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道德难题思辨活动的案例研究

2021-07-14 13:44叶红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9期
关键词:案例儿童

叶红

摘要:道德难题在学生的成长发展进程当中是切实存在的,是他们在思想认知以及行为层面遇到的障碍與困惑。这些问题在学生的已有道德认知框架当中不能够有效处理,就会出现矛盾与冲突,从而形成道德难题。在道德难题的解决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把道德难题思辨活动作为重要突破口,彻底变革传统的教师说教教育模式,借助多元化的思辨活动突出道德矛盾,改变学生片面的思想观念,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在从思想上强化学生道德认知的同时,不断优化学生的道德行为。

关键词:儿童;道德难题;思辨活动;案例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9-0127

德育在学校教育当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德为先、立德树人是当前教育发展的核心。道德难题是德育范畴,要想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当中遇到的道德难题,就需要创新德育内容以及教育形式,把道德难题的思辨作为重要的问题解决抓手,有效推动养正教育,增强学生的道德认知,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道德思辨和深入分析当中建立正确的行为认知和正直的心灵。道德难题思辨活动需要在儿童主体参与的情况下开展,应运用多元化的指导策略,达成道德教育目标,让学生能够自觉约束自身的思想和行为,把德育教育落到实处。

一、关于开展儿童道德难题思辨活动的认识

儿童道德发展是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儿童道德走向成熟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道德认知不断发展和走向成熟的过程。道德认知简单来说就是对是非善恶准则与执行价值的认知,主要体现在道德判断层面。道德判断可谓是人类道德体系当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形成道德情感、意志与行为的基础与前提条件。道德判断是社会判断,是对人的一种判断。与此同时,道德判断也是一种约定或规范的判断,不应该凭借喜好评判,而是应该从客观的权利与义务方面判断。道德发展是认知结构从低到高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除了伴随有道德知识增加之外,还有道德判断能力的逐步提升。儿童道德发展遵循道德判断的发展阶段而不断向前推进。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儿童遇到道德难题时,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思辨活动来引导儿童进行多角度的道德判断,并让他们在投入道德判断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认知,最终实现道德素质的综合提升。随着道德难题思辨研究的深入推进,教师思辨活动当中的投入也需要逐步走向深化,把一线研究成果运用到教育活动中。

二、儿童道德难题思辨活动中教师的定位

在道德难题思辨活动的组织和开展过程中,儿童以及教师是两个至关重要的角色,应该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同时不能够忽视教师的个体价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儿童年龄小,对道德的认知和判断能力相对较低,需要得到教师的指导以及耐心疏导。对此,教师必须明确自身在道德难题思辨活动当中的定位,以便为思辨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其一,教师是道德难题提出者。作为教师,必须要拥有敏锐的观察力,不仅要善于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当中精心筛选道德难题的案例资料,还要激励儿童主动记录日常生活当中遇到的道德问题,以便为教学提供参考。教师所编选的道德难题必须与儿童的生活实际相贴近,同时教师还需要熟知多元化的道德认知理论,教导学生运用恰当的思辨方法剖析和解决道德难题。其二,教师是思辨讨论氛围的营造者。教师在思辨活动的开展中,必须精心安排恰当的环境,尤其是要优化师生沟通互动的氛围,让学生在和谐宽松的对话环境当中进行积极的互动交流、畅所欲言,提高认知层次,最终推动学生道德素质的发展。其三,教师是儿童道德素质发展的引导者。教师必须正确把握当前儿童所处的道德发展阶段,并结合当前所处阶段的发展特征,提出恰当的道德难题,以便激励儿童踊跃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教师在讨论当中要避免直接提出个人观点,否则很有可能影响儿童的自主选择与判断。教师可在学生遇到难题时引导,积极推进道德推理。

三、儿童道德难题思辨活动的案例实践

1.设置道德难题选择,引导积极思辨

在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和指导的过程中,如果一味地进行知识灌输,不顾及学生的接受能力,那么即使是将道德规范与正确的价值观讲得清楚明了,也无法让学生顺利接纳,更不能够帮助学生把道德规范与价值观融入现实生活当中,由此影响学生的道德内化。所以,对于儿童来说,正确的道德教育方法应该是让他们真正参与到道德活动当中,对道德难题进行积极思辨,结合道德难题展开深层次的思考和研究,从中掌握应对未来世界多元冲突的能力和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道德两难选择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主动思辨,这样会让学生经历思想上的矛盾和冲突,也更有助于学生运用思辨方法解决难题,从而塑造正确的三观。

