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社会”可能离我们更近了

2021-07-14 13:47宋金波
支点 2021年7期
关键词:鸡娃高学历教育法

宋金波

今年的高考月前后,教育领域出了几件大新闻,这些变化势必深刻影响中国受教育年轻人的人生走向。

先是《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初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是《职业教育法》施行20多年来的首次大修。该修订草案关注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提出职业教育应该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6月15日,教育部宣布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这也是继市场监管部门对存在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的作业帮、猿辅导等校外教育培训机构“顶格罚款”之后,教育部又一个大动作。舆论普遍认为,这是深化校外教育培训改革的标志性事件,预示着该领域常态化的“強监管时期”已经到来。

两个新闻,一治本,一治标,然而都指向突出的“教育内卷”问题。

“教育内卷”的表现,是“鸡娃”盛行。任何家庭如果不让孩子上几个课外班,几乎就会被视为对孩子未来的放弃。小朋友们首先承担了巨大压力,课余玩耍时间几乎被占光。家长更不用说,且不论高昂的课外培训费用,接送孩子周转于几个培训点,就疲于奔命了。“鸡娃”高压之下,很多父母教育方式变形,导致未成年子女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甚至多次出现中学生因为考试成绩不好而轻生的新闻。

“教育内卷”的原因是系统性的。在当下中国的教育系统中,压力的传导极为明显,可谓环环相扣,从就业阶段几乎一直传导到幼儿园。

校外辅导机构进一步放大了这种压力。由于校外辅导机构大量涌现,很多家长连“躺平”都没得选,不得不被裹挟着加入“鸡娃”大战。大量额外的付出,其实并不能增加孩子的能力,局中的家长却无法退出。

这种局面有一定传统文化原因。比如同处东亚,儒家文化传统深厚的韩国,从1970年代开始大部分家庭就苦于惨烈的高考竞争以及各种课外培训班的压力。政府旗帜鲜明地试图打破局面,出台各种严厉法律约束,不过,直到今天,也没有彻底解决。

韩国的教训说明,单单打击课外班,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课外班的盛行,本质上是结果,不是原因。

总体上,中国社会仍然是一个“学历社会”,而非“能力社会”。人们对“高学历”的预期收益,普遍来说是比较高的。

另一方面,社会对于职业教育却又普遍轻视。事实上,欧美发达国家一般将综合性大学以外的专科院校、技术大学、理工大学都列入职业教育范畴,并形成职业教育体系。

让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一方面能提高职业教育学历的含金量,另一方面也让社会对高学历的收益预期调低。这并不是贬低知识价值。在全世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蓝领工人、体力劳动者的社会地位、收入水平,都会有相对的上升。从这个角度来看,改革方向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未来,中国社会必将更偏向于“能力社会”,高学历虽然仍有参考价值,却不一定是百发百中的“敲门砖”了。

从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来看,政府的决心是非常大的,而且不是局限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未来必然还有从基础教育到就业的配套政策出台。尽管改革仍然需要一定时间周期,但可以肯定,从恢复高考以来,我们从来没有离“能力社会”这么近过。

猜你喜欢
鸡娃高学历教育法
网络流行语“鸡娃”探析
汉滨:村干部趋向年轻化、高学历
“鸡娃”教育:一场面向学生的残酷“内卷”
高学历人才未必“低就”
制造鸡娃
“半数富豪没有高学历”
高学历人才实现价值谈
《职业教育法》重要问题修订意见的调查
我国加紧修订(职业教育法)健全完善相关制度
陶行知的赏识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