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干预在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1-07-07 09:25郭宇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0期
关键词:头晕病情用药

郭宇芳

(山西省区域医疗中心-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二病区,山西 大同)

0 引言

临床上脑供血不足型头晕十分常见,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中青年人群是其好发人群[1]。导致脑供血不足型头晕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4种:①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②心脏疾病;③血流动力学;④血液成分异常,如血高凝状态[2]。通常情况下,脑供血不足型头晕通常发病突然,且症状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在5~30 min,大多数患者的症状持续时间不超过1 h,症状时间持续最久的患者不超过24 h。具有反复性发作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反复性发作的头痛、头昏、头晕等[3]。同时还可能伴随着耳鸣、心情烦躁、容易动怒等症状[4]。患者在患病后需及时采用对症的治疗措施进行治疗,且在治疗的过程中需搭配有效的护理干预,才能使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有效的保障[5]。恢复完全的患者不会遗留神经功能缺损体征。本研究就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全面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9年9~12月收治的400例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全面护理干预。其中观察组患者中,女性108例,男性患者92例,年龄为20~60岁,平均(41.27±7.86)岁;对照组患者中,女性患者105例,男性患者95例,年龄为20~60岁,平均(41.31±7.82)岁。患者纳入标准为:①未患有精神类疾病,能进行良好的沟通及交流;②经诊断符合脑供血不足型头晕的相关诊断标准;③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排除标准为:①处于哺乳期等特殊时期者;②肝、肾等脏器病变严重者;③存在全身性血液疾病者;④存在严重心脏疾病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包括为患者进行检查指导、用药指导等。观察组则采用全面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①首先在入院时为患者开展心理指导与入院健康宣教。一些患者在入院后由于环境陌生的影响,加上脑供血不足型头晕的临床特征又是反复发作,受病情的影响可能会出现情绪紧张、烦躁、焦虑、担心等负面情绪,情绪波动过大,轻者出现烦躁、易怒,严重者会出现拒绝治疗的行为等等,这些负面影响将严重阻碍患者的康复,因此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详细了解造成患者出现不良情绪的原因,再采用对症的方式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疏导。

②在收治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为患者讲解其疾病的相关知识,可通过宣传手册、宣传片、多媒体等方式为患者进行讲解,提升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及认知。同时若患者有疑惑的地方,护理人员应耐心、细致地为患者进行讲解,帮助患者正确地认识自己的病情,从而有效去干预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促使患者自觉采纳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行为习惯。

③严密监测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为患者进行病情指导。护理人员应配合医生为患者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了解患者既往病史、各种阳性体征、有无过敏史、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严格按照分级护理制度,加强巡视,从而掌握患者病情动态变化。

④为患者开展用药指导。护理人员应查对患者的用药情况,以保证患者用药是按照医嘱下,合理用药。为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护理人员也可按时提醒患者用药,告知患者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同时在患者服用药物的过程中,若出现身体不适要及时向护理人员汇报并及时通知医生给予相应的处理,同时护理人员也应当加强监督患者的用药情况,避免患者出现自行停药或自行购药服用的情况,告知患者谨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从而提升其用药依从性。

⑤为患者进行饮食指导。护理人员应当结合患者的病情情况,为患者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给予患者营养支持,以便为患者提供机体所需的营养,加快患者的恢复。指导患者的饮食为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适量的谷类,多食水果蔬菜以及含维生素高的食物,禁食辛辣等刺激性较强的食物。

⑥休息与活动。在头晕发作时应当立即采取平卧位,避免头部活动,保持安静,有可能短时间内就会缓解或好转。若病情反复,严重者遵医嘱服药,如头晕伴有恶心、呕吐,一定要让病人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住院的1~3 d尽量多卧床休息,病情缓和之后可根据自身情况循序渐进活动。

1.3 观察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为患者开展护理干预后,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周平均头晕次数以及头晕持续时间。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采取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量表,以80~100分满意、60~79分为较满意,以低于60分为不满意。护理总满意度=(满意+较满意)/总例数 ×100%[6]。

1.4 统计学方法

将实验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症状改善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每周平均头晕次数明显比对照组少,观察组患者的头晕持续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s)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s)

组别 images/BZ_73_372_2370_373_2372.png例数 周平均头晕次数(次) 头晕持续时间(min)观察组 200 2.23±0.58 5.28±1.33对照组 200 4.85±1.07 10.82±2.82 timages/BZ_73_458_2582_460_2584.png30.443 25.128 P 0.000 0.000

2.2 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P<0.05),见表 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n(%)]

3 讨论

当人体脑部局部血液供应不足,就会导致脑功能障碍的发生,即脑供血不足型头晕的发生。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在临床上通常会出现肢体麻木、头晕及言语不清等症状[7]。脑供血不足型头晕在临床上具有反复发作的特征,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影响较大,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造成了较大的痛苦与不适[8]。而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还需要搭配有效的护理干预,才能保证临床治疗效果,为患者的症状恢复提供重要保障[9]。全面护理干预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护理措施,包括患者入院时的检查及指导、病情的监护、健康指导及心理指导、饮食护理及用药指导等,通过全面护理干预的实施,能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的护理,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保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全面护理措施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每周平均头晕次数明显比对照组少,观察组患者的头晕持续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

综上所述,在临床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的治疗中,搭配全面护理措施干预,能有效促进患者症状的缓解,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头晕病情用药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防跌倒,当心直立性头晕或眩晕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头晕和眩晕有何区别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老头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