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年失眠患者中医证型分析

2021-07-08 02:47陈智文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11期
关键词:失眠症证型脾虚

陈智文

作为临床常见的睡眠障碍,失眠指的是在有睡眠机会及睡眠环境情况下但对睡眠质量不满意的主观体验,其会对患者日间社会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失眠诱发因素复杂多样,与生理、心理、药物以及全身性疾病等密切相关[1]。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近年来失眠发生率呈现出年轻化趋势,中青年成为失眠的高发群体[2]。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青年工作压力增加,生活负担大,其不仅是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家庭的支柱,一旦罹患失眠,将会增加家庭负担[3]。近年来,中医在失眠症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大多数研究集中在中医对中青年失眠治疗方面,对中青年失眠中医分型规律研究较少。此次研究收集20 ~ 58岁诊断为失眠的中青年病例100例,对患者中医证型规律进行研究,将结果做出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纳入标准,采用随机对照方法(随机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中青年失眠病例共100例,其中男患者35例,女患者65例,年龄20~58岁,平均年龄为(43.63±4.72)岁,病程最长为11年,最短为6个月,平均为(6.21±1.39)年。纳入标准:(1)患者接受诊断及检查均确诊为失眠症,符合DSM- IV非器质性失眠诊断标准且PSQI评分>7分[4];(2)患者年龄为18~60岁;(3)所有患者均签订知情同意书,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排除标准:(1)临床诊断确诊为心肝肾功能疾病患者;(2)精神科疾病患者或存在精神障碍;(3)因环境因素、外在因素引起的暂时性失眠患者;(4)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失眠症状;(5)药物因素引起的失眠[5-6]。

1.2 研究方法

失眠中医证型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等中医证候分型标准,对四诊信息进行辨证分型[7]。主要包括4种类型:(1)阴虚火旺证。症见心烦、耳鸣健忘、舌红、脉细等。(2)痰热扰心证。症见心神烦躁、胸闷气短,口苦舌干,苔黄腻,脉滑数。(3)脾虚证。症见头晕、食欲不振、体力下降、记忆力下降,大便不成形,舌淡,脉细等;女性脾虚的时候,很容易出现月经,身体发冷,恶心呕吐等。(4)肝郁不舒证。症见烦躁多梦,入睡困难,易怒,脉弦,或郁久化热伴随胸闷,头昏脑胀,面红目赤,便秘,苔黄脉弦数等。西医诊断标准[8]:(1)患者主诉入睡困难,或睡眠后无法持续睡眠,睡眠质量较差。(2)每周至少3次以上发生睡眠紊乱,且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3)患者对失眠过分担忧,对失眠引起的后果存在一定的顾虑。(4)睡眠质量差,使得患者产生明显焦虑、烦躁等情绪,或者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正常工作及生活。

1.3 观察指标

收集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记录患者症状、舌脉以及证型,总结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涉及数据均在SPSS 22.0版本软件包上处理,采用(±s)的形式对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予以表示;计数资料表示方法为(n,%)。

2 结果

2.1 失眠患者年龄例数比较统计结果

随着年龄增长,失眠占比逐渐升高,其中41~50岁年龄组失眠占比高于其他年龄组,其次为51~60岁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失眠患者年龄例数比较统计结果(%)

2.2 失眠患者性别例数比较统计结果

女性失眠占65.0%,显著高于男性的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失眠患者性别例数比较统计结果(%)

2.3 失眠患者兼次症例数比较统计结果

次症面色少华、大便不成形为主,具体见表3。

表3 失眠患者兼次症例数比较统计结果(%)

2.4 失眠患者舌像例数比较统计结果

患者舌像多为舌淡苔腻、黄白,具体见表4。

表4 失眠患者舌像例数比较统计结果(%)

2.5 失眠患者脉像例数比较统计结果

脉像以细弱为主,具体见表5。

表5 失眠患者脉像例数比较统计结果(%)

2.6 失眠患者证型例数比较统计结果

失眠患者证型以脾虚型为主,见表6。

表6 失眠患者证型例数比较统计结果(%)

