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有效策略

2021-07-13 21:34罗欢
南北桥 2021年18期
关键词:策略研究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罗欢

【摘    要】现代数学教学以素质教育为导向,重视学生的自主发展,注重教学分层,充分展现教学的育人价值。有效的分层教学能保持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问题,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之路。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教学分层  核心素养  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8.020

虽然在教学中强调学生人人平等,但是为了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发展,也不能对所有学生施行同样的教学方式与强度。教学必须要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分层制定适合学生个体发展需要的教学模式。分层教学之所以能让教学效率达到最大化,是因为教学选用的都是最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案。学生因此减负,避免了许多无用学习的出现,学习效率不断提升。分层教学从学生的学习自信、学习潜能等方面考虑,充分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个性特点等因素,为学生量身定制教学方案。

在教學中,教师要对学生施行分层管理,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选择合适的管理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课堂讲解分层设疑,用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分层作业、针对练习,逐一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扬长补短。分层教学让学生愿意将自己的学习、将自己的能力、将自己的个性在教学中积极展现出来,对教师的教学都放心。那么教师也不能辜负学生的信任,结合日常教学活动中的学生表现,制定科学的分层评价,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分层评价,数学作为一门非常灵活的学科,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不能仅凭成绩这一单一方式,而是要分层评价,才能正确引导学生朝着适合他们的学习方向不断前进。当学生对数学有兴趣,对学习有兴趣,对学好数学而自豪时,怎么会学不好数学呢?

一、分层管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但是兴趣也需要科学的教学管理才能被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萌芽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一是与学生自身个性相关的内因;二是来自学生学习环境的外界影响。从内因方面来说,思维比较活跃的学生往往会更喜欢数学,这类学生本身对数学的兴趣就很浓厚。因为这类学生将数学学习当成游戏,只要使用正确的思维方法,便能掌握学习知识,成功通关“游戏”。再从外因的角度来说,学生在进入高中之前已经接受了很长时间的数学学习,每个学生在之前的学习经历不一样,所以对数学的看法也不一样。有的学生之前所经历的数学学习环境好,对数学已经产生了很浓厚的学习兴趣,那么教师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只需要继续保持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即可。但是有的学生可能在进入高中之前所处的数学环境并不好,已经逐渐丧失数学学习兴趣,那么教师必须要通过教学管理,再次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但是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教师都必须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

在日常教学中,学习环境受学生和教师的影响,其中以学生影响为主。俗话说“近朱者赤”,一个不喜爱数学的学生可能也会在一群喜爱数学的学生的影响下,萌发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在分层管理下,教师应该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做一份详细分析,针对性设计相应的管理策略。例如管理思维严谨,但是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教师对他们的管理要外放和直接。因为这类学生较为敏感,直接的教学管理方式能够让他们更加放松自己。但是对于非常活跃、活泼的学生,教师就不能再用同一套管理方式,而是要稍加严格要求,让他们严肃对待学习。科学的教学管理,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学生沉浸学习,整个班级的学习风气自然和谐,学习氛围浓厚,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自然会越发高涨。

二、分层设疑,促使学生参与

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数学课堂上出现了学生参与度较低,只有少部分的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现象。这种现象出现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地关注优等生而忽视后进生。为了使班级上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的参与课堂互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分层设疑,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人人都能参与教学互动。

教学不是教师一个人的事,教学的主体必须是学生,课堂的主人必须是学生。那么如何通过分层设疑,让全体学生参与课堂呢?众所周知,一堂课的时间有限且短暂,教师不可能让设疑提问时间占据大部分课堂时间。通常在课堂上,真正用来设疑提问的时间只有短短几分钟,教师必须利用好这几分钟,让这几分钟时间起到它应当有的教学作用。例如,在教学“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知识点时,教师在课前便要做好设疑提问的准备工作。也就是说,在教师课前备课时,要特意做好设疑工作,特别是设计课堂问题。

