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疗效观察分析

2021-07-07 09:25王凤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0期
关键词:收缩期视网膜血流

王凤娟

(河北省曲阳仁济医院,河北 曲阳)

0 引言

糖尿病可以引起两种类型的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为主要导致患者眼盲疾病之一,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的重要表现,微血管病变主要发生在视网膜、肾脏,是导致其肾功能衰竭、眼睛看不见甚至死亡的关键原因[1]。DR为一种具有特异性改变的眼底病变,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全视网膜光凝术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其失明率。本研究从我院选取2018年2月到2021年4月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70例为实验的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不同治疗方式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详细内容如下文所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选取2018年2月到2021年4月接受治疗的DR患者70例为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44~77岁,平均(62.2±4.3)岁;观察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44~77岁,平均(63.1±5.1)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与治疗》中国医刊(2003)中的相关诊断标准[2];②自愿参加本次实验,积极合作,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认知障碍;②内分泌、传染性疾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一般的药物治疗,为其提供胰激肽原酶肠溶片(常州千红生化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3089;规格:120 U)口服治疗,120 U/次,3次 /d。控制患者血糖、血压水平、饮食。用药期间观察其临床反应,保证患者生命健康安全。

观察组患者使用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采用医院提供的仪器设备。术前使用滴眼液进行处理。设置仪器参数、功率,选择标准的全视网膜光凝方式展开治疗。为患者调整合适的光凝强度,实行分次治疗,通常为3~4次,每次间隔时间长于7 d。

1.4 分析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视网膜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

临床治疗效果判定准则:显效-视力稳定,视网膜病变无进展;有效-视力较稳定,临床症状大部分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视网膜病变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患者总例数×100%。

视网膜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使用B超对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PSV)及眼动脉阻力指数(RI)进行诊断。

1.5 统计学处理

研究所得资料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做数据分析,使用t和(±s)检验及表示计量资料,使用卡方和(%)检验及表示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

表1 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2.2 视网膜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对比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其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及眼动脉阻力指数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眼动脉阻力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视网膜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的视网膜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对比(±s)

眼动脉阻力指数治疗前 观察组 35 5.04±1.27 21.70±1.63 0.91±1.17对照组 35 5.12±1.49 21.64±5.12 0.92±0.21 t 0.242 0.066 0.050 P 0.810 0.948 0.961治疗后 观察组 35 7.82±1.48 29.80±5.43 0.58±0.07对照组 35 6.09±1.39 25.23±5.09 0.80±0.11 t 5.041 3.633 9.982 P 0.000 0.001 0.000时间 组别 例数 舒张末期血流速度(cm/s)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cm/s)

3 讨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对患者的视力有较大的影响,严重情况下可使患者失明,对其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产生较大影响。DR为临床较为多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一种,为慢性进行性疾病。该疾病为工作年龄人群发生视觉器官障碍的一个关键因素,患者在早期经过规范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其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临床多使用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DR患者,该技术手段的临床治疗效果确切,且术后并发症较少,有助于患者恢复。因为光凝术治疗方式会破坏视网膜外层,使视网膜变薄,减少视网膜外层的耗氧量并降低新陈代谢,促进脉络膜血管中氧分子对视网膜内层的营养供给,使视网膜内层可以获取更多营养[3]。该治疗方式还可以促进小动脉、小静脉、扩张毛细血管等调节收缩闭塞,使视网膜水肿、渗出等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其可有效的抑制从一般血管新伸出的螺旋状毛细血管的生成并促使其消退,可以较好的控制DR病情进展。

本研究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眼动脉阻力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视网膜光凝术是通过灼烧视网膜,由封闭视网膜附近的出血从而达到激光效果。该技术手段操作简单方便,对患者所造成的损伤较小,有效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且该技术基本无副作用,治疗时间短,有助于患者恢复。

汪亚萍[4]对5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实行全视网膜光凝术后发现行全视网膜光凝术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药物治疗组,其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药物治疗组,认为患者经过多次光凝治疗后可以有效的减少并发症发生,在较大程度上改善其视网膜功能并保护患者视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良好,本研究结果与之一致。对DR患者使用全视网膜光凝术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其视网膜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在较大程度上阻止病情进展,从而使其生活质量与工作能力均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使用全视网膜光凝术可以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视力水平,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值得临床大量推广和使用。

猜你喜欢
收缩期视网膜血流
深度学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
2型糖尿病脑灌注及糖尿病视网膜氧张量的相关性
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的研究进展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例
高度近视视网膜微循环改变研究进展
超微血流与彩色多普勒半定量分析在慢性肾脏病肾血流灌注中的应用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基于系统论SPO模型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干预实践
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对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及左室肥厚的影响
硝酸酯类药物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有益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