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定喘汤化裁联合西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

2021-07-07 09:25陈树栋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0期
关键词:平喘黄芩支气管炎

陈树栋

(翼城县中医医院,山西 翼城)

0 引言

慢性支气管炎是呼吸内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反复发作,难以治愈,尤其好于秋冬季节出现急性发作情况,出现咳嗽、咯痰、喘息、胸闷等临床症状,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其生活质量[1-2]。目前,西医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的治疗以抗感染、解痉平喘、止咳化痰等综合治疗措施为主,获得了较为良好的临床疗效,但仍有部分患者短期内症状缓解缓慢,严重影响康复进程[3-4]。中医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我们在临床上结合实践,对本病的发病特点及证型进行了总结分析,以定喘汤加减对此类患者进行辅助诊治,获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4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在 60~70岁,平 均(63.4±1.8)岁,病 程 在 5~27年,平均(11.4±2.6)年;观察组 20例,男 14例,女 6例,年龄在 60~70岁,平均(64.1±1.6)岁,病程在 4~34年,平均(12.1±2.4)年。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存在可比性(P>0.05)。

1.2 纳入标准

符合西医关于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符合中医痰热郁肺证型;年龄在60~70周岁;自愿参与本研究。

1.3 排除标准

肺部恶性肿瘤患者;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神志异常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过敏体质者;血液系统疾病者;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患者。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包括吸氧、抗感染、化痰、解痉平喘等综合疗法。

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给予中药汤剂-定喘汤加减,具体整方如下:麻黄9 g、杏仁12 g、炙冬花15 g、川贝母9 g、苏子 15 g、枳壳 15 g、半夏 12 g、白果 15 g、黄芩 10 g、甘草6 g,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加减,如风寒初期,痰液色白,略恶寒者加去黄芩而生姜9 g;痰液黏稠色黄量多难咯出者加芦根30 g、浙贝母15 g;心慌、气喘,动则加重,肾气不纳者加党参20 g、川牛膝15 g、菟丝子30 g;双下肢水肿,阳气亏虚者去黄芩而加附子9 g、干姜15 g、桂枝12 g、茯苓15 g;上方入水浸泡半小时,武火煮开,文火煎煮15 min,早晚各空腹服用1次,以7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分析临床疗效。

2.2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治疗结束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喘息、咳痰,咳嗽等完全消失,同时其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减少75%以上,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有效:治疗结束后,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仅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前减少超过30%,但在75%之下,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无效:临床治疗结束后,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出现病情加重情况[5]。

2.3 中医症状积分

从咳嗽、咯痰、喘息三个方面进行临床评价,从轻到重分别为0、1、2、3分,如无咳嗽表现则为0分;偶发咳嗽,夜间不影响睡眠为1分;昼夜咳嗽频繁,对生活及睡眠造成轻微不良影响为2分;咳嗽部分昼夜,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夜间咳嗽导致无法入睡或频频醒转为3分。其他两个方面轻重与咳嗽轻重判定一致。

2.4 统计学处理

将实验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

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变化情况分析,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变化情况分析(±s, 分)

表2 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变化情况分析(±s,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6.17±0.51 1.27±0.14▲对照组 6.21±0.47 2.41±0.37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炎性因子分析,具体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炎性因子分析(±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炎性因子分析(±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观察组 对照组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IL-6(pg/mL) 21.3±3.1 6.1±0.8▲ 22.6±2.9 11.8±1.4 hs-CRP(mg/L) 15.3±2.7 4.6±1.3▲ 15.7±3.1 8.2±1.9指标

4 讨论

中医认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属于其“咳嗽”“喘病”等疾病的范畴,其证型复杂多样,诱发因素也众多,其中痰热郁肺是其常见中医证型之一。本病病位在肺,涉及脾肾,本病的发生是由于肺脏感受外邪,侵袭入肺,致使肺气宣降失常,上逆而发为咳嗽。肺气壅遏日久,涉及脾脏,致使脾脏运化失常,水湿内停,郁而化为邪热,痰浊与邪热相互搏结,痰热郁肺发为本病。故而其临床治疗当以清热化痰,宣肺降气为主要原则。

本研究所用方剂乃定喘汤化裁而来,方中麻黄、白果为君药,麻黄可宣肺平喘,白果可敛肺定喘,两者宣、敛结合,是为君药。苦杏仁、紫苏子、清半夏、款冬花为臣药,可降气化痰,与君药麻黄宣降相辅,调畅气机;川贝母、枳壳、黄芩为佐药,川贝母润肺化痰、枳壳理气健脾、黄芩清泻肺热;甘草调和诸药,兼以润肺,是为使药。方中诸药合而用之而达宣肺平喘、清热化痰之功。再配合西药抗感染、化痰、平喘之品,可得良效。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同时其炎性因子改善情况亦优于对照组,充分表明了定喘汤在辅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方面的有效性。现代多项相关研究表明,定喘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疗效确切[6-8]。

总之,我们认为,定喘汤化裁联合西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平喘黄芩支气管炎
平喘止咳汤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分析
不同生长期黄芩茎叶中野黄芩苷的含量变化#*
炒制温度及时间对黄芩主要成分含量的分析
冬病夏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硫酸镁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分析
不同炮制方法对黄芩活性成份含量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张永新:种植黄芩迷上了“茶”
观察通腑平喘汤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