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大学生注意力失焦对线上体育课程学习投入的影响: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

2021-07-08 07:59杨瑞成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量表程度注意力

杨瑞成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925)

疫情期间开设线上网络体育课程不仅可以督促学生进行一定量的体育锻炼活动,还可有效的指导学生居家锻炼,使学生掌握适合的居家锻炼方式,对于疫情期间增强大学生身体素质有着重要作用[6]。因此,对高校学生线上体育课程学习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对改善大学生居家锻炼提高水平与在线学习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试图考察大学生线上体育课程学习投入与注意力失焦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以期丰富和拓展学习投入的理论和机制研究。

1 研究假设

本研究根据学习投入和自我控制理论建构一个中介模型,探寻注意力失焦对高校学生线上体育课程学习投入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假设模型如图1。

图1 研究假设示意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选取广州体育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大学、肇庆学院、岭南师范学院等高校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涉及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足球、体育舞蹈、健美操和体操等七个体育普修课项目。本文共计发放问卷375份,剔除无效问卷后,获得有效问卷340份,有效回收率为90.67%。其中,男生187人,女生153人。

2.2 测量工具

2.2.1 自我控制量表

采用谭树华等人(2008)编制的自我控制量表,该量表的样题如“我会做一些能给自己带来快乐但对自己有害的事情”。量表分为五个维度,分别为冲动控制(共6题)、健康习惯(共3题)、抵御诱惑(共4题)、专注工作(共3题)和节制(共3题),量表采用5点记分,其中,“1”表示“完全不符合”,计1分;“5”表示“完全符合”,计5分;中间程度的计分分别为2、3、4分。将各维度内所有题目的得分相加,即为该维度总得分,得分越高表示该维度代表个体自我控制程度越高。此量表的冲动控制、健康习惯、抵御诱惑、专注工作和节制娱乐五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761、0.670、0.648、0.606和0.607。经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该量表结构与数据拟合良好:x2/df=1.533,CFI =0.93,TLI = 0.91,RMSEA = 0.05。

2.2.2 在线学习投入量表

采用孙和卢埃达根据远程学习的特征编制“远程学习投入量表”(Student Engagement in Distance Education,简称 SEDE),该量表样题如“我对在线学习感到厌倦”。量表分为三个维度,分别为行为投入(共3题)、认知投入(共5题)和情感投入(共7题),量表采用 5点计分,“1”表示“完全不符合”,计1分;“5”表示“完全符合”,计5分;中间程度的计分分别为2、3、4分。将各维度内所有题目的得分相加,即为该维度总得分,得分越高代表个体在线学习投入的程度越高。此量表行为投入、认知投入和情感投入三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924、0.817和0.863。经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该量表结构与数据拟合良好:x2/df=1.673,CFI = 0.961,TLI = 0.935,RMSEA = 0.06。

2.2.3 注意力失焦量表

采用吴俊育(2017)等[2]研究者提出的OL-MARS量表,该量表的样题如“当手机平板等发出声音时,我会马上去查看”。量表分为三个维度,分别为思维游荡(共4题)、注意力分散(共8题)和社交媒体干扰(共3题),量表采用5点记分,其中,“1”表示“完全不符合”,计1分;“5”表示“完全符合”,计5分;中间程度的计分分别为2、3、4分。将各维度内所有题目的得分相加,即为该维度总得分,得分越高表示该维度代表个体注意力失焦程度越高。此量表的思维游荡、注意力分散和社交媒体干扰三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43、0.676和0.791。经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该量表结构与数据拟合良好:x2/df=1.972,CFI =0.925,TLI = 0.927,RMSEA = 0.053。

2.3 数据收集与处理

通过问卷星的形式发放网络问卷,采用SPSS24.0和Amos24.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首先,采用皮尔逊相关分析所涉及的主要研究变量,即注意力失焦、自我控制和在线学习投入等变量间的关系;最后,采用Amos24.0软件对本研究所构建的注意力失焦与在线学习投入的中介模型进行验证。

3 结果

3.1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1。注意力失焦的平均得分为3.692,高于理论中值3分,表明学生存在注意力失焦的现象。在线学习投入平均得分为2.6629,低于理论中值3分,表明学生对线上体育课程学习投入水平趋向较低,有较大提升的空间。自我控制维度的平均得分为2.583,表明学生居家自我控制水平趋向较低,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提升。各量表的偏度和峰度绝对值均小于3,峰度的绝对值均小于7,数据均符合正态性检验标准。

表1 各变量描述统计分析

将注意力失焦、自我控制、在线学习投入三者的总均分做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注意力失焦、自我控制和在线学习投入呈显著负相关,自我控制与在线学习投入显著正相关(详见表 2)。