3 讨论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社会压力的增加,中青年成为失眠的高发群体,其在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的同时,也直接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失眠症发病机制复杂多样,现有研究发现其与病理因素、心理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长时间失眠一方面会导致患者注意力涣散、情志失调、心理烦躁,另一方面会对呼吸系统、免疫系统产生影响。睡眠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但对于很多中年人来讲,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因素就是精神上的焦虑急躁。这种焦虑心理不仅会影响机体的入睡,而且入睡之后的大脑皮层也不能安稳下来,潜意识里的各种烦杂思维会引起多梦情况,让睡眠更多的处于浅睡眠状态,不利于身体疲乏的解除和脏腑功能恢复。

目前中医学中对失眠的发病病机有了更加深入的研究,最常见的病机包括阴阳失调、脏腑失调、营卫失调、邪气致病等。人体阴阳消长的规律与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节律具有一致性,人体阴阳失调可对睡眠和觉醒等生理活动造成影响。此次研究结果显示,41~50岁年龄阶段中青年失眠发生率最高,考虑该阶段中青年正处于人生事业的上升期,面临晋升、职场竞争等问题。尤其是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生活节奏的加快,人才竞争日趋剧烈,社会矛盾与家庭矛盾日渐突出,更容易发生失眠。其次51~60岁中青年面对下岗及退休,也是失眠的高发群体。女性在该阶段处于更年期,也是失眠的主要因素。对女性而言,经常失眠会引起神经系统紊乱,内分泌失调,肌肤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影响到她们的肌肤状态,出现脸部色素增多,脸色暗沉。从性别来看,女性失眠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女性失眠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女性生理周期及情绪的波动都会诱发失眠。另外与男性相比,女性家庭事务繁多、生活负担重,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睡眠。中医学中,失眠又称为不寐,多由情感所伤、劳逸失调、久病体虚、禀赋不足等引起“神不安”而导致。脾的特性为喜燥恶湿,容易受到湿邪侵袭,出现脾阳升举,患者精神萎靡,心脉失养,长此以往,会导致脾虚。中青年生活压力大,情志不畅,容易肝气郁结。失眠2天以上,人体的记忆力就会受到影响,这是因为失眠症导致大脑得不到有效休息所致,致使大脑的记忆力、反应力以及创新力都所有下降。以往研究发现,年龄与应激性失眠呈负相关,年轻人失眠更多与应激事件有关,提示心脾两虚证可能是应激性失眠较常见证型[9]。中青年失眠证型以脾虚型为主;次症面色少华、大便不成形为主;患者舌脉多表现为舌淡苔腻、黄白,脉细弱。中医学中,失眠又称为不寐,多由情感所伤、劳逸失调、久病体虚、禀赋不足等引起“神不安”而导致[10]。气机郁滞是失眠症症的主要病机,肝郁脾虚证是失眠症症的常见证型,表现为肝郁气滞,肝气郁结,则气机不畅,升降失常,横逆犯脾,就会出现脾虚的一系列症状,形成肝郁脾虚证。对于此证型的调治时需疏肝健脾为主要原则,同时配伍安神的药材,使脏腑功能恢复,运化、疏泄正常,心神得养,人得寐。脾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纽,通过其运化功能,化水谷为精微,濡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脾失健运,或气血生化不足,或生痰浊湿气,均可致营血亏虚不能濡养心神,致使心神不安失眠。“脾在志为思”,若脾胃健运,则气血充沛,精神活动正常;若脾胃虚衰,生化不足,精神失养,则会出现一系列如癫狂、眩晕、失眠等精神神志异常的症状[11-12]。另外,如今社会人们饮食多有不节,肥甘厚味已成餐桌常态,致使脾胃受损运化无力,宿食停滞于中,酿生痰热,胃气失和又致痰热上扰清窍而不得安寐,即《素问·逆调论》所言“胃不和则卧不安”。所以脾虚是当前临床上较为普遍的一种失眠证型。

综上所述,中青年失眠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且集中在41~60岁群体,证型以脾虚为主,应加强对患者辨证分型,给予针对性治疗,改善失眠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失眠症证型脾虚
基于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241例感染后咳嗽中医证素证型研究
治咽炎要分清证型
不同证型糖尿病的调理
新九针治疗失眠症验案1则
基于自适应矩估计的BP神经网络对中医痛经证型分类的研究
瘦成一道闪电先过“脾虚”这关
为什么那么多人“脾虚”
浅谈蒙医诊治失眠症
蒙医药治疗失眠症30例临床观察
宁神定志汤治疗失眠症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