揿针耳穴贴压对腹腔镜全麻术后恶心呕吐及血浆胃动素的影响

2021-07-08 04:06吴小斌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胃动素耳穴全麻

江 明,吴小斌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湖州中医院·浙江 湖州 313000)

术后恶心呕吐(PONV)是腹腔镜全麻术后常见并发症,不利于手术切口的愈合,严重者会引起切口裂开、切口出血、电解质紊乱等,影响患者术后康复。目前研究认为血浆胃动素可能与PONV的发生密切相关[1]。因此,如何减少PONV发生,对患者的术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本院采用揿针耳穴贴压预防腹腔镜全麻术后PONV,取得了肯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 年1 月—2020 年6 月在本院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 组。对照组49例中男性12 例,女性37 例;年龄20~59 岁,平均(41.9±6.8)岁;胆囊手术20 例,妇科手术20 例,阑尾炎手术9 例。观察组49 例中男性13 例,女性36 例;年龄21~57 岁,平均(42.6±6.7)岁;胆囊手术19 例,妇科手术20 例,阑尾炎手术10 例。2 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符合相关手术指征,ASA分级Ⅰ~Ⅱ 级[2]。

1.3 排除标准 其它严重疾病不能手术者;患有精神疾病者;对本次研究不能配合者。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常规禁食12 h,禁饮10 h,入手术室,行血压、心电图、氧饱和度、麻醉深度监测之后开始常规麻醉诱导:丙泊酚血浆浓度3.0~3.5 mg/L TCI泵注、舒芬太尼0.5μg/kg、司克林100 mg进行气管插管,同时行0.375%罗哌卡因40 mL行双侧腹横肌筋膜阻滞用于术后镇痛。术中以0.5MAC七氟烷复合丙泊酚血浆浓度1.0~2.0 mg/L TCI泵注,瑞芬太尼血浆浓度1.0~2.0 μg/L TCI泵注,顺式阿曲库铵10~20 mg/h泵注维持肌松,麻醉深度维持在熵指数40~60。术毕前15 min静注地佐辛5 mg用于术后镇痛。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术前1 h由护士给予揿针耳穴贴压治疗。选取患者双耳神门、交感、内分泌、胃等耳穴,常规消毒后,采用无菌镊夹住揿针针柄部刺入相应的穴位,按压后粘贴并留置,保留24 h。

2.2 观察指标 1)记录2 组患者术后6 h及24 h的PONV发生情况[3];2)监测2 组患者术后6 h及24 h血浆胃动素(ELISA法检测,试剂盒购于北京普尔伟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水平的变化情况。

2.3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2 组患者术后6 h及24 hPONV发生率比较 术后6 h,观察组中有15 例发生PONV,对照组中有26 例发生PONV,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6% VS 53.1%;P<0.05);术后24 h,观察组中有12 例发生PONV,对照组中有23 例发生PONV,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5% VS 46.9%;P<0.05)。

3.2 2 组患者术后6 h及24 h血浆胃动素水平比较 见表1。

表1 2 组患者术后6 h及24 h血浆胃动素含量比较

4 讨论

腹腔镜手术目前应用广泛,其具有创伤小、术野清晰、恢复快等优点,全身麻醉是腹腔镜手术主要麻醉方法。腹腔镜手术后发生PONV较多,约占30%~80%[4]。研究表明,女性、无吸烟史、肥胖、使用吸入麻醉药物、阿片类药物、手术时间较长等均是PONV发生的危险因素[5-6]。PONV主要常在术后6 h或24 h内发生[7],少数可持续3~5 d,会造成患者水电解质失衡、伤口开裂等,延长住院时间,增长住院成本,降低患者满意度[8]。临床上常用5-HT3受体拮抗剂、神经激肽-1受体拮抗剂、皮质激素类等药物防治PONV的发生,但效果并不显著[9-10]。因此,有效地减少PONV的发生率,对患者的术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祖国医学在防治PONV的发生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优势明显[11-12]。

PONV属中医“呕吐”之范畴,病机为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手术属金创所伤,手术部位在中焦,术中祛除外邪,邪去正伤,脾胃升降、运化功能失常,胃气上逆而致PONV发生或术后体内瘀血残留,导致经络血行不畅,影响脾胃升清降浊而发病。故本病以和胃降逆止呕为主要治疗原则。“耳为宗脉之所聚”,与脏腑经络关系密切。临床研究证明,通过刺激耳穴可以治疗多种相关疾病[13]。本研究选取神门、胃穴、内分泌、交感4 穴,其中神门穴安神镇痛,胃穴降逆止呕止吐,内分泌穴及交感穴可调节神经及循环功能;共同起到疏经通络,调节脏腑功能,达到和胃止呕之功效。同时揿针耳穴贴压可给予相关穴位持续的刺激,留置时间久,患者易于接受。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术后6 h及24 hPONV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血浆胃动素可诱导胃肠的移行性运动,其过量释放会引发小肠强烈收缩,胃肠平滑肌痉挛,可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情况[14]。有研究表明,PONV发生可能与血浆胃动素水平升高有关[15]。本文观察结果可见:2组患者6 h及24 h血浆胃动素水平均较术前有所增加,可能由手术及麻醉药物的使用引起。观察组术后6 h及24 h血浆胃动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因此,揿针耳穴贴压可通过相应穴位刺激,降低血浆胃动素水平,调节胃肠功能,降低PONV的发生。

综上所述,腹腔镜全麻患者术后PONV发生率高。揿针耳穴贴压作为辅助性的治疗方法可以降低腹腔镜全麻患者PONV发生率,加快患者术后康复,作用机制与降低血浆胃动素有关。且揿针耳穴贴压具有操作简便、安全、不良反应较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胃动素耳穴全麻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老年失眠多苦闷,耳穴压豆来帮忙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两种麻醉镇静深度监测技术在全麻中的应用比较
孕吐方治疗妊娠剧吐的疗效及对血清胃动素的影响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穴位埋线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失眠60例
胃动素对消化间期胃动脉血流影响的在体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