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数据驱动输电线路运维水平

2021-07-12 08:04陆衍任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杆塔电力企业智能化

陆衍任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梧州局 广西 梧州 543002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平台被应用到多个行业领域,能够为社会生产与生活提供较多便利。智能化平台的内部主要是应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智能技术,具备较高的技术含量,且功能多样,可以有效作用于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与维护中,可以避免线路受损和老化,同时为用户提供电力保障。

1 输电线路运行维护中的不足

1.1 巡检资源不足与浪费并存 虽然本世纪电力企业每年都在输电线路大修、技改中投入了大量资金,部分老旧输电线路逐渐被替换,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输电线路巡检周期。但是常规区域输电线路、特殊区段或地域输电线线路一致的巡检周期,占用了大量巡检资源。特别是部分不需在短周期内重复进行的输电线路巡视、检测,在浪费巡检资源的同时,也影响了巡检效果。

1.2 安全运行管理方式落后 伴随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电力行业也随之产生了非常巨大的变化。然而就目前的输电网和线路安全运行管理现状来看,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输电网和线路安全运行管理方式还相对较为落后,更多依靠的是定期巡视这样的方式,难以满足当前现有输电网和线路安全运行管理工作的切实需求。此外,传统的安全运行管理方式一般是运行和管理各自独立进行,这无疑会使得安全运行管理工作的工作过量随之增大,无形之中多了许多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消耗。同时目前输电网和线路的安全运行管理技术更多是依靠电力企业来提供,所以在工作中难以满足实际需求,而且对于输电网和线路的安全运行管理质量也很难予以保障,这无疑也会很大程度上制约电力企业的发展。

1.3 输电线路运检管理工作的智能化水平不高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电力企业在输电线路运检工作方面也增加了智能化的投入,逐渐提高输电线路运检管理工作的智能化水平,但是仍然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输电线路运检管理工作的智能化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另外,目前电力企业还没有建立完善的设备资料库,导致输电线路运检管理工作存在重复进行的情况,进而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工作质量也难以保证。

2 提升数据驱动输电运维管理的举措

2.1 输电线路的外部感知技术 输电线路电子围栏技术,通过线路杆塔安装的电子围栏主机和脉冲电子围栏,当有异物入侵引起断路或短路时,主机接收不到脉冲信号就会发出报警,并上传至监控中心。电子围栏系统备有报警接口,能与其他安防系统联动,提高系统的安全防范等级。杆塔倾斜在线监测技术,通过杆塔安装的倾斜传感器,将采集到的杆塔横向倾斜、纵向倾斜、复合倾斜等数据发送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对状态参数进行数据存储、显示和统计,并结合杆塔自身设计参数进行分析,完成杆塔倾斜的多参数预警功能。杆塔倾斜在线监测技术可以及时判断杆塔倾斜的发展趋势,是矿井开采及雨水较多地区进行在线监测的一种有效手段。覆冰雪自动监测技术,采用准确地监测分析方法和实用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恶劣环境高压输电线路的覆冰情况进行在线监测,适时检测一个垂直档距单元内等值覆冰厚度的变化,对比线路设计标准,为后台提供预警值。装置还能对现场的覆冰情况进行拍照,将照片、环境参数通过无限网络上传至监控中心,随时掌握线路的覆冰情况。

2.2 提高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建立完善的设备资料库 目前,电力企业输电线路运检工作主要还是依靠人力完成,这种线路运检方式不仅导致工作效率比较低,而且工作的质量也比较差。基于此,电力企业一定要加强技术投入,建立智能化管理的技术保障平台,实现对线路故障快速准确的定位,提高检修工作的效率。另外,伴随着电网线路复杂度的加大,输电线路检修工作量也增大,为了避免重复工作情况出现,帮助工作人员清晰的观察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在原有管理的基础上构建专业的设备信息库,解决传统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实现对各种工作的一体化管理,节省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保证电力系统输电线路正常运行,促使电力企业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2.3 联合无人机技术 由于输电线路运检的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相应提升线路运检工作水平。在无人机技术应用期间,通过智能化平台,能够有效巡视和检查输电线路现场运行,采用无人机装置,全面提升线路巡视检查效率。比如某地区供电企业,应用智能化平台开展输电线路运检工作,采用无人机装置巡视四基跨越高塔,以此提升水电设备运行维护与管理效率。通过应用无人机装置,能够集合正摄影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全方位检查输电线路,同时将采集数据传输到后台,以此实现数据分析和处理。

