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新闻工作者的健康心理构建

2021-07-09 03:55何少敏
新闻前哨 2021年6期
关键词:智力工作者心理健康

◎何少敏

2020年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对许多新闻工作者来说,是难以磨灭的记忆。早在疫情始发阶段,就有时评呼吁要高度重视疫情心理干预,指出“此次疫情带来的心理伤害,比我们意识到的更严重和普遍”,心理创伤较大的,除了病人及其家属,“还有医护人员、救援者和一线媒体人”。然而,即便身处重点群体,媒体人的心理状况似乎并未受到足够的关注,对于他们的种种心理不适,更多的只能是依靠自我调节。

虽然目前我国的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但纵观国内国际形势,还远没到画上一个句号的时候。本文尝试从疫情背景及日常情态两个层面,探讨新闻工作者健康心理的构建方式和心理危机处置方法,从而帮助更多媒体人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一、疫情背景下的心理危机处置

1.新闻工作是特殊职业

存储或引发新闻信息的社会是我们当下的日常现实,但我们并不会只因我们生活于其中就能对它有更多的了解或解读。在纷繁复杂的信息面前,将它们提取、整理并传播给适当的受众,新闻工作就是这样的特殊职业。理论上新闻工作者应该是一群精神健康的人,就是富于建设精神,没有异化的人,他们与世界友好地联系在一起,用理性客观地把握现实。然而,疫情之下,以往的专业素养并不能保证新闻工作者完全达到媒体工作的要求,因为他们也是社会群体一员,其思想和视野也会受到成长历程或生活环境的影响。复杂的社会状况带来的各种直接或间接冲击,每每将媒体人的情感也裹挟其中。

2.疫情带来的心理问题未被足够重视

2020年6月,来自多伦多大学的精神科教授Anthony Feinstein与来自路透新闻研究所的Meera Selva对来自国际新闻组织的73名记者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受访记者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有26%的记者呈现出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焦虑症症状,还有大约11%的受访者则出现了明显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这些受访记者,大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将,而与调查结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99%的记者都认为自己“身体健康”。

疫情给新闻工作者带来的常见情绪问题有紧张、愤怒、焦虑、抑郁、自责、恐惧、注意力不集中、过度警觉或者人际关系回避等,同时还可能伴随肠胃不适、抵抗力下降等状况。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心理危机的反应时间通常会持续一个月左右。然而,一些新闻记者因无法抽离悲观、无助、失落等情绪,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历的创伤性环境已经开始淡化,却依然会留下一些深刻的心理阴影。持续时间长且反应强的心理危机,则可能带来非理性行为等严重后果。

3.疫情下媒体人心理危机的处理方法

对于有负面情绪或心理障碍的新闻从业人员,首先应主动保持与同事和家人的沟通,尽可能地做到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健康的饮食,把身体调整到良好状态。同时,还可以采取以下自我调节和适度的情绪治疗方法:

一是学习接纳并正视自己的情绪,包括焦虑、害怕、愤怒等等,只有承认当下的自我状态,才会愿意主动采取调节措施;

二是尽量让自己放松下来,寻求那些让自己回到以往常态的方法,例如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坚持写日记、定时听听音乐练练书法等,让生活回归正常步调;

三是对于过往收集到的一些负面信息,要做出及时过滤,提炼积极乐观的元素,淡化负面情绪。可以适度转移注意力,做另一项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事情;

四是感同身受,去发现身边是否有类似情况的人,通过交谈或思想交流,以同理心和平常心去理解和接纳不同的情绪或反馈,达到相互鼓励和自我肯定的效果。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是心理危机的常规应对方法,但如果焦虑、沮丧等情绪状况持续两周以上得不到缓解,并已经明显影响到正常的工作或者生活,就应该寻求专业人士的协助了。

二、日常情绪智力的维护

著名心理治疗师萨提亚曾经提出:问题本身不是问题,如何应对才是问题。因此,探讨新闻工作者疫情下的心理疏导方法,也不应该只是头痛医头的被动处置。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有意识地做好情绪智力的维护,做到防患于未然,才是标本兼治的方法。

1.情绪智力可以通过学习提升

情绪智力是指“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与我们熟知的“智商”更多地属于“先天遗传”不同,既往大量的追踪研究显示,情绪智力的水平是会伴随着共情能力的增强、社交技巧的丰富而不断提高。因此,想进行有效的自我理性的调控,新闻工作者不能仅仅立足于已有的社会实践,凭个人经验去做处理,还需要通过学习,掌握有效方法,提高情绪调控能力,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通过团队运作提高情绪智力