首先,分层设疑要做好问题内容的选择,问题必须要和教学内容联系,最好是当堂知识点的内容延伸。如在“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教学时,教师引入与倾斜角和斜率概念相关的问题,在学生总结言语解释过后,再进行如何用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关系探究。

其次,设置的问题要有难有易。当然,难易结合的问题设置不仅要有难度分层,也要有知识分层。难题与简单题之间也存在着紧密的知识联系,一般来说,简单题是难题的基础知识点巩固,难题是简单题的内容思维拓展。这样不仅能保证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能参与到问题中去,还能通过问题之间的知识点衔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拓展思维,加深思考。

依旧以“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为例,“直线的倾斜角”是学生在之前已经学过的知识,这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知识,教师只需要设置一个与之相关的简单问题,唤醒学生以往的学习记忆便可。而“斜率”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数学概念,“倾斜角与斜率关系”也是一个新教授给学生的数学关系,这部分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对学生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所以教师在设疑时要难易结合,从简单的问题开始,再逐渐导入略有难度的问题,这样才能循序渐进地打开学生思维,让学生认真思考直线倾斜角与斜率的关系。经过多次问题设疑练习之后,学生不仅能充分掌握直线倾斜角与斜率的概念,还能灵活转换两者关系。分层设疑的方式能打开学生思维,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分层设疑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课堂里,都参与到知识的思维运用中,拔高了班级学生整体的数学素养,能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三、分层作业,激发学生动力

适当的作业有助于学生巩固新知识,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更加充实。但是作业也需要分层,需要科学设计,才能让“数学作业”在教学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对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数学作业更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因为高中学生的学习任务本就重,学习压力本身就很大,如果教师随意给他们布置作业的话,反而会给学生带来额外的压力,“作业”的效果适得其反。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分层作业必须要做到的一点是:布置作业时必须要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数学水平来布置作业。因为完成作业的是学生,只有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让学生通过做作业的方式提升学习效率。

分层布置作业,才能保证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尤其是对高中数学的教学重点及教学难点来说,步步分层作业能维持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兴趣。如果作业难度太高,学生会因为作业超出他们的能力范围,而引发学生额外的学习困扰。作业不应该重数量而应重质量,足够高质量的数学作业起到的并不比大量作业的效果差。作业也应如同数学知识一样,去糟粕而取精华,让精华部分起到关键性作用即可。

以“三角函数”作业为例,三角函数是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广,运用的作业范围也广。那么,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就要尽量将三角函数的作业布置成三个层次的作业。第一层是基础知识模块,主要是涉及三角函数的相关概念、教材上例题的抄写及填空作业,属于“打基础”。而第二层作业则要在第一层之上增加更多例题的延伸应用,如三角函数之间的互相转变,多是应用计算题目练习。第二层作业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对三角函数知识进行巩固运用,让学生在作业中将知识点记牢,并熟练掌握各种三角函数的转化应用,属于“主体建造”部分。往往从第二层的作业开始,作业具备了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这种难度依旧属于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之后,能够独立完成的程度,是在概念基础上对学生能力的进一步拔高。而第三层作业则是探索创新作业,实际上,这类作业教师对学生的完成度并不会做强硬要求。设置第三层作业主要目的是打开学生眼界,拓展学生思考。因为第三模块的作业难度较高,一般都是历年来的高考真题,多是三角函数与其它数学知识点的混合运用。除了增长学生见识,还要让学生以第三类作业为学习标杆,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查漏补缺。第三类作业也主要是为了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更多的不设限可能,让学生知道自己在学习三角函数知识时存在哪些不足,让学生明白自己在学习中还有很大的学习空间,之后还需努力进行提升。