例如,教师选择来自儿童生活的,提供道德两难选择的案例让学生进行思辨和探讨。有两个案例:(1)小明到教师办公室批作业,教师不在,他偷偷翻阅昨天考完的试卷,发现自己考卷是不及格,回到教室,他想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想让考卷消失,最后他再次返回办公室,将自己的试卷拿走了,但是这个秘密藏在他的心里,让他觉得非常沉重。(2)英语考试正进行到一半时,小陈无意间看到一张揉成一团的纸,打开一开,原来是班上两位自己的好朋友在传纸条作弊。考试结束后,小陈很纠结要不要去告诉教师这件事。如果去,就是出卖了朋友,一定会被责备;如果不去,那好朋友就会养成作弊的坏习惯。小陈到底该怎么办呢?

我们通过组织思辨活动,“这样做到底该不该?”在“想一想—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议一议—辩一辩—演一演”中,可以唤醒学生的深刻思考,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要对选择的行为承担后果,并在道德两难情境当中作出正确抉择,从而明白只有诚信,乃做人之本,诚实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快乐。

2.利用苏格拉底诘问法,促进思辨活动

苏格拉底诘问法是在道德教育当中运用广泛的方法,该方法主要指的是借助一连串提问的方式,让人陷入推理的自我矛盾当中,进而发现错误,形成正确认知。儿童思维相对浅显,在遇到问题时往往不能够深入思考,欠缺必要的抽象概括能力,于是教师可以在选择道德难题时巧妙运用故事材料,然后运用一连串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在深入思考和探究当中提高道德思辨力。教师选用的故事材料需要是学生现实生活的一种翻版,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故事当中真正获得思考,并将其迁移到生活当中。

例如,教师可以提供研究素材:去年暑假,我和表哥去江西老家乡下赶集。突然,一个老爷爷摔倒在地上,我想扶起老爷爷,可是这时我心里一愣,想起电视里报道了这样一件事:有一位好心人扶起了一位摔倒的老人,这个老人反而说是那位好心人把他推倒的,并且还要让他赔钱,最后打起了官司……这件事让我左右为难,我到底扶他还是不扶他呢?如果我成了那个有理说不清的好心人可就惨了。虽然那次我扶起了老爷爷,老爷爷也没有污蔑我,但下次遇到同样的情况我到底扶不扶呢?教师继续设置追问,把思辨提升高度:是什么引起了你的为难?面对困难时,小作者还是坚持去扶老爷爷,大家觉得他做得对吗?假如真的被老爷爷污蔑,怎么办?在坚持帮助他人的情况下,如何避免坏的情况?

一连串的问题促发了学生的思考,在矛盾中体会了坚持与不坚持的后果,并将其迁移到自己生活当中,提升了自己的思辨能力和价值取向。

3.借助角色体验活动,创新思辨方法

情景体验和角色体验在道德教育当中备受重视,主要是因为这种体验性的方法可以让儿童获得更加真实而又深刻的理解,并在特定的角色当中获得相应的启发。在儿童道德难题思辨活动当中,教师可以变换不同的活动开展形式,让儿童用更加轻松的方式完成难题的解答。教师要精心筛选包含道德难题的故事,故事可以是真实生活当中的内容,也可以是通过对生活进行提炼讲述的故事,接下来让学生对其进行角色表演,在角色体验当中思辨,也让思辨活动在创新当中走向深入。

伴随着德育教育的长效发展,有关于德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也获得了飞速进展,在当下的德育研究工作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关注点就是儿童道德难题思辨。这项活动强调的是精心选择儿童身边的道德难题,在此基础之上组织开展多元形式的思辨活动,通过多样化的故事体验,对儿童进行针对性的道德教育和指导,帮助儿童塑造正确的道德行为和道德思想。教师在儿童道德难题思辨活动当中要明确自身定位,扮演好指导者角色,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考和探究平台,使得学生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自己的道德认知融入生活实践当中。

参考文献:

[1]沈志偉,黄惠荣.论儿童道德难题课程开发与实施[J].教师博览,2019(7):65-67.

[2]唐凤林.思辨力:让学生的思维更深刻[J].江苏教育研究,2018(35):22-23.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横扇学校小学部215224)

猜你喜欢
案例儿童
因为喜欢儿童 所以儿童喜欢
样板案例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设计
留守儿童
让人无法理解的儿童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六一儿童
“互联网+”的现实案例
难以一致的统计结果
不重实效,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