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对胆道结石的诊断价值分析

2021-07-07 09:25张润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0期
关键词:诊断率胆道胆管

张润

(耿马县人民医院,云南 耿马)

0 引言

胆道结石属于临床胆道系统疾病,是由胆汁淤积、胆道感染以及胆固醇代谢失调等原因所致,常见的有胆总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和胆囊结石,结石通常会引发化脓性胆管炎、胆源性胰腺炎、肠道梗阻甚至癌变等并发症[1]。而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胆道结石患者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危害着人体健康。因此,临床要尽早诊断该疾病,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常用诊断方式主要有CT成像诊断和超声技术或逆行胆管造影术等,这些方式可以比较明确显示患者具体病变情况,但部分检查对患者有一定创伤。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技术以其较高的正确诊断率,在临床胆道结石诊断中逐渐得到广泛运用。本文以74例胆道结石患者为例,分析MRCP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分析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74例胆道结石患者临床相关资料。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胆道结石诊断标准。年龄20~64岁,平均(36.60±1.15)岁;其中男50例,女24例。所有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P>0.05),有对比意义。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MRCP诊断,接受呼吸触发MR3D-MRCP和 MR屏气SSFSE-MRCP检查:(1)患者检查前6 h禁饮禁食。(2)采用磁共振设备(美国GE1.5T型号)。患者保持空腹状态接受MRCP检查:(1)采用8通道表面线圈,首先进行屏气快速成像稳态采集序列扫描以及轴位呼吸触发脂肪抑制扫描。(2)随后进行MRCP二维法:设定扫描层厚为60 mm,采用屏气脂肪抑制斜冠状位扫描,总共6层,每扫描1层之间间隔17°;设置带宽31.25 kHz,TR 6000 ms,TE 1354 ms;采用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3)MRCP三维薄层扫描:呼吸触发脂肪抑制冠状位扫描,扫描层厚设置为1.6 mm,每层之间无间隔,带宽设置为41.67 kHz;源图像处理采用最大密度投影技术。

1.3 观察指标

对比患者MRCP检查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观察患者MRCP检查结果,分析其正确诊断率和漏诊率。诊断率符合=确诊数量/总患者数量×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实验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 22.0版本)分析,计量资料表示为(±s),计数资料表示为(%),通过t和 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74例患者MRCP检查的图像清晰地显示了患者肝内外胆道情况,其中二维法成像具有较为理想的背景抑制效果,而三维薄层扫描能比较清晰显示微小结石。MRCP诊断肝内外结石14例,肝外胆管结石46例,肝内胆管结石8例,诊断符合率为91.9%,漏诊率为8.1%,见表1。

表1 MRCP诊断结果[n(%)]

3 讨论

胆道结石属于临床常见疾病,由于人体胆道系统特殊的生理解剖结构,患者容易发生急性胰腺炎、胆道出血、胆道感染以及胆源性肝脓肿等并发症[2]。因此,临床尽早诊断,有利于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帮助患者改善预后。临床诊断胆道结石的常用方法包括CT、X线片、MRCP、超声以及经皮肝穿刺胰胆管造影、ERCP等。其中CT检查扫描速度快、成像速度快且图像伪影少,分辨率较高,能及时诊断胆道结石患者,且准确度较高,尤其能准确定位肠道梗阻位置[3]。据研究表明,CT检查对高密度结石患者正确诊断率较高,而对泥沙样结石和等密度结石的检查率相对较低;同时受胆总管扩张和容积效应的影响,误诊率也较高,且辐射量大,在临床实际运用中有局限性[4]。X线片能提供的诊断信息少,且分辨率低,因此这种诊断方法已经很少使用。超声检查具有安全性高、方便快捷、无创、可重复性强的特点,但检查过程中容易受患者肠腔气体华为其他因素影响,因此诊断特异性和敏感性较低。经皮肝穿刺胰胆管造影和ERCP能清晰显示患者梗阻发生部位和具体范围,有效帮助医师分析病因;开展造影的同时可对患者进行引流、切开乳突取石并在胆管内放置支架治疗,但该操作对患者创伤较大,且操作难度较大,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较高[5-6]。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新型非介入性胰胆管成像技术MRCP逐渐应用于临床诊断检查。患者接受MRCP检查时无需造影剂,且操作简便。操作时充分利用重T2加权技术,能使周围组织呈低信号,胆汁和胰液呈高亮信号,从而获得胰胆管图像[7]。医师通过造影成像中胆胰液(流速较慢)或静态胆道信号特征,能清新观察患者胆管组织形态、结构,结石大小、位置和严重程度以及肠道梗阻情况。在MRCP检查中,结石的主要形态有类圆型、椭圆形和圆形。其中肝内胆管结石主要表现为不规则的低信号影,部分患者同时伴随远端胆管扩张;胆总管内结石主要表现为低信号充盈缺损影,同时周边胆汁呈高亮信号。有研究显示,MRCP对直径<0.8 cm的结石具有更高的诊断率,MRCP显示清晰度较CT检查高[8]。但同时MRCP也存在一定局限性,若患者体内结石低信号被胆汁高信号影掩盖,或患者体内存在人工心脏瓣膜、心脏支架、心脏起搏器时,会出现漏诊现象,且漏诊率较高。本文研究结果显示,MRCP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1.9%,诊断结果可靠性高。

综上所述,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能有效诊断胆道结石,且诊断正确率高,有利于定位结石,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和保障。

猜你喜欢
诊断率胆道胆管
肝吸虫感染致胆管损伤及胆管癌的相关研究进展
肝内胆管结石一例及诊断体会
腹腔镜下胆管腔内整形技术治疗北绕型右后叶胆管结石合并开口狭窄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腹腔镜胆道手术中Luschka管损伤致胆漏的防治
2010~2014年中山市情感障碍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构成变化
肺炎支原体抗体联合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肝外胆管恶性梗阻X线造影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