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患者的临床分析10例

2021-07-07 09:25董晓岑闫俊萍王馨厚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0期
关键词:普通型危重血氧

董晓岑,闫俊萍,王馨厚

(1.包头市第三医院(包头市传染病医院),内蒙古 包头;2.包头海关综合技术服务中心,内蒙古 包头)

0 引言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华南海鲜市场陆续出现多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人。疫情发生后,国家和湖北省卫生健康委高度重视,派出专家组赴武汉市指导工作。1月9日,专家组初步判定为新出现的病毒并称之为新型冠状病毒。该病毒属于β属的冠状病毒,其基因特征与SARSr-CoV和MERSr-CoV有明显区别。目前研究显示与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同源性达85%以上。COVID-19患者多表现为发热,乏力、干咳,少数病人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泻等症状。重症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快速进展为ARDS、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碱中毒、凝血障碍等[1]。该病作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已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

随着疫情的蔓延,我国境内其他地区及境外如意大利、伊朗、韩国、日本、美国等国家也通报了新型冠状病毒确诊病例。在防控疫情期间,我院作为定点医院,收治诊疗疑似及确诊COVID-19患者数名,并对确诊患者开展了一些相关研究,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应用回顾性分析,选择经我院住院治疗的确诊COVID-19患者10例。男5例,女5例;年龄18~65岁,平均(42.09±20.81)岁。体重 55~87 kg,平均(64.27±5.73)kg。纳入标准为依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方案第六版确诊患者的诊断标准:(1)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和新冠肺炎相关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2)经呼吸道咽拭子标本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根据临床分型分为3组,轻型组(无肺炎)4例,普通型组(有肺炎)3例,重型和或危重型组3例。

1.2 方法

记录患者入院后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体重、吸烟史、合并基础病等。所有患者均记录入院24 h内及住院期内检测血清CRP、白细胞计数、PCT降钙素原及指脉血氧饱和度水平,住院7 d内每日腋下体温测量最高值,患者病情变化及预后等。参照标准:指脉血氧饱和度≥95%,CRP为0~10 mg/L,腋下体温36.3~37.2 ℃为正常值范围,≥37.3 ℃为发热。比较3组临床资料及CRP、指脉血氧饱和度、体温水平,分析各检测指标值对患者病情发展及预后的影响。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各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或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血清CRP、指脉血氧饱和度、体温水平比较

CRP均值比较,重、危重型>普通型>轻型;指脉血氧饱和度值比较,轻型>普通型>重、危重型;腋下体温值比较,重、危重型>普通型>轻型,见表1。

表1 3组血清CRP、指脉血氧饱和度、体温水平均值比较(±s)

表1 3组血清CRP、指脉血氧饱和度、体温水平均值比较(±s)

注:*为住院期间内的检测结果,△为住院7 d内的检测结果。

组别 例数 CRP(mg/L)*指脉血氧饱和度(%)*体温(℃)△轻型 4 5.51±1.53 97.43±1.27 36.50±0.28普通型 3 6.82±14.44 96.42±1.39 36.60±0.57重、危重型 3 25.35±24.31 92.80±1.31 38.17±0.77

2.2 各组间CRP、指脉血氧饱和度、体温水平比较

CRP轻型-重、危重型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两组间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指脉血氧饱和度3组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体温轻型-重、危重型组和普通型-重、危重型组比较,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轻型-普通型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各组间血清CRP、指脉血氧饱和度、体温水平比较

3 讨论

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非特异的炎症标志物,各种急性炎症、组织损伤等疾病发作后数小时可快速升高,它在机体的天然免疫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保护作用[2-3]。本文研究结果提示血清CRP水平可做为判断COVID-19肺炎病情程度的指标之一,与Groeneveld GH等[4]研究结果一致。如CRP不降低或再次升高,提示感染加重或血栓形成及其他脏器损伤可能。

指脉血氧饱和度用指套式光电传感器,测量时,只需将传感器套在人手指上,仪器即可显示人体血氧饱和度,为临床上一种连续无损伤血氧测量仪器[5]。从本文研究结果可知,指脉血氧饱和度数值的高低差异,可以快速判断COVID-19各临床类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预估病情发展及变化。临床中,患者症状与数值不符需作血气分析外,常规应用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避免病人反复采血,减少医护工作量。

COVID-19肺炎是一种新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本研究发现,有糖尿病、高血压合并症等患者病情偏重。1例合并鼻窦炎患者在病例中占比10%,属轻型,但核酸转阴时间较其余患者所需时间偏长,住院时间相应延长。住院期间的患者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已转阴,但部分病例粪便核酸检测为阳性,且部分患者并无腹泻症状,提示该病为全身性疾病,无论患者有无腹泻症状,都存在一定比例的粪便核酸阳性。因此,建议如医疗条件允许,应同时检测患者呼吸道、粪便标本核酸检测,均为阴性时方可出院,这有利于公共卫生安全[6]。由于样本量不够大,结论尚需进一步临床观察和经验总结。

综上所述,COVID-19患者发病7 d内联合检测CRP、指脉血氧饱和度、肺CT、体温变化,能够快速、简便、有效的进行识别患者临床分型并以判断患者病情变化及预后,有利于进行分型诊治或隔离安排工作。

猜你喜欢
普通型危重血氧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镇静护理在呼吸机治疗危重患儿中的有效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胸部HRCT影像分析
成人新型冠状病毒重型肺炎早期预警指标探讨>
调峰保供型和普通型LNG接收站罐容计算
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1例的护理体会
Pathological abnormalities in splenic vasculature in non-cirrhotic portal hypertension: Its relevance in the management of portal hypertension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在胸外科中的应用
基于无线技术的医用血氧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