除了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对不同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教师也要做分层要求。例如对基础稍差的学生,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将作业中的基础知识部分认真完成,拓展训练可以依能力进行挑战。而对学习较好的学生,教师则要对他们在运用巩固及拓展延伸部分的作业做高要求。总之,基础知识扎实的学生要求拔高难度,对基础知识不牢的学生要求打好基础。这样可以充分避免优生不断重复基础性的概念作业浪费他们的学习时间,又能避免难度较高的作业给差生带去更大的学习压力。经过合理设计,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有科学、合理的作业安排,对不同学生的作业教师也做了不同的要求。在分层作业下,优生能够在作业中得到能力突破,差生也能不断通过作业巩固知识,从而获得稳固进步。

四、分层评价,提升学生自信

评价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方向的重要工具,科学的评价方式能够让学生有更好的学习状态。有效的教学评价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更积极地学习数学。分层评价非常符合现代素质教育要求,尤其是对数学学科来说,科学的分层评价方式摆脱了传统教学条框,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可塑性。教学评价存在于教学的每个阶段中,例如在教师提问时,学生积极举手回答了问题,就算学生的回答不够完美,但是对于学生的这种积极的行为,也要及时给予肯定的评价。大多数教学评价指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数学教学严禁用单一的成绩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因为教学评价是研究学生“学”的价值过程,单一的评价方式不足以将学生的学习价值体现出来。在教学中,常用的评价方式有绝对评价法、相对评价法及个体内差异评价法。

绝对评价法是指在教学中给学生制定一个客观标准,然后将学生的学习与这一客观标准相比较,从而判断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方式。在实际教学中,绝对评价法大多以成绩作为标准,如“达到60分为及格”“达到80及以上分数为优秀”。此种评价法的优点是:评价结果绝对客观;缺点是:评价样本单一,评价内容过于片面,无法将学生的学习价值全部展现出来,在应试教学下容易让学生的学习变成唯分数论。

相对评价法是在学生之间选择一个基准,或者让学生互相之间作为基准的评价法,例如排出学习名次、比较学习优劣。方便学生在相互比较中判断自己的位置,激发竞争意识。例如在一次月考之后,全班公布哪些学生在月考中有进步,哪些学生有所退步。因为在学习的不止是一个学生,有的学生可能上次考得好就松懈了,虽然成绩分数没有降低,但是在周围同学都在进步的时候,不进则是退。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适当运用相对评价法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良好的竞争氛围才能让学生持续进步。相对评价法与绝对评价法比起来更为温和,评价内容也更加全面。因为相对评价法不仅涉及成绩比较,还有日常表现的比较,所以更能积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个体内差异评价法是以学生自身的学习状况为基准,对学生的学习价值进行判断。这种评价法通常用于学生与学生自己的比较,评价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学生的学习成绩、课堂表现是否有提升。例如教师可以用学生这个月的月考成绩与上个月的月考成绩进行比较,只要学生有所进步,便及时给予称赞式的鼓励肯定。个体评价有助于学生反省学习,学习退步时,可以及时分析出退步原因;进步时,也能清楚进步原因从而继续保持。不管是哪种评价方式,教师都要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进行分层选择。正确的评价有助于学生建立学习自信,树立学习目标,也有助于课堂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使学生以充满热情的态度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

总之,教师要做好素质教育要求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必须要制定出相应的分层教学策略。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个性分层,根据学生的兴趣分层,根据学生的能力分层,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分层。再根据分层结果开展针对性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特性设计出贴合他们学习的教学方案,有效提升学生能力。除了学生分层之外,在教学的不同方面:如教學的管理、问题设疑、课堂作业、教学评价也要科学分层。针对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管理方式;课堂设疑巧妙设置;课堂作业既有基础巩固也有拓展延伸;教学评价既有绝对,也有相对,既有全体,也有个人。反正,教师要全方面考虑教学,并且根据实际的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手段,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显陈.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策略分析[J].国际教育论坛,2020,2(1).

[2]刘晓东.有效作业,精彩“分层”——高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探索与实践[J].人文之友,2020.

[3]王红.高中数学教学分层评价策略探索[J].教育界:教师培训,2017(2):2.

猜你喜欢
策略研究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目的论角度下的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