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及质量控制

2021-07-07 09:25王艳丽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0期
关键词:不合格率尿液标本

王艳丽

(江苏灌南县人民医院,江苏 灌南)

0 引言

微生物检验是临床判别感染患者病原微生物分布情况的主要方法,其检验准确度直接影响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因此,提高检验质量、提高检验科工作人员综合能力对于提高医疗效率,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均有重要意义[1-2]。提高检验质量需从检验前、检验过程中、检验后三个环节进行质量把控,采集微生物标本即是检验前最基本也最关键的步骤,若微生物标本不合格,会导致结果准确性与时效性降低,影响疾病诊断[3-4]。为此,有必要对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并基于此探讨质量控制方法。本研究以我院采集的微生物检验标本为例展开实验,有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对象资料

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采集的1900例行微生物检验的标本为对象,标本类型包括痰液、尿液、血液、分泌物、粪便、脓液、胸腹腔积液等。

1.2 研究方法

由2名经验丰富的高职称人员评价标本合格与否,分析微生物检验不合格标本来源分布情况与不合格原因,评价依据包括标本量少、采集时间不当、采集部位不当、运送不及时、标本污染、标本标识或条码不当等。

1.3 统计学方法

将实验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微生物检验不合格标本来源分布情况分析

1900例微生物检验标本中共检出110例不合格标本,不合格率为5.79%(110/1900),不合格样本包括痰液、尿液、血液、分泌物、粪便、无菌体液等类型,占比分别为59.09%、20.91%、10.00%、7.27%、1.82%、0.91%,详见表 1。

表1 微生物检验不合格标本来源分布情况分析(n, %)

2.2 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

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主要为采集时间不当、采集部位不当及标本污染,不合格率分别为27.27%、23.64%、20.91%,详见表2。

表2 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n, %)

3 讨论

微生物检验是判别病原微生物种类,指导临床诊断并选用针对性抗生素治疗的重要依据,特别在面对严重感染性疾病时,准确诊断微生物种类可以提高治疗效率,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因此,临床对于微生物检验质量极为看重,但应当注意的是,当前仍旧存在较多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现象,导致检验质量并不理想[5]。本研究对我院采集的行微生物检验的标本进行评价,结果显示1900例微生物检验标本中共检出110例不合格标本,不合格率为5.79%(110/1900),不合格样本包括痰液、尿液、血液、分泌物、粪便、无菌体液等类型,占比分别为 59.09%、20.91%、10.00%、7.27%、1.82%、0.91%。

对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本组研究中,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前三项原因为采集时间不当、采集部位不当及标本污染,不合格率分别为27.27%、23.64%、20.91%,其次为标本量少、运送不及时、标本标识与条码不当,不合格率分别为10.91%、10.00%、7.27%。从上述结论可以看出,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主要与人为原因有关,其中检验人员经验欠缺与患者专业知识缺乏是导致标本不合格的根本因素。对于标本的采集均有严格标准,对处在不同状态的患者其采集方式也会发生变化,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未通过专业学习培训的人员会采用同一种方式进行采集,使得样本不合格,如尿液标本的采集需要先行判断患者状态,未留置导尿管的患者需指导其清洗外阴后留取清洁中段液,而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则需在管道中采集样本,另外可能存在厌氧菌感染的患者则需另行膀胱穿刺采集样本。此外,在微生物送检时,若未按标本保存条件送检,则可能造成样本在送检途中受到污染,如尿液样本需于4 ℃环境冷藏,脑脊液样本则需保存在35 ℃环境,样本若未及时送检且未保存在适当环境,则会导致该样本失去检验价值。部分标本需患者自行采集,但受限于患者医学知识缺乏,或对注意事项不甚了解,其采集的标本往往不符合检验需求,例如患者可能将唾液当成痰液进行采集,导致标本不合格。

通过原因分析,提示医院在微生物检验质量管理中,应当重视检验人员的培训,同时制定完善规章制度,要求临床科室对出现不合格标本的环节进行监察,准确记录日常差错,并定期对检验人员进行考核,以此提高其核查意识与责任感[6]。而针对患者标本采集不合格问题,检验人员应当对患者做好早期宣教工作,着重强调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重要性与注意事项,提高患者配合度[7]。采集与保存的工具需做好消毒处理,采集完成后及时送检,不能立即送检的标本则需保存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中。送检时,各科人员需做好日常工作衔接,告知标本采集与送检情况,确保信息对接,才可确保微生物检验质量[8-9]。

综上所述,微生物检验标本在采集与运送过程中发生疏漏是导致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医院应当强化检验人员操作培训,进行有效质量监控,才可确保标本合格率,提高检验准确性。

猜你喜欢
不合格率尿液标本
没听错吧?用污泥和尿液制水泥
不明原因肝损害的32例肝组织活检标本的29种微量元素测定
尿液检测可能会发现侵袭性前列腺癌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尿液检验标本留取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食品安全抽检超223万批次
跟踪导练(三)
60%网上商城成为服装质量问题的重灾区
上海工商抽检 京东天猫1号店等集体“沦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