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高职德语课程设置开发与实践
——以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2021-07-12 08:29
科技视界 2021年11期
关键词:歌德德语无锡

吴 倩

(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无锡214000)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十四五”时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做出了整体谋划,围绕“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强调“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实施知识更新工程、技能提升行动,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上述重大举措,促使我国的高职院校在经济全球化浪潮面前,牢牢把握住新发展格局,一方面响应国家号召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优化教育结构,打造具备外语能力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有助于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走向国际市场。

在全球经济贸易中,中德两国自2014年建立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以来,两国经贸合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德国是中国在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则连续四年成为德国最重要贸易伙伴,双方同时也互为重要投资来源国。在职业教育领域,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职业教育的国家之一,拥有系统完善、成效卓越的职业教育体系,其先进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启示和借鉴作用。我国五年制高职要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和竞争力,除了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还需要立足职业学校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对策研究,通过建立一系列对外合作项目,在加强学生外语(德语)语言能力的基础上,开通学生国际交流活动渠道,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是目前职业学校在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体制大背景下的一条有效发展之路。本文以无锡机电高等职业学校为例,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开设德语课程的现状及不足,并探索了五年制高职建设德语课程的发展路径。

1 高职院校开设德语课程的背景及现状

德国位于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也处在中国新丝绸之路的节点上。近年来国家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德两国的贸易和投资搭建了新的平台。目前有6条班列线路从中国始发,延伸至德国汉堡、杜伊斯堡等城市。德国全球和区域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周云对记者表示,中欧货运轨道交通对改善贸易流通、促进中欧经济往来有积极作用。《2019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欧盟特别是德国对华投资翻倍。中德双方日益密切的合作,需要建立在语言和文化互通的基础之上。面对这一问题,中方企业急需兼具职业技术技能和跨文化沟通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这种情况下,开发符合职业教育特色和高职学生个性特点的德语课程是高职院校培养具有职业特色的复合型外语人才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间价值。

相对于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的德语专业建立较晚,仍处于发展阶段。高职院校开设德语专业或者德语课程,其定位又是特殊的,它负担着不同于本科德语院校专业的培养初衷,又肩负着不同于高职英语专业的培养重担。目前,高职院校的德语课程建设面临着课程设置不够完善和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等问题。

2 五年制高职德语课程建设路径—以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2014年,在中德两国关系紧密发展的大背景下,无锡机电高职和德国歌德学院中国分院——“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签署了“歌德课堂”合作项目,开启了高职德语课程的探索之路。学校专门成立了“歌德项目办”负责德语课程建设,并配备了专职师资力量,划拨并改建了教育活动场地。学校在开发德语课程及实践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1 明确课程设置目的,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教材

无锡机电高职在开设德语课程之初,便明确了人才的培养思路与定位。作为职业院校,在注重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外语语言能力,创建了“专业+语言”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新生在入学时除了选择自己的主专业外,学校还为其提供三年的德语选修课程。学生不仅需要认真完成本专业的课程和学习任务,还需要定期参加德语学习。德语课程的设立不同于本科院校的德语专业课程,更注重培养应用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学生应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熟练掌握德语相关知识和技能,了解中德国情文化并能够顺利开展对外交流。

在课程内容上,主要以德语基础语法和实用交际对话为主,合理安排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给学生足够的发挥空间。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以及歌德学院的推荐,采用德语原版教材《交际德语教程A1-B1》。该教材不仅含有德语语法知识的传授和操练,还着重强调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的联动培养。教材内容以不同的生活主题展开,介绍德国国情知识,强调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进行情景式对话练习,帮助他们应对对外交流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2.2 引入欧标体系,设立1+X证书制度

2019年出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职业教育改革中要在职业学校和应用型本科学校中开展“1+X”证书制度。1+X”证书制度中的,“1”是指学历证书,“X”是指代表某种技术技能的资格证书,不同的专业对应不同的资格证书。无锡机电高职的德语课程也对标了“1+X”证书制度,学生需要参加德语语言等级考试,并获得相应的证书。

为了鼓励和帮助学生取得证书,无锡机电高职在和歌德学院(中国)的合作中,引入《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作为德语学习、教学及评估的整体指导方针和纲领。《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是由欧洲委员会制定并于2001年正式公布,旨在未欧洲语言教学的课程设计、大纲指定、语言测试和教材编撰提供一个共同的基础和参考,在全世界范围内影响日渐深渊。

《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相当于一个实际的工具,将语言水平从低到高划分为A(基础水平),B(独立运用),C(熟练运用)三个等级。每个等级下面又有2个等级:A1,A2,B1,B2,C1和C2,每个等级都有对应的语言要求和水平考试。无锡机电高职的德语课程以B1等级为最终教学目标,每周6课时,学生在三年德语学习期间,按照学习进度,每学年进行一次等级考试。自2016年至今,德语A1等级考试通过率达96%以上,A2等级通过率达85%以上。

