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校史资源开发利用路径研究
——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1-07-12 08:29潘斯婷
科技视界 2021年11期
关键词:校史馆校史职校

潘斯婷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510300)

高职院校校史资源是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所积累下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蕴含着学校的办学精神、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杰出领导和优秀校友等资源,是一代代师生共同努力奋斗的成果。

校史是一本具有教育功能的历史教科书,承载着存史、育人、资政、宣传的重要功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宝贵资源,同时也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1 校史资源蕴含的功能

1.1 校史资源具有情感激励功能

学校的命运和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密切相关。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前身是建于1933年的广东省立第一职业学校。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面对国外商品大量侵销,国家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工业堕落,生产凋零,缺乏生产的实用型人才。此时,长期主政广东省的陈济棠主张建立以职业救国为宗旨,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促进国家生产力为目标的广东省立第一职业学校,委任从法国留学回来的爱国青年黄巽担任首任校长。学校在改革开放时期发展成为全国重点中专院校,学校于1999年成功升格为大专,此后学校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几十年来,一直从事培养实用型人才的职业教育从未中断,为社会培养了近20万人才。学校艰难的发展历程,师生们迎难而上、自强不息的精神,在无形中形成了一种激励因素,能够有效引起在校生的情感共鸣,激励学生不畏艰难、奋勇向前。

1.2 校史资源具有约束规范功能

学校的精神文化是通过长期实践发展而来的,具有强大的约束规范力量。校训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普遍认同,体现了其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沉淀。当前,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德能兼备,学习成之”是由建校初期,时任广东省长的胡汉民先生为我校的题词“本其职志,学以成之”演化而来,以表达其对职业教育理想与使命的期盼。我校坚持德育为先,能力本位,要求师生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目标,历经数十年的传承发展,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在无形中影响着师生的思维方式、人格塑造,引导并规范在校生的行为。

1.3 校史资源具有价值导向功能

高职院校校史体现出来的曲折办学历程都和当时国家的兴衰息息相关,在校史中往往蕴涵着深厚的爱国爱校史。抗战时期,全校师生将学校所有的仪器设备装箱运输,辗转顺德、澳门、香港、韶关乐昌上从村、广西、云浮等地坚持办学,八年内走了三千公里,这是一段悲壮的历史。我校校歌正是在抗战时期迁徙到韶关乐昌上从村办学时所创作,由学校国文老师欧阳韶作词,著名抗战作曲家黄友棣作曲,鼓舞着广大师生战胜困难的决心。这些校史文化极大激发了学生的民族情感,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提高了学生的思政政治觉悟。引导学生珍惜当下的学习时光,做到爱国爱党爱校,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2 校史资源利用的实践路径

校史文化作为思想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载体,具有独特的感染力、凝聚力和震撼力[1]。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校史资源文化利用建设,不断挖掘利用校史资源,先后精心打造了南海校区历史文化长廊、线下校史馆、《百年职校》纪录片、网上校史馆等工程,开展了各种形式创新、内容丰富的校史文化教育,增强师生对学校历史文化对认同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做好校史研究,充分挖掘校史资源

为做好校史资源的开发利用,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于1988年成立了档案室,负责学校资料收集、整理和归档。由于建校初期和抗战时期的校史资料多数流失在外,为弥补校史资料等不足,丰富校史资源,学校在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之际,开启了校史资料挖掘和整合之路。首先,通过档案室多种途径的拜访和查询,发动广大教职工前往中山图书馆和广东省档案馆收集复印校史资料。此外,在历年校庆之际,对外发布征集学校历史照片、历史教材、重要文件等校史资料信息,通过拜访离退休教职工和老校友,了解当时学校办学情况,期盼校友和教职工能够捐赠学校历史资料,以丰富校史资源。

2.2 构建全方位校史馆育人阵地

校史馆是学校办学历史的浓缩,彰显着学校的办学精神和办学特色,生动再现了广轻人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砥砺前行的历史,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实践基地,是对内对外展示学校历史文化的窗口。

(1)为让师生员工更加了解校史,在学校80周年校庆之际,学校已经建造校史馆用于充分展示我校深厚的历史文化,把参观校史馆融入新教职工入职培训和新生入学培训,开展校庆日参观校史馆打卡活动,以加强师生爱国爱校教育,充分释放校史馆的育人功能。校史馆采取预约参观讲解形式,通过专人讲解详细的校史文化,帮助参观人员对校史文化由更深层次的理解。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校史馆的育人阵地建设,立足于学校发展需求,学校正在进行校史馆改建项目,将校史馆改造为“校史馆党建馆思政教育馆”多功能一体化的全新思想教育阵地。

(2)积极搭建网上校史馆育人平台。随时信息技术的发展,建设网上校史馆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学校通过建设网上校史馆,进一步增强校史馆的育人作用,相比线下校史馆,能够最大程度地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实现传播内容更丰富,表现形式多样化,学生和校外人员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时随地浏览相关的校史资源,从而不断扩大校园文化的社会影响力。

2.3 校园环境建设融入校史资源元素

南海校区作为学校新建校区,相比旧校区而言,学校校园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缺少学校历史文化底蕴。为了加强南海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以增强对在校生的校史教育,建成了以校史馆为延伸的户外历史文化长廊。历史文化长廊的建设,发挥了校史景观熏陶、感染人的作用,使师生每天行走在校园中能够时刻感受到学校厚重的历史文化,深化对办学理念、办学历史的理解,最大程度上实现校史资源在学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价值。学校还充分利用校园内的各种建筑、场景、空间等,有指导性、有意识性地将校史元素及精神文化等体现在校园景观建设中[2]。比如,将优秀校友个人简介和座右铭挂于校道上,学生走在校道上能够时刻感受到学校人才培养的成果,激励在校生向优秀校友学习,切实发挥校史资源的“立德树人”功能。

2.4 以宣传为抓手,拍摄《百年职校》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

学校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拍摄《百年职校》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百年职校》纪录片以时间为线索,通过讲述学校职教救国时期、抗日战争辗转办学时期、全国院校大调整时期、文革停滞时期、改革开放时期、高职教育大发展时期。全方位宣传学校历史文化。《百年职校》纪录片的拍摄,不仅仅是对学校现有校史资源的一次全面系统的梳理,更是加强对外宣传,提高学校影响力的有效手段。《百年职校》前三集通过学习强国二级平台播放,反响热烈。

2.5 开展校史教育实践活动

校史资源的利用不仅仅是存在于参观校史馆等,更要开展更多形式的实践活动,将校史资源用活用好,通过组织学校干部参观办学旧址以提高干部思想认识,以更好的精神状态传承“轻院精神”;通过对新入职教职工和新生进行校史教育,邀请老校友开展讲座,了解学校发展历程,实现角色转变。

3 结语

高职院校校史资源开发利用是系统性、长期性、基础性的一项工程,是学校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到校史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坚持校史研究,最大程度发挥校史资源的价值,切实推进高职院校校史资源开发利用。

猜你喜欢
校史馆校史职校
新时代加强高校校史馆建设的文化意义
山城老年大学校史馆建设持续推进中
坚持革命教育 强化党性锻炼
——主体班学员参观中共湖北省委党校校史馆
校史故事演出
川美80年,一场展览讲述一部校史
读校史 , 走进辽科的前世今生(一)
高校校史馆育人功能研究
我的职校我的梦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生本式”中职校社团活动之新探索
为职校设立“职业体验日”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