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温暖的瞬间

2021-07-09 02:06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邮路邮差桂林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我们经历的太多太多,其间有悲伤,有恐惧,有痛苦,有焦虑,但更多的还是温暖,乐观,积极,感动。

这一年,我们真正理解了“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这句话。

这一年,我们想对那些奋战在抗疫前线上的每一个人道一声真挚的感谢……

【美文一】

驿路樱花常绽放

春至,花开,鸟语。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有的人却永远留在了2020年的春天。

还记得春节那段时间,大家都准备赶春运的最早一班车回家,陪家人看春晚、吃年夜饭,共同期盼新年的到来。可世事无常,疫情突然暴发。时间不等人,确诊病例一天接一天地大幅增加,完全没有缓和之势。那时的中国,面临着艰巨且未知的挑战。有的人,自觉就地隔离;有的人,主动为国家捐献物资;有的人,默默走上了逆行之路。

98抗洪是解放军用身体顶在洪峰前,5·12汶川地震是解放军从4999米高空盲跳拉开生命通道,而今天的疫情防控战,是医护人员用生命和汗水去奋战的。每一次劫难的背后,都是英雄们毫不畏惧的牺牲精神,以自己的生命换取了千百万人的安全。所以你看,在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拥有五千年文化的华夏民族,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挺身而出、无私奉献的英雄精神是永存的。一灯破暗,百年光明。如同抗击非典时因公殉职的李唯本,距他的离开已有17年之久,但他的精神却延续至今,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清明,旗落,鸣笛。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清明已至,举国哀悼。天安门前国旗半落,小女孩下车向国旗方向敬礼,过往的汽车停下了匆忙的脚步,笛声长鸣。在这默哀的3分钟里,我们带着最崇高的敬意送走了勇敢无畏的英雄们。别忘了为维护居民安全被殴打致死的李灿良,他告诉我们要敬畏生命,要对他人的生命负责;别忘了为保护同事安全,感染后拒绝接受抢救和照看的院长刘智明,他告诉我们要为他人着想,要平等地对待所有的生命。愿花飨逝者,春暖斯人;盼人间皆安,山河无恙。

疫情发生后,我们总说:“武汉别怕,樱花会开,春天会来。”终于,樱花开了,春天来了,疫情在一位位医护人员前仆后继的努力下,有了显著好转。许多省市病例逐渐清零,人们恢复了日常工作,而一些默默无闻的逆行者却永远离开了。已故的英雄无法赏已落的樱花,幸存的我们也无法再见已故的英雄。不过,樱花会开到天堂,如同精神会永存人间。

(作者赵芮仪,选自《潍坊日报》2020年4月22日)

赏读品析

文章采用夹叙夹议的形式,对疫情期间光荣牺牲的英雄们表示深切的哀悼和由衷的敬意。

文章以“春至,花开,鸟语”和“清明,旗落,鸣笛”两句划分整体内容。前者领起事件背景,具体举例,为下文做铺垫;后者以“清明节”为契机,抒发了对中国精神的赞美。全篇情感真实而饱满,长短句结合,给人错落有致的阅读感受。

【美文二】

30年奔走乡邮路

江夏区舒安街位于武汉东南部边缘,距武汉中心城区97公里,是梁子湖畔偏远乡村,村里平时住的大多是留守儿童和老人。

今年48岁的乡村邮递员熊桂林,服务舒安街最偏远的8个村和60个湾子,每天往返近60公里,为村民送邮件、代购物资等,30年从未间断。

一身绿色邮政制服,背着邮差包,骑着一辆载满大小邮包的摩托车,熊桂林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过去,熊桂林邮差包里装的大多是信件、报刊和汇款单。如今,面条、新鲜猪肉、洗洁精……邮差包装满了帮乡亲免费捎带的各种生活物资。

“这是何桥村新屋王湾70多岁的王爹爹托我带的电风扇;塘口村夏家湾易婆婆说有段时间没吃肉了,给她买了4斤肉,天热要先送;徐家河湾徐师傅说电视机没信号,我要去看看……”熊桂林掏出一个小本子,一一核对并认真画上一笔。

30年乡邮路,这样的本子,熊桂林已经写满了18本。

“农村送快递不像城市,有时候送一个快递就要跑几十公里。”熊桂林说。

30年来,他风雨无阻,骑坏了5辆自行车和5辆摩托车,累计行程58.5万多公里,投递邮件总重量达355吨,无一差错,无一投诉。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熊桂林既是村里的信使,又是采购员,他连接起了村里与外面的世界,一天都不敢休息。

“20斤面、20斤米、两条香烟,还有盐……”疫情期间,熊桂林每晚统计乡亲们需要买的东西,早上6点不到,起床赶到集市采购,有时东西多还拉上妻子一起去买,“最多时一天送了78样物品,到晚上10点多才送完。”

疫情期间,等熊桂林进村成了村民的习惯。

街道上有一户人家,女儿乔玲在深圳工作,因武汉实施交通管控没能赶回家,家里只留下年迈的母亲。2月初,老人突然发热,乔玲知道后非常着急,便给熊桂林打电话,请他去看一眼。熊桂林接到电话,赶到老人家里,看到老人没事,他心里才踏实。“这个村里基本都是留守儿童和老人,他們就像我的家人一样,我能帮多少就帮多少。”

抗疫期间,熊桂林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为邮路上的23名留守儿童、350名空巢老人、1100多名村民测量体温,帮他们对环境进行消毒。此外,他还争取到1700只爱心口罩、300双防护手套,分发到群众手中。

“我理解的劳模精神,就是把本职工作做好,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做到极致。”熊桂林说。

(作者李婷,选自《湖北日报》2020年5月8日)

赏读品析

30年风雨乡邮路,熊桂林用辛勤和汗水服务着村民,点滴小事间,他做到了极致,这不仅源于他对本职工作的敬畏,更有对乡里乡亲的热切关怀,这何尝不是一种“工匠精神”?即便是疫情防控期间,熊桂林也没有停下脚步,而是承担起了更多。这样的基层英雄,是国家的脊梁,是民族的骄傲。

心香一瓣

2020年,藏着太多太多闪着光的温暖瞬间,那些逆行在抗疫前线的白衣天使,那些舍小家顾大家的警察、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让我们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时光,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最伟大的光辉。

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近一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那些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基层工作者们可谓功不可没。

2020年,是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那些人的相貌虽然很平凡,名字也并非家喻户晓,但正是他们的负重前行,才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生活。

……

回首2020,展望2021,你,做好准备了吗?

猜你喜欢
邮路邮差桂林
桂林,美
泰山邮路:一步一个脚印上山顶
帮大鸟邮差送信
36万里山区邮路云和月——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赵明翠
桂林行
老邮差帕哩的故事
其美多吉:雪域邮路上的忠诚信使
小猪唏哩呼噜 小猪当邮差(上)
桂林游
居住桂林很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