丹尼尔·戈尔曼在其经典著作《情绪智力》一书中,把情绪智力概括为五大能力: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妥善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自我激励能力、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及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这既是情绪智力的核心内容,也是提高情绪智力的五个着力方向,它们由己及彼、由个体到群体、不断深入。具体每一项的训练方式,心理学界也提炼出多个路径模型,因篇幅所限,此处不作详细介绍。

需要重点提出的是,新闻媒体团队对个体情绪智力提高应该有所作为。发挥团队管理的合作意识,以及管理层的关怀与专业督导作用,可有效提升单个新闻工作者的情绪智力。媒体管理者需把握大局,掌握动态,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方法,利用不同信息管理和沟通渠道,例如微信群、部门或单位信息看板、网页、面对面的沟通等,从而提高整体的情绪智力。

三、保持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2019年发布的《媒体人健康生活方式调查报告》显示,媒体人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仅有4.2%感觉状态良好,过半数受访者表示“易困倦,没精神”。作为大众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人,媒体人在做好新闻采编、经营工作的同时,也应该提高自身的健康生活意识。通过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体魄、为心理健康打下坚实基础。新闻工作的性质决定了从业人员工作与生活的多变性和随机性,然而,不管是多么的喜欢本职工作,又或者被铺天盖地的各种任务包围,新闻工作者还是应该下意识地留有一定时间,去寻求生活的“享受”。在工作与生活间取得平衡,是维持新闻工作者心理健康的关键。审视并调整个人习惯和生活方式、在每天的日程中留出固定时间来完成一件期待的事情、多做运动、设定工作和生活的界限,适当时候学会说“不”,以及各类休闲活动,都可以帮助媒体人更好地处理对待消极的生活事件,促进总体调节能力,以及改善睡眠和整体的身体健康。有研究表明,一个理想的休闲项目是去度假。度假之后,大多数人乐意回家或者期待回到工作中去。

结语

作为2020年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中国的疫情防控工作成效有目共睹。回顾整个过程,这一方面体现了我们制度上的强大优势,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也展现了新时代媒体的影响力,这与广大媒体人的拼搏精神和专业能力密不可分。然而,结合媒体人在疫情之下的精神和身体反应,如何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和健康的心理,是一件需要持续关注的事情。同时,媒体机构对从业者的关怀和团队建设,建立多层次的机制以保障媒体人健全的心理素质,也将是一个长期的完善过程。疫情依然肆虐的当下,科学界或许更多地在应对病毒对人体的伤害,英国《柳叶刀·精神病学》杂志刊发社论指出,人们还应该检验新冠病毒对心理健康的长久影响,而且,目前应该就这一课题收集高质量的研究数据,以便在日后能够了解哪些手段有效,哪些无效。由此可见,相关的研究,或许才刚刚开始。

注释:

[1]《高度重视疫情心理干预》,《科技日报》2020年2月4日

[2][美]兰德尔·柯林斯、迈克尔·马科夫斯基:《发现社会——西方社会思想评述》,商务印书馆2014年

[3][美]艾里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译文出版社2012年

[4]《新闻行业“打工人”压力有多大》,https://mp.weixin.qq.com/s/ydICNIwgyWY0FQ3j9X6M5g

[5]《心理专家:媒体人可别忽略了自己的心理健康》,https://k.sina.cn/article_2805130990_a732e6ee01900pf3e.html?wm=13500_0055&vt=4

[6][中]杨宝峰:《新闻工作者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诱因及对策》,《视听纵横》2007年第1期

[7]马克峰、王春梅:《谈新闻工作者的心理健康问题》,https://wap.cnki.net/touch/web/Journal/Article/XWNT201204021.html

[8]刘京林:《新闻心理学原理》,新华出版社2012年

[9][美]史蒂文J·基尔希、卡伦·格罗弗﹒达菲、伊斯特伍德·阿特沃特:《心理学改变生活》,机械出版社2015年

[10]雍剑刚:《论全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的基本素养》,《新丝路(下旬)》2020年第1期

[11]《科技界应积极应对疫情所致心理健康问题》,www.chinanews.com

猜你喜欢
智力工作者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智力闯关
欢乐智力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