对于无锡机电高职来说,引进《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是对高质量德语教学和职业人才培养的尝试和实践,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德语语言水平。

2.3 推进中德交流,开展多元化教学

2.3.1 携手歌德学院,开展各类师生活动

2014年,无锡机电高职加入了“学校:塑造未来的伙伴”(PASCH-Schulen)项目,这是一项由德国外交部与德国国外学校教育中心、歌德学院、德国学术交流中心等合作发起的倡议。这项倡议希望通过现代教材、教师培训、学生交流和奖学金等手段调动全世界的年轻人学习德语,激发他们对德国的兴趣。

歌德学院和PASCH项目一方面为德语教师提供各种进修活动,例如:各类德语教学法培训,“中德教育传播者项目”和“德国师范生项目”,为德语教师传递最新的德语教育前沿资讯,提供各种德语教学法培训,帮助学生在课堂中高效的掌握知识,并体验到语言学习的乐趣,能够更好的将所学内容应用到实践中。另一方面,歌德学院每年为德语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活动,例如为期三周的“暑期德国夏令营”,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提升德语水平,实地体验德国文化,结交不同国家的朋友;学生还能够通过“中德两个月交换活动”和德国学生结对,互相体验当地的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更深入的探讨中德文化差异。针对职业学校的优秀学生,歌德学院还会提供企业实习的机会,例如每年在上海朗盛集集团的实习机会,让学生有机会走进德国企业,了解不同的岗位和工种,将所学的语言和技能付诸实践。

2.3.2 结对德国伙伴学校,推进国际化交流

无锡机电高职目前有3所国际伙伴学校,其中2所来自德国,分别为德国诺伊斯信息技术学院和德国和美综合中学。

无锡机电高职和诺伊斯信息技术学院的交流互访可以追溯到2006年,至今每年都组织学生进行为期2周的互访活动。至今已走过14个年头。同为职业学校,两校有着很多共同点,交流探讨的重点更倾向于两国时下的热门话题或职业培养模式。每次交流互访都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展开,学生需要根据在对方国家的所见所闻,以及自己搜集的信息分小组进行汇报。在中国的主题汇报展示一般都在德语课上进行,这样所有学习德语的学生都有机会面对面地和德国学生进行语言交流,并就主题内容和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进一步讨论。这样的交流模式能够更好促进中德学生之间进行有目的、有意义的思想交流。

德国和美综合中学于2019年与无锡机电高职进行了第一次互访交流,两校的交流重点更偏向于语言和人文主题。来访的德国学生都有中文基础,负责住宿和接待的中方学生大多出自德语班。中德双方学生以结对的方式就日常生活及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流,有助于提高双方的口语表达能力,更好的理解两国的语言、文化差异,推进中德友好关系的积极发展。

德语课程在与两校的国际交流中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中方学生利用德语课上所学的知识展开对外交流,结交德国伙伴。中德学生之间友谊的建立,增进了双方的相互理解,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德语的积极性和跨文化交流能力,鼓励他们更好地将所学的内容应用于现实生活中。

2.3.3 开拓海外留学渠道,探寻多样出路

目前,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后的出路主要是就业和升学两条路。不少学生更倾向于通过专升本,专转本等途径继续深造。无锡机电高职在开设德语课的初期就已经为学生的未来有所考虑,积极联系歌德学院,为学生谋求更多的升学渠道。经过引荐和多次的沟通,2019年无锡机电高职与奥地利维也纳应用科技大学签订了大学预科项目的合作备忘录。学生在校参加3年德语课程后,通过A2及以上的等级考试,可以满足申请奥地利预科课程的条件。顺利通过奥地利一年的预科学习和考核后,学生有资格申请奥地利的大学,开启本科阶段的学习,这为机电高职的学生提供了一条全新的升学途径。

作为该项目前期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学校德语课程的设立和顺利开展具有了更深层的意义和重要性。学生学习德语的积极性有明显的提高,对于未来的学习道路有更明确的目标。

3 结语

高职院校开设德语课程,应当结合政策导向、区域经济发展、本校专业特色、学生实际情况和需求等因素。遵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积极举办国际交流活动,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国际交流平台和就业升学机会。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兼具外语语言能力和国际交流意识的复合型人才,促进职业教育国家化水平的提升。

猜你喜欢
歌德德语无锡
歌德的书
无锡确定11月1日为“无锡企业家日”
无锡公交
Eva Luedi Kong: Journey to the East
轻轻松松聊汉语——去无锡
合作学习在大学德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哲学“专业德语”教学研究初探
丹麦小店流行取“难听的”德语名
朗费罗与歌德文缘关系及其理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