表2 各变量相关分析

3.2自我控制在注意力失焦和高校线上体育课程学习投入的中介作用模型

3.2.1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验证自我控制在注意力失焦和高校线上体育课程学习投入的中介作用,采用逐步检验回归系数法。首先,检验注意力失焦和高校线上体育课程学习投入的直接用。结果发现,该模型数据拟合指数为:x2/df=1.349,NFI=0.998 CFI=0.994,TLI=0.995,RMSEA=0.32,该模型较好地拟合了数据。学业成就动机显著正向影响技术学习投入(β=-0.59,P<0.001)。

其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检验。其中,注意力失焦、自我控制和高校线上体育课程学习投入为潜变量,根据结构方程模型的建模要求和量表维度归属建立测量模型。认知投入、行为投入与情感投入与合成在线学校投入的三个观察变量构成在线学习投入;思维游荡、注意力分散和社交媒体干扰三个观察变量构成注意力失焦;自我控制感由5道题项构成,作为观察变量。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注意力失焦、自我控制和高校线上体育课程学习投入的关系,结果显示模型的拟合指数良好,x2/df=2.529,NFI=0.953,CFI=0.971,RMSEA=0.067,见表3。

表3 模型适配度检验

如图2所示,注意力失焦显著负向影响自我控制(β=-0.37,P<0.01)、自我控制显著正向影响在线学习投入(β=0.44,p<0.01),注意力失焦显著负向影响在线学习投入(β=-0.432,P<0.01)。

图2 注 意力失焦、自我控制和高校线上体育课程学习投入结构方程模型

3.2.2 自我控制的中介效应检验

进一步使用Bootstrap方法(抽样的次数设定为5000次)对自我控制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利用重复抽样的方法在原始数据(n=340)中抽取5000个Bootstrap样本,生成一个近似抽样分布,用第2.5百分位数和第97.5百分位数估计95%的中介效应置信区间。如果间接效应95%的置信区间没有包含0,表明中介效应存在;如果直接效应95%的置信区间包含0,表明是符合。表4结果显示,注意力失焦对在线学习投入的间接效应为-0.163,Bias-corrected和Percentile95%置信区间分别为[-0.350,-0.146]、[-0.335,-0.133],说明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存在;直接效应为-0.426,95%置信区间分别为[-0.858,-0.457]、[-0.842,-0.452],说明直接效应不显著,自我控制在学注意力失焦和在线学习投入中学习投入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表4 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

4 讨论

本研究在注意力失焦、自我控制和在线学习投入等理论及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新冠疫情下高校线上体育课程学习投入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大学生注意力失焦与在线学习投入存在显著负相关、注意力失焦与自我控制呈负相关。进一步回归分析的结果也表明自我控制对在线学习投入具有显著的正相关。中介检验的结果表明,自我控制在注意力失焦对在线学习投入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并且注意力失焦通过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正向影响线上体育课程学习投入。研究假设H1、H2、H3和假设H4均得到了验证。

4.1 注意力失焦对高校线上体育课程学习投入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对在线体育课程的学习投入程度不高,大部分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注意力失焦 , 大学生群体注意力失焦呈中等偏上水平。对于大学生居家在线体育课程学习程度不高的情况,首先,在学校有足够的时间和条件来进行体育锻炼, 并且通常学校也会鼓励甚至组织各种体育活动。但是,因为疫情当前大学生居家的原因,原有的体育锻炼活动无法开展,从而降低了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导致大学生对在线体育课程的技术动作的学习程度降低[3]。其次,由于疫情无法出门的原因导致打破了大学生原有的锻炼习惯,加之长期处放松的状态,导致惰性的产生,并且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没有掌握良好的居家锻炼方式,这种对环境突然改变的不适应以及对居家锻炼的方法掌握不足,而导致对体育锻炼兴趣的减弱,最终导致其对在线体育课程的技术动作的学习程度降低[31]。在大学生注意失焦方面。第一,是由于疫情期间大学生群体的环境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具体来看,因为上课环境均为线上课程的影响,社交媒体吸引会对注意力失焦产生影响。主要源于学生的手机使用和App管理,当出现来自电脑、平板或手机等数字终端的信息提示,例如,微信、淘宝和微博等应用的消息提醒和手机震动等,学生离开原有学习任务去处理或者关注这些信息。第二,注意力失焦的原因是与学习无关的事物以及参与与学习无关的多种媒体活动造成的注意力分散。如,家人之间的聊天、父母的召唤、观看电视剧、进行淘宝购物以及一系列娱乐活动等,学生离开原有学习任务去处理或进行一些与学习无关的活动。综上分析,居家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的自我导向学习和数字终端使用,容易受到外界无关因素的影响,会给其学习注意力集中带来潜在的风险,这将严重影响学习者的在线学习投入程度,必须给予高度重视[5]。

