究就系统化健康教育对女性两癌防治知识及积极性的影响展开分析,以提升女性健康意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莆田市秀屿区1 114名适龄女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57例。观察组年龄35~64岁,平均年龄(36.54±3.13)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35例,高中、中专167例,大专及以上55例。对照组年龄25~55岁,平均年龄(35.57±3.26)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31例,高中、中专164例,大专及以上62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无恶性肿瘤疾病史者;长期居住本地,近1 年内无搬家计划者;本人及家属均知情同意者。(2)排除标准:交流、认知功能障碍者;其他慢性疾病者;合并脑部肿瘤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向女性口头讲解两癌基本知识,筛查方式及筛查过程中注意事项,发放健康教育手册,便于女性自行学习。观察组给予系统健康教育。(1)知识讲座:每月开展一次健康知识讲座,每次1 h,教育内容包括两癌病因、高危因素、危害、预防方式及生活注意事项等;针对文化程度较低的女性,利用播放PPT、视频、图片、现场互动等方式加深印象;讲解完成后选择一对一讲课的方式帮助理解能力较差女性解决疑问。(2)书面教育:向每位女性发放健康宣传手册、卡片,使用简单文字描述内容。(3)网络平台:建立微信、QQ 群,邀请女性积极参与,每日于群内分享两癌筛查知识文档、视频,讲解示范乳腺癌自检方式,同时将讲座内容录制成视频发送至群内;引导成员讨论相关知识,发表自我观点;建立专门热线电话,提供专业咨询途径。(4)随访:定期电话随访了解女性生活习惯,指出其中不健康行为,引导其培养良好的饮食、睡眠、卫生等行为习惯。

1.4 观察指标

(1)两癌防治知识认知: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使用我单位自制两癌防治知识调查问卷评价两组知识认知水平,包括疾病高危因素、治疗知识、筛查知识、基础知识4 条目,每个条目25分,90分及以上为完全知晓,70~89分为部分知晓,69分以下为未知晓,总知晓率=完全知晓率+部分知晓率。其Cronbach’s α系数为0.887,重测效度为0.869。(2)筛查积极性、健康教育满意评分:干预3 个月后使用自制筛查积极性、健康教育满意调查表评估两组两癌筛查积极性及健康教育满意度程度,筛查积极性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61,重测效度为0.875,健康教育满意度调查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72,重测效度为0.883,每个调查表总分100 分,分数与积极性、满意度呈正相关。(3)记录干预期间两组参与两癌筛查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两癌防治知识认知

干预前两组两癌防治知识认知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3 个月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两癌防治知识认知对比例(%)

2.2 两组筛查积极性、健康教育满意评分

观察组干预3 个月筛查积极性、健康教育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筛查积极性、健康教育满意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筛查积极性、健康教育满意评分对比(±s)分

组别观察组(n=557)对照组(n=557)tP筛查积极性90.33±4.22 86.54±5.15 13.646 0.000健康教育满意评分90.41±2.57 87.70±3.27 15.378 0.000

2.3 两癌筛查率

观察组497 名女性参与筛查,筛查率为89.23%(497/557),对照组435 名女性参与筛查,筛查率为78.10%(435/557),两组两癌筛查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24,P=0.000)。

3 讨论

宫颈癌发病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出现阴道流血等情况,晚期时可继发贫血。乳腺癌多与辐射、家族史以及不良行为等因素相关,初期症状表现为乳房肿痛、溢乳,经体检可于疾病早期发现,若发生癌细胞转移,对预后极为不利[4]。适龄女性通过定期实施两癌筛查,实现早发现、早治疗,能够降低疾病发病率,控制疾病恶化,增加治愈机会[5-6]。

系统化健康教育利用知识讲座、网络宣教等多种方式向女性讲解两癌防治重要性,满足不同文化水平女性的两癌防治知识认知需求,促使其积极参与两癌筛查。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两癌防治知识知晓率、两癌筛查率、筛查积极性及健康教育满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提示系统化健康教育用于女性群体,能够提升其两癌筛查积极性,改善两癌知识认知,促使其主动参与两癌筛查工作,提高筛查率。两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以及认知水平不足是女性未重视癌症筛查的重要因素,导致筛查率偏低,不利于早期发现病变。卫生保健知识、疾病防治信息是促使女性养成健康行为的基础,积极态度则是行为改变动力。系统化健康教育强调对女性两癌知识教育,并重视女性文化水平、理解能力所产生的认知差异,首先通过讲座的方式予以女性全面知识教育,满足多数女性认知需求。讲座过程中借助多媒体工具及一对一教学,能够加深文化程度较低女性的知识认知。同时利用互联网平台不断推送重要内容,使女性不间断获得信息提供服务。线上、线下宣教结合,可满足不同层次女性需求,进而提升女性两癌防治知识认知及健康教育满意评分;并促使其树立正确两癌筛查信念,重视筛查,积极参与筛查,提高两癌筛查率。此外,电话随访能够及时了解女性健康状况,帮助其纠正错误行为,利于预防疾病。

综上所述,系统化健康教育过程中护理人员利用讲课、沟通的方式满足女性对两癌认知需求,利于提升两癌防治相关知识认知度,使其积极参与筛查,提升两癌筛查率,并改善健康教育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知晓率系统化筛查
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筛查与干预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筛查方法在筛查不同孕周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情况的应用价值
房间隔缺损家系致病基因筛查分析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研究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实施方案系统化研究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强化健康认知护理应用于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患者护理中对知识知晓率的改善评价
系统化推进回迁提速
上海市某区交通警察健康知识及相关行为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