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前瞻性研究

2021-07-08 14:04葛秋影荣根满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14期
关键词:达拉国药准字例数

葛秋影 荣 阳 荣根满

(1 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辽阳 111000;2 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医务处,辽宁 辽阳 111000;3 中铁十九局集团中心医院医务科,辽宁 辽阳 111000)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疾病,发病率、致死率、致残率均较高。临床认为,急性脑梗死的发生与动脉粥样硬化有直接的关系,机体一旦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血液循环就会受到影响,其中水肿形成和细胞凋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自由基损伤[1-2]。本研究旨在分析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2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按照动态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治疗组(n=112)和对照组(n=118)。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1.2 方法 ①对照组取血塞通(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53020134,规格10 mL∶250mg×5支)静脉滴注,每日1次,每次200 mg,连用21 d;口服阿司匹林片(华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2021407,规格0.5 g×12片),剂量为每日100 mg;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深圳赛保尔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190,规格1.0 mL∶5000 AXa单位×20支),剂量为5000 IU,每12 h注射1次,连用7 d。②治疗组取依达拉奉注射液(吉林省辉南长龙生化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592,规格20 m L∶30 mg)30 mg与100 mL生理盐水(0.9%)混合,进行静脉滴注,30 min内滴注完毕,每日2次,连用21 d。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效果评价标准可分为基本治愈、显效、进步、无效及恶化5种状态,治疗总有效率=(基本治愈例数+显效例数+进步例数)/总例数×100%。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欧洲卒中评分(Europe Stroke Score,ESS)评测。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105/1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27%(90/118)(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的ES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ES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7、14、21 d,治疗组E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的ESS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的ESS评分比较(分,)

注:a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b表示与治疗前组内比较,P<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ADL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ADL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7、14、21 d,治疗组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ADL评分比较(分,)

表4 两组治疗前后ADL评分比较(分,)

注:a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b表示与治疗前组内比较,P<0.05。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组出现皮疹6例,皮下瘀点6例,肝功能损害2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50%;对照组出现皮疹5例,皮下瘀点8例,肝功能损害2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71%。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2,P>0.05)。

3 讨 论

急性脑梗死的病灶周围组织和细胞会发生损伤,且损伤速度较快,严重时会直接导致脑细胞死亡,从而对患者的各项功能产生影响,如语言功能、运动功能、吞咽功能等[4]。临床认为,脑水肿及组织损伤的发生与氧自由基的大量产生息息相关[5]。自由基的攻击对象为脂质膜结构,增加脂质膜通透性,使细胞毒性脑水肿加重,且还能够对血管内皮细胞膜起到攻击作用[6]。依达拉奉是临床上治疗急性脑梗死应用较为广泛的药物,属于一种新型抗氧化剂及自由基清除剂,能够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并且对血脑屏障起到保护作用,大大减轻脑水肿的发生,对脂质过氧化反应起到抑制作用[7]。此外,其还能够对迟发性神经元的凋亡起到抑制作用,减少缺血半暗带的面积,避免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8]。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治疗后14、21 d的ESS评分改善程度、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由此说明,采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临床表现,还能够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大大提升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此外,依达拉奉还能够改善患者的脑神经,显著缓解脑神经损伤,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9-10]。

综上所述,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达拉国药准字例数
更正声明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关于注销盐酸吡格列酮片等15个药品批准文号的公告(2019年 第50号)
更正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PCI 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给予依达拉奉的效果评价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更 正
达沙替尼联合氟达拉滨对慢粒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