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显微手术在外伤性脑内血肿患者中的应用

2021-07-07 09:25张舜符贵雅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0期
关键词:开颅外科手术创伤性

张舜,符贵雅

(山西省忻州市人民医院,山西 忻州)

0 引言

脑内血肿属于一类神经外科疾病,拥有渐进意识障碍的临床表现。创伤性脑内血肿是由外部作用引起的脑内血肿[1-2]。病人通常表现出意识的改变,对光的反应被削弱,血压上升,影响到病人的正常生活,甚至威胁到其生命。通常,严重情况选择采用手术治疗方法,传统的颅骨切除方法会对患者脑部外伤血肿有一定的伤害[3-4]。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显微镜技术逐渐应用于外科手术治疗创伤性脑血肿,并可减少对脑组织的损害,现将我院关于此案的临床实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19例外伤性脑内血肿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9例)和观察组(10例)。在观察组中,男性6例,女性4例;最小患者年龄为26岁,最大患者年龄为70岁,平均(48.12±4.62)岁;在这之中,3例患者为外部撞击、6例患者为交通事故受伤、1例患者为坠落受伤。在对照组中,男性为4例,女性为5例,最小年龄为25岁,最大年龄为70岁,平均(47.51±4.58)岁,在这之中,2例患者为外部撞击、5例患者为交通事故受伤、2例患者为坠落受伤。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两组患者病情于CT确诊为外伤性脑血肿;排除标准:有传染病的患者、有精神疾病的患者、合并心、肝、肾等重要器官有严重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创伤手术治疗。

观察组患者使用显微手术进行治疗,具体措施如下。

①结合CT等影像学检查结果对手术切口进行定位和设计。使用发际内冠状切口对额部血肿进行开颅操作;使用大额顶U型切口对额顶部血肿进行开颅。使用外伤大骨瓣对基底节区、颞部、额颞部进行开颅操作。额颞入路结合准翼点入路对多发血肿进行开颅操作。

②剪开硬膜,将脑裂和脑沟使用显微镜进行锐性解剖蛛网膜,将脑组织进行分开直到血肿腔。

③脑挫伤使用血肿清除术结合显微镜进行清除。

④对手术区进行止血之后,缝合选择为硬膜减张缝合术。在缝合时,去除骨瓣与否结合手术后脑组织的搏动状态、脑压决定。

1.3 效果判定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①患者无头痛、呕吐、头晕、意识障碍等临床症状,CT等影像学检查结果为无血肿、无并发症为治愈;②患者有轻微头痛、头晕、意识障碍等临床症状,CT等影像学检查结果为显著消散血肿、无并发症为有效;③临床症状无减少甚至加重,CT等影像学检查结果为血肿无缩小为无效。

两组患者使用GCS评分评价预后情况:①正常或者是有着轻微缺陷,生活能力正常的患者为良好;②存在残疾,生活能力正常、在保护下工作的患者为轻度残疾;③患者意识清醒,需要别人照料日常生活为重度残疾;④有微小反应,需要别人照料日常生活为植物人;⑤死亡。

1.4 统计学软件

将实验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通过t检验,以(±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优良率比对照组患者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比较[n(%)]

3 讨论

当大脑被直接暴力击打、撞击时,出现脑挫伤和皮质血管断裂就会导致脑内血肿。脑内血肿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头晕、头痛、恶心和呕吐、功能障碍和意识障碍等。目前,外科手术治疗是治疗创伤性脑内血肿的主要方法,但对于临床外科治疗的时间仍有许多争议。部分研究人员认为,血肿的一部分会被吸收,外伤所致的急性脑内血肿若血肿量达到幕上30 mL,幕下10 mL或者中线移位达0.5 cm以上必须通过外科手术进行治疗,若GCS评分逐渐下降,受伤到入院下降超过2分,ICP>20 mmHg均有手术指征

脑部血肿可能存在于额叶和脑干中[5-6]。大多数患者都有呕吐、头痛、意识模糊等症状。脑血肿的范围越广,患者的病情就越严重。现阶段,治疗外伤脑血肿的首选方法还是手术,结合减少颅内压力和利尿脱水以消除血肿。早期治疗对于病人的康复非常重要。经过传统常规手术的病人恢复缓慢。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显微外科越来越多地用于临床治疗,并取得了更理想的治疗结果。

受显微镜技术发展的影响,显微镜逐渐被用于脑血肿手术当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选择创伤性脑内血肿的外科切口时,使用自定义的切口设计,手术切口的范围足够大。切口范围必须覆盖整个脑内血肿的范围,并满足外科手术的需要[7-8]。对于同一侧的多个颅内血肿,可以使用组合式外科切口,去除前部颞枕血肿和相邻的脑挫伤,并去除大骨瓣减压,患者在手术后很长时间内恢复正常。因此,本次研究的观察组都是通过微型外科手术进行的且观察组的疗效比对照组高,观察组的优良率比对照组患者高。使用显微镜,将脑蛛膜组织进行锐性解剖脑蛛膜,以便与正常的普通的手术相比,容易到达血肿腔,组织损伤较轻,拉伸较轻,手术预后好。

综上所述,对外伤性脑内血肿患者使用显微手术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开颅外科手术创伤性
自行设计的可调式抬手架在手外科手术消毒中的应用效果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
分析舒适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右美托咪定抑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浅析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比较分析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评价
膝关节创伤性多发韧带损伤中后外复合体重建的临床疗效
本刊2019年各期重点内容安排
本刊2019年各期重点内容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