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民族工艺文化的传承与对外传播研究

2021-07-13 20:53李琳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20期
关键词:传播传承

李琳

【摘要】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开始,湖湘民族工艺文化就在体制上尝试转型发展。民族工艺文化所涉及的延伸文化产品较多,包含各种手工艺品与民间美术作品等。在现代化发展浪潮的影响下,新兴文化产业对民族传统文化产业所造成的影响来自于多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地方民族工艺文化的没落。民族工艺文化本身所具有的文化特色与艺术内涵,无一不反映出少数民族富有创造力、想象力与生活上的智慧。在工艺产品文化与地方旅游业的发展中,民族工艺文化的传承与对外传播不仅具有较大的经济发展潜力,也具有地方性精神文明传承、文化教育的作用。因此,在现阶段的湖湘民族工艺文化传承与对外传播工作中,应积极探索、拓展、深化地方性工艺文化发展的有效路径,以此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提供有效助力。

【关键词】湖湘民族工艺文化;传承;传播

引言:关于民族文化传承、传播与挖掘等方面的工作,其具有多层次含义。民族工艺文化本身所象征的是一个少数民族的发展更年史,从工艺文化中可以挖掘出地方性、少数民族的文化标签,并且其中所蕴含的精神文明、文化元素也是培育一方水土的精神食粮,具有重要的精神文化教育价值。湖湘民族工艺文化的传承与对外传播工作对于地方经济建设、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作为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在地方性民族工艺文化的传承与对外传播工作中,应在传承路径、模式与探究工作中进行优化,同时通过拓宽对外传播渠道的方式,使民族工艺文化能够以多种样式、多种价值进行传播、弘扬,最大限度突出、发展地方性民族工艺文化。

一、湖湘民族工艺文化的发展现状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环境与文化环境中,受到工业化、信息化与城市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对外传播也受到各种冲击。其中,在城市化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国内部分地区具有显著地方文化标志的建筑被取而代之,随着建起的是居民楼、写字楼与工业厂房等。社会生活文明的发展变迁与民族工艺文化传承之间具有显著矛盾,一边是居民改善生活条件的诉求,另一方面是民族工艺文化的传承难题。

从实际案例上看,湘西地区的乾州石城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因大坝工程与桥梁工程的建设,而面临拆毁;谓有“楚蜀通津”的河西镇,因水口水位的升高导致损毁严重;吉首峒河码头的铁索渡船也因保护不当而永久消失。此外,具有显著地方文化特色的吊脚楼也在近几年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发展中面临改建的问题。从案例统计与研究中可以看出,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发展对于地方文化的传承造成较大冲击。

其次,从湖湘地區的民族手工艺传承现状上看,大部分传统技艺正遭遇失传的问题,根据《龙山县志》的记载,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初,兴隆街马家沟拥有大量纺织户,地方土步生产量相对稳定。但随着纺织工艺的发展与工业化冲击,1995年间该县的纺织户数量大量锐减,其中的蕴含的民族手工艺技术也迎来传承问题。另外,土家族“三滴水” 式木雕床、 木雕太师椅等也是湖湘民族工艺艺术的代表性作品之一,其中的雕刻纹路、图案与技艺无一不体现出少数民族的生活智慧与意识特征。而与湘西地区少数民族生活息息相关的水碾、水车、 石礳、 背水桶等也逐渐被现代工艺取代。

最后,从民族服饰与传统工艺遗产的保护上看,湖湘地区的民族工艺品种类较为丰富,在服饰上,根据《后汉书· 南蛮传》的记载,湖湘地区的民族服饰具有“染以草实, 好五色,衣服斑斓”的描述,体现出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特色与精神追求内涵。受到现代审美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湖湘地区的少数民族在服饰的追求上也逐渐以现代服饰为主,对于传统服饰逐渐失去需求。在传统工艺品的传承问题上,文物盗窃、破坏、黑市买卖等屡禁不止,对民族工艺的传承造成破坏性影响。

二、湘西民族工艺文化传承与对外传播的对策

(一)行政立法与政府支持

法律保障与政府支持在民族工艺文化的传承中具有重要作用。文化传承从形式上属于共同性的社会集体活动,通过统筹管理与法律保障的方式,使弥足工艺文化可以在区域内得到多方面保护。国内在进入二十世纪后,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相关文物保护工程的建设,针对国内少数民族地区的工艺文化,如建筑、手工艺品、手工技艺与文化遗址等方面提出了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的倡议。北京大学教授段宝林也针对地方性工艺文化的传播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他认为民间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问题需要建立在完善的法律制度之上,通过立法保护与政府支持体系的构建,为民族工艺文化的传承保驾护航。[1]

(二)文化传承融入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工作不仅具有一般性的育人功能,同时也具有文化传承、文化教育的作用。湖湘地区的本土文化资源较为丰厚,从文化服饰、工艺品与手工艺等方面可以挖掘出多种文化教育资源。文化传承工作融入学校教育的途径,可以建立在美术教育的基础上,在美术课程的教学体系与内容构建上,通过融入地方性工艺文化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在学校环境中了解到家乡传统文化的特色,并通过文化保护理念与意识培养,从新生代培育的途径中,加强民族工艺文化的保护与传承。[2]

(三)拓展对外传播渠道

在民族工艺文化的对外传播渠道上,可通过建设地方文化展馆、民族文化乡镇与现代化网络传播途径等方式,拓展民族工艺文化的影响范围。在当代的信息传播渠道中,互联网平台逐渐扩大影响力,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更是发挥出了与传统媒体传播所不具备的作用。文化的传承与对外传播更多集中于年轻一代群体,现阶段的居民对于网络渠道的信息获取与接受能力较强,民族工艺文化也可在传统媒体的传播渠道上,建立起互联网传播新渠道,使民族工艺文化可以以崭新的方式进行传播与推广。另外,在地方性的旅游产业建设工作中,也应加大民族工艺产品的设计与生产,通过旅游产业发展与民族工艺文化传播、传承并重的方式,逐步扩大民族工艺文化的影响力。

结语:综上,在湖湘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工作中,法律保障、政府支持与学校教育等途径应被引起重视,借此通过法律保护、政府工作落实与学校文化教育的方式,使民族工艺文化能够深入到社会生活中。此外,在对外传播的研究工作中,还需深入新媒体的发展与文化传播途径研究,通过传播渠道拓展的方式,助力民族工艺文化的更好传播。

参考文献:

[1] 刘文仪, 陈茂. 湖湘传统手工艺文化的对外传播研究[J]. 读好书, 2022(6):3.

[2] 彭坤, 杨曼. 基于新媒体技术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策略研究[J].  2021.

猜你喜欢
传播传承
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策略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湖湘文化的传播效果评价研究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