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2021-07-13 21:34平嘉玲
南北桥 2021年18期
关键词:教育策略德育教育中学生

平嘉玲

【摘    要】随着新课改政策的不断推进,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严格,德育教育的开展越来越困难。在当前,部分教师无法正确认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包括正在实施的德育教育有着不同的问题存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少不了积极完善的德育教学制度,只有德育教育的不断创新与应用,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三观,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为此,针对中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本文将提出相关的建议与策略。

【关键词】中学生  德育教育  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8.010

随着教育工作的不断推进,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在新课改的大力发展下,学生逐渐成为课堂中的主体。教师也从以往传统观念中着重注重学生成绩方面,改变为注重学生德育素质的提升。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学生的需求可以被家庭环境极大的满足,这就意味着,教学环境、精神发展都能够得到提升。随着经济条件的不断提高,学生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水平,注重提升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关注。步入初中时期的学生思想极其不稳定,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导致思想行为及观念发生偏差,学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任重而道远。

一、中學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德育教育工作相对薄弱,一些教师在思想观念上还无法正确意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观念落后的现象,过于注重德育工作的表面形式,不能紧跟内涵,只是一味地搞形式主义,这些因素导致了我国德育教育工作不能得到有效提升,从而影响当下社会发展。

(一)学校及教师存在的问题

目前校内校外都不足够重视德育教育,对其核心观念理解不够透彻,以至于德育教育不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受应试教育影响,部分学校只注重学生学习成绩是否得到提高,一味地强调学生成绩的重要性。但事实上,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传授课堂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

对德育教育目标的定位不清。在确定德育教育的核心内容时,往往只是注意高尚性和统一性,对学生个人素质的培养过于疏忽,教师应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加以控制,并采用激励与交流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心之所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在德育教学过程中应循序渐进,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培养基本道德素质,强化德育教育的内涵。

在新课改政策的快速发展下,德育教育也迎来了它的挑战,其艰难、复杂性都是需要解决的难题。但目前部分教师对这些问题不能找到突破口,导致教师慢慢对其产生畏惧心态。有些德育教师的专业能力与素质能力不能过关,几乎没有参加过专业的培训,教师专业水平的不足,让学校德育教育工作进展缓慢。

(二)没有参考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别,导致分层教育工作无法落实

一般来说,因为不同的中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所以,应该注重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无论是刚入学的学生,还是即将毕业的学生,均存在不同的压力,为此,教师应该对其进行指导与启发。当分层教育工作无法得到落实,将难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因而,教师应该结合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运用适合各个层次学生的德育教育方式,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三)社会中不良思想与风气的危害

对于中学生而言,其身心尚未成熟,思想意识和行为容易被外界相关因素所干扰,从而做出错事。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在很多视频平台中充斥着大量追求名利权色方面的内容,不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长此以往,将会让学生的思想意识发生改变,难以形成正确的三观。

二、中学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积极创设校园文化

校方应根据本校条件来开展特色的德育教育活动,为此就必须打破传统德育教育整齐划一的局面。通过构建生动形象、喜闻乐见的德育教育活动,来提升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准确性。校方可以根据学校历史、地理位置等开展不同主体的征文比赛、歌舞表演活动,让学生增强自信的同时,提升团队配合能力,通过引导学生会下属社团活动以及各类协会共同举办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打造轻松、友善的校园环境。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必须考虑到物质条件与精神条件,才能够使校园文化活动更好地开展。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应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基本原则,促进学生道德与文化建设的共同发展,提升学生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切实做好德育教育的必须要点:“主观能动性、学习积极性、自主创新性”,从根本上拒绝不良风气的影响,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校园氛围。

(二)教师要秉持“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

1.教师应积极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观念。在德育工作中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制定多种教学方案,通过有效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德育观念。注重学生思想道德与习惯的培养,真正落实“全面、全员、全程、重点”的核心德育教学观念,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念。

2.教师应加强行为道德规范。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教师应时刻遵守教师行为规范制度中的条例,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为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榜样。在传统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往往通过说教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学生没有自己的思考,只是单一地跟随教师的想法走,短期效果较优,但长此以往,学生对教师会产生抵触与厌烦心态。教师应转换角色,通过与学生交朋友的方式,潜移默化地进行德育教育,通过自身的影响力,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主动了解学生内心所想,从而达到关心学生、友善对待的目的,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构建交流的桥梁。

(三)树立道德榜样,积极开展德育活动课

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道德榜样。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教师应充分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通过树立良好的榜样,来引导学生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倡导孝顺父母,尊老爱幼,认真工作,积极向上等核心观念。在教师的影响下,让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教师要注重自己的形象塑造,以良好的精神面貌教授德育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德育修养。除了在实际教学课堂中系统地学习德育知识,使学生的德育素养得到提升,还要积极开展德育活动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注重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行动轨迹。在开展德育活动时,应积极引导学生懂得德育活动展开的深意,在活动展开前,严格制定规章制度,引导学生积极遵守,创新活动内容,通过有效交流,了解学生想参加哪种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素养。如,在开展“动物是我们的朋友”活动时,应让学生正确了解人类生活与自然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从小事做起,友善对待野生动物。教师在构建德育活动过程中,应不断完善活动计划,深化活动主旨,让学生能够从中得到积极向上的学习观念,达到开展德育活动课的目的。

(四)加强对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

道德情感是人们形成道德信念的基础。它的作用范围不只是应用于心理方面,而且是强烈的道德情感、深刻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意志的有机统一,还是个人产生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学习道德规范文章,看民族传统文化故事等,积极引导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名言警句作为人生信条,从而起到推动自身发展的作用。通过不同教学模式的应用,让学生丰富了情感,懂得了德育教育理念,为促进学生未来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学校、家庭德育教育相结合