同时,本研究还发现, 注意力失焦与高校线上体育课程学习投入关系的相关分析的结果基本验证注意力失焦负向影响高校线上体育课程学习投入的假设。这也验证了前人的研究结果,注意力失焦是影响大学生学习投入程度的原因之一。[10]胡姣,张文兰等认为,首先,注意力失焦对学习投入的影响受到大学生在上网络课程中的碎片化学习的影响,由于网络课程的内容质量不高从而导致学生学习投入程度较低[6],对于线上体育课程来说教学内容的质量更加关乎学生的学习投入,在线上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缺乏线下体育课中与学生直接面对面的互动的环节,大部分都是通过学习通和钉钉等软件以视频和面对面直播等方式进行课程内容的传递,以至于对线上体育课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动作学习的系统性、练习方式的合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二,学生学习内驱力不高同样也是注意力失焦影响在线学习投入的程度的重要原因之一,学习动机是大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内驱的学习动机有助于注意力的维持和发展。缺乏内驱的学习动机使大学生在碎片化学习中没有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影响了其学习的积极性,分散学习注意力,从而使其在进行线上体育课程的学习中注意力失焦问题激增[10]。因此,对于线上体育课程而言,体育教师应当提高线上课程的质量和课程的合理性,调动学生的外部学习动机,还要注重合理利用学生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移的条件和时机,运用外部动机来培养学生进行体育技术动作与健身方法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线上学习的内驱力,促进在线学习投入。

4.2 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注意力失焦对高校线上体育课程学习投入的影响

本研究中, 将自我控制作为中介变量来探讨注意力失焦和在线学习投入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自我控制起了部分中介作用,并且自我控制在注意力失焦与在线学习投入部分中介作用的同时还正向地影响学习投入,这说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对注意力加以控制就能一定程度的降低注意力失焦的程度,从而提高学生在线学习投入的程度。而自我控制作为个体的适应和调节能力直接影响到在线学习投入程度的高低。注意力较好的个体,自我控制能力越强。自我控制的中介效应检验显示,注意力失焦通过自我控制进一步作用于在线学习投入,也就是说,注意力失焦程度较低的个体因为加强自我控制水平而表现出较高的学习投入。注意力较高的学生持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能够有意识地抵御一些外界与学习无关的因素,从而提高在线学习投入[9]。研究还显示自我控制的中介效应直接效应95%的置信区间不包含0,为部分中介作用,说明除了自我控制这一因素外,可能有其他因素影响着个体的在线学习投入行为,未来需进一步探索。

本研究对疫情期间高校大学生自我控制在注意力失焦影响线上体育课程学习投入的中介作用进行研究,揭示了通过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对学生注意力产生影响从而提高上体育课程学习投入中介作用机制, 为全面揭示学生居家注意力失焦与在线学习投入的心理机制提供了实践基础。本研究表明,自我控制在注意力失焦与在线学习投入起到了正向的影响作用,加强自我控制能力的提升能够降低注意力失焦,提升在线学习投入程度。排除中介作用后,注意力失焦对在线学习投入的决定系数为-043,说明该因素起到显著的直接作用,这是由于注意力失焦导致了大学生在线体育课程学习程度的降低,比如社交媒体吸引、无关事物干扰、体育课程学习质量、学习者类内驱力不足以及学习环境改变等。以上因素都会影响大学生体育课程在线学习投入程度。未来的研究应该更加着重于揭示更多的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 以探明注意力与学习行为产生影响的心理机制,为在线学习领域的研究提供更多的理论。

5 结论

本研究探讨了疫情期间高校学生进行线上体育课程注意力失焦、自我控制和在线学习投入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表明:(1)注意力失焦与自我控制两者之间存在负向相关关系;(2)自我控制与线上体育课程学习投入呈正向相关关系;(3)学生注意力失焦与线上体育课程学习投入呈负相关关系;(4)自我控制在学生注意力失焦和在线学习投入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厘清了注意力失焦、自我控制和在线学习投入三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影响机制。

猜你喜欢
量表程度注意力
英语写作评分量表研究
生态旅游景区服务场景的量表开发研究
积极人格教育量表编制与现状调查研究
让注意力“飞”回来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日语程度的类型与程度副词的对应关系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摩擦力的利用与防止
幸福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