2.4 促进智能化水平提升 在电力需求不断提升的发展背景下,电力系统整体运行的安全稳定性也被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使智能化平台得到更好的应用,使得输电线路运检的智能化水平实现全面提高,那么还需要相应强化网源性能在线监测系统的建设,并且对于智能调度决策系统的建设也要做出强化,给智能化平台的应用创造出一个更有利的环境,对于重点设备可以进行重点检测,扩大监测覆盖率,并且对线路的智能化检修也提供技术保障。

2.5 加强交叉跨越线路隐患治理 针对交叉跨越线路隐患治理,应从输电线路周边地质条件入手,深层次分析周边生态环境对输电线路所造成安全隐患,避开鸟类迁徙栖息地区。同时根据大跨越段特点,设置专门维护及隐患处理班组,以洪汛、大风、覆冰、雷电活动频繁季节为重点,安排专门人员监控记录并安装自动检测设备。在这个基础上,强化开展基础、地线、绝缘子、杆塔、防误动、防冰雪、测振、拉线、导线、防洪、金具、防雷等检测装置维修及分析。每间隔一定时期对导线、地线进行振动测量。结合长期不间断的覆冰、气象、雷电、水文观测记录、分析调查,可以降低交叉跨越线路隐患治理难度。特别是重污区,可以建立特殊区域隐患处理责任制度,定期测量等值盐密(表征电气设备外绝缘污秽程度的等值),了解污秽性质、绝缘子表面积污速率、污秽程度、气象变化规律。同时根据不同性质的污秽物质,确定对应的防污闪措施。随后下达通知书责令相关人员落实防污闪措施,保证交叉跨越线路隐患治理效果。

2.6 健全完善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制度 随着电网改造的进一步深化,电力企业不断引进先进的工艺和技术,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工作的需要,因为电力企业需要不断解放思想,引进一体化的管理理念,尤其是将这种管理理念应用到输电线路运检管理工作当中,实现对输电线路运检管理工作的一体化管理。接着还需要评估和优化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并进行全面的安全考核,建立检修一体化工作策略。在输电线路运检工作过程中,还需要构建多种相适应的电网模型,在进行综合性分析的基础上,对电网的各种数据进行汇总,一旦发现输电线路出现问题,则需要及时制定检修计划,保证将所有的安全隐患控制在萌芽状态。另外,电力企业还需要建立安全生产组织体系,以保证在实际生产和管理的过程中实现相互协调,促使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长期稳定进行,从而保证输电的连续性。电力企业还需要实现对输电线路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将技术监测和人工运维结合起来,实现两者之间的无缝衔接,保证及时发现输电线路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有效解决,为预防各种突发事件的发生,电力企业还需要建立针对各种突发事故的应急抢救机制,对典型事故形成完善的抢救预案,同时完善应急工作网络,保证可以妥善解决各种突发事故。

结语

综上所述,输电线路运行维护是电力网络平稳运行的主要保障手段,需要运行维护人员秉承强烈的责任意识、敬业精神,依托丰富的运行维护经验及专业技术,掌握输电线路变化规律,了解输电线路周边环境及沿线地形地貌变化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巡检资源应用方案,强化开展交叉跨越线路隐患治理,突破线路防护区树木及建筑障碍,保障输电线路运行作业有序开展。

猜你喜欢
杆塔电力企业智能化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基于Canopy-Kmeans算法的电力企业流量数据分析研究
基于北斗的高压输电杆塔智能实时监测技术与应用
探讨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电力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及对策
住宅小区弱电智能化工程建设实现
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系统造价控制
基于ZigBee与GPRS的输电杆塔倾斜监测预警系统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电力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