教师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要求,积极改变教学观念,意识到家校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性。学校与家庭的德育教育应有效联动,联手构建以育人为主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核心观念,紧扣思想道德理念为核心,以学生道德模范为基础,全面提升学生的个人素养,将“以人为本、德育优先”的理念渗透于课堂之中,潜移默化地优化德育工作的开展状态,真正发挥学校为德育教育主要场所的作用,联动家长进行德育教育,让家庭作为德育教育的第二场所,有效发挥教学机制的长效手段,将教书、育人更好地结合起来。由于“家”“校”一体教育体系的建立,将家庭、学校的德育教育力量有效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压力,对学生塑造良好的思想意识,促进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学生能够无时无刻感受到德育教育,在家庭、学校双维度构建的德育环境中汲取德育素养。在教师与家长的共同监督下,学生能够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接收来自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德育信息,使学生明白德育教育的内涵,在家庭、学校的影响下,学生能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六)明确德育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与难点

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当中,从教师的角度而言,应该明确德育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与难点,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将其融入到学生具体的学习内容当中。在进行德育教育时,教师可以把爱国主义精神与社会主义理论紧密融合到一起,依靠实际的案例,给予学生一定的启发与帮助,使其形成科学的三观,确立正确的人生奋斗目标,坚持自己的信念。并且,还应该积极开展道德素质的教育工作,使学生形成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等良好的品质,学会关注社会发展动态,提高其针对家庭与社会方面的责任感。除此之外,教师应该有效约束学生的行为,引导学生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完成德育教育任务。所以,明确德育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与难点可谓十分关键。

(七)有效梳理德育与智育间的关系

对于中学德育教师来说,应该严格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育制度不断改革的推动下,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势在必行。学校中的教师人员需要有效梳理德育与智育之间存在的联系,注重确保德育教育工作的质量达到相关规定。然而,一些教师由于深受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过于强调智育,没有意识到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与作用。面对此种情况,为了加以有效解决,需要相关教师深入了解智育和德育间的联系,紧密结合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科学、可行的德育教育策略,真正带给学生一定的帮助,以达到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

(八)凸显出德育教育工作宗旨的层次性优势

教师应正确认识到在进行中学德育教育工作的过程当中,其中包含的思想与行为方面的教育内容,主要以道德理想、原则以及规则等不同层次的教育为主,依靠此项措施,能够使学生学习到不一样的内容,带给其良好的激励作用。在开展道德原则教育工作时,能够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进行引导,约束其行为,提高相应的规范性。所以,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注重凸显知识的先进性、广泛性等优势,有利于确保德育教育工作层次性的可行性,以增强最终的德育教育工作效果。例如,在开展中学德育教育工作时,可以借助相关法律知识讲授的方式,帮助学生增强法治意识,在日常的生活当中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向学生介绍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令学生能够主动帮助别人,使学生具有爱心、同情心,真正从思想意识上进行改变,促进学生树立未来人生的目标,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

(九)不断改进德育教育方式,发挥出多样化教育方法的作用

通常情况下,在开展中学德育教育工作时,有关教师人员不应该继续沿用从前“填鸭式教学”的方式,而需要不断改进德育教育的方式,以便充分发挥出多样化教育方法的良好作用,并且体现出一定的合理性、针对性、趣味性等方面的优势,实现教师与学生间的深入沟通,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主动配合教师人员的教学工作,能够深入理解所学习的不同知识,达到不断反思与总结的目的。

比如,教师可以运用价值澄清法,紧密结合某一个道德方面的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策略,组织学生们加以科学评估,明确其存在的优势与不足,然后正确进行选用。并且联系不同学生的思想意识,对其行为进行约束,带给学生一定的启发与帮助,在此过程当中,能够让学生学会辨别是非,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有利于形成科学的三观。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积极开展各种不同类型的教学活动,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等教学形式,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其中,为学生营造出一个更加活跃、轻松的学习氛围,进而达到既定的德育教育工作目标。在此过程当中,教师需要适时提出一些问题:“假如某位老人跌倒了,我们是否该扶起呢?”然后,在教师的带领下,使学生能够扮演不同的角色,实现深入沟通与探讨。由教师随机选择学生,在这当中,其中一名学生可以扮演摔地的老人,并且基于教师的指导下,要求把老人内心的活动借助语言进行表达,六名学生可以扮演行人,两名学生則扮演扶起老人的学生。借助此种教学活动,能够使学生在更加熟悉的生活案例中体会到深刻的道理,了解目前社会的现象,给予学生思想方面的启迪,从而成功完成德育教育工作的任务。

三、结束语

德育教育是一项系统、复杂和充满挑战的长期工程,不仅需要校内校外、教职员工与家长的携手共进,还需要学生本人的高度配合,将学校、家庭与学生有效联动起来。校内校外应严格按照德育教学标准,始终把德育教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以“三个面向”的要求为指南;以创建一流教育为目标;以正确处理德、智、体、美的关系为原则;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作为工作重点;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德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动力导向促进作用,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才能为以后国家的建设提供高素质高修养的社会型人才,使学生成为国家需要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楚营颖.初中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考试周刊,2015(72):170-171.

[2]刍秋月.康钊等.积极构建以为本地中学德育新观念[J]基础教育研究,2015(03):12-14.

[3]杨浦林.浅谈当代中学生的德育教育[J].学周刊,2016(02):78.

猜你喜欢
教育策略德育教育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