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泵与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临床效果研究

2021-07-07 09:25张薇史磊李娜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0期
关键词:胰岛素泵胰岛素剂量

张薇,史磊★,李娜

(1.内蒙古包头市第四医院,内蒙古 包头;2.包头市中心医院 全科医疗科,内蒙古 包头)

0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糖尿病逐渐发展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糖尿病的主要表现为血糖水平明显升高,其主要的发病机制是因为胰岛素细胞变异而引发的胰岛功能减弱,随着病情的加重会损伤身体的各个器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现代医学并没有可行的根治方案,临床上主要靠控制血糖水平为主,而其中利用胰岛素进行治疗是比较有效的手段,本文对比了胰岛素泵和皮下注射胰岛素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现将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1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其中观察组男性31例,女性24例,年龄44~60岁,平均(52.7±0.2)岁,病程1~9年,平均(3.7±0.5)年;对照组男性33例,女性22例,年龄45~60岁,平均(52.4±0.4)岁,病程1~10年,平均(3.4±0.4)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患者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器官性疾病患者;精神障碍无法沟通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皮下注射诺和灵R胰岛素治疗,对初次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初始剂量为0.5 U/kg,有接受过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初始剂量控制在0.5~0.7 U/kg,分别在三餐前注射。

观察组给予诺和灵R胰岛素泵进行治疗,对初次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初始剂量为0.4 U/kg,有接受过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则将初始剂量控制在原始剂量的80%~100%,并以50%剂量的胰岛素进行持续泵注,泵注量上午4:00~9:00最高,凌晨0:00~4:00最低,剩余50%为追加剂量,在三餐前泵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胰岛素使用量、治疗后空腹血糖水平以及血糖达标时间;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数据均采用SPSS 20.0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行t检验,P<0.05代表数据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水平对比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控制效果比对照组更好,在胰岛素使用量、空腹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上表现皆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糖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血糖对比(±s)

组别 例数胰岛素用量(U)空腹血糖水平(mmol/L)血糖达标时间(d)对照组 55 44.71±1.36 8.8±1.6 7.87±1.62观察组 55 38.27±1.14 6.1±1.2 3.51±1.05 t 26.913 10.011 16.749 P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患者更低,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n(%)]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糖尿病成为我国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糖尿病患者的显著特点是其血糖水平会有明显增高,随着病程的发展、病情的加重,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水平状态,患者的身体器官也会遭到损害进而影响患者的身体机能[2]。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逐年攀升,有效的治疗手段是当前临床研究的课题。

据临床经验可知,糖尿病的产生是因为患者身体里的胰岛β细胞功能衰退,且目前临床上没有一种有效的药物可以完全改变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的进程[3]。采用常规药物改善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尽早使用胰岛素进行强化治疗,促进患者自身的胰岛素分泌就显得非常必要。特别是于首次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而言,通过短时间内对患者的胰岛素强化治疗,能快速促进其体内的胰岛素分泌,将血糖水平降低到正常范围内,部分患者维持时间可达数年。大量临床治疗研究表明,胰岛素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帮助患者控制其血糖水平有显著效果。然而在应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的过程中,也有明显弊端,会导致部分患者诱发低血糖或者体重的变化,患者的日常生活受到了影响,导致患者的依从性较差,治疗效果也受到影响[4-5]。在临床上,皮下注射胰岛素是较为常规的治疗手段,但皮下注射胰岛素需要每天多次进行,对医护人员来说并不是最便捷的治疗手段,而且反复注射也会给患者带来疼痛感,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不利于身体康复。其次就是容易造成患者血糖水平波动过大,注射治疗导致低血糖是比较常见的情况[6]。胰岛素泵可以通过模拟人体机能正常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先给予患者基础胰岛素剂量降低其血糖水平,再将剩余的剂量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分别在一天中的其他时间段进行输入,能有效延长患者血糖水平稳定的时间。采用胰岛素泵治疗,与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方式相比,胰岛素泵更能对胰岛素的剂量起控制作用,保障了剂量使用的准确性,而且可重复性较高,也不会给患者造成多次疼痛,可有效阻碍胰岛β细胞的病变进程,维持患者的血糖水平稳定[7],而其对不良反应的控制效果也较好,胰岛素注射过量容易引发患者低血糖,而如果胰岛素注射剂量不足则会导致患者酮症酸中毒,胰岛素泵可以相对灵活地调节胰岛素的使用剂量,从而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此外,胰岛素泵的操作更为简单,对老年患者而言也能轻易学会并使用,对患者的依从性有较好的提升作用。在本次研究中,分别对对照组采用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胰岛素使用剂量比对照组患者更少,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及血糖达标时间均比对照组患者表现更好,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对照组患者的低血糖及酮症酸中毒发生率为38.18%,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64%,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从研究结果来看,也证实了胰岛素泵对糖尿病患者有更好的治疗效果,究其原因可能是在于通过全天持续微量给予患者胰岛素可有效抑制其肝糖原的形成,而餐前追加的剂量对患者餐后血糖上升有控制效果,促使胰岛素作用机制更贴近人体生理[8]。

综上所述,胰岛素泵相对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而言,胰岛素泵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稳定,改善其依从性,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身体的康复,提升其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胰岛素泵胰岛素剂量
·更正·
中药的剂量越大、疗效就一定越好吗?
有效固定胰岛素泵的管理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影响
胰岛素泵用于腹腔给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不同浓度营养液对生菜管道水培的影响
90Sr-90Y敷贴治疗的EBT3胶片剂量验证方法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胰岛素拆封前后保存有别
胰岛素笔有哪些优缺点?
制度化管理在胰岛素泵使用中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