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恐维稳背景下我国出入境管理引入社交媒体审查研究

2021-07-14 02:11燕新华
领导科学论坛 2021年4期
关键词:国家安全

摘要:如今,非传统安全问题尤其是恐怖主义问题日益突出,我国的反恐形势面临着严峻挑战,反恐维稳已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中必須涵盖的重要内容。出入境管理作为反恐维稳、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如何加强对入境人员的安全审查,识别入境人员危险性,是出入境管理机关面临的重要议题。风靡全球的社交媒体能够反映人的真实思想和生活。在出入境管理中,社交媒体审查识别评判危险人员、收集开源情报信息的功能作用应得到重视。我国出入境管理机关应正确认识引入社交媒体审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在理念、法律、机制等各方面积极探索推动,在出入境管理领域筑牢反恐维稳、维护国家安全的堤坝。

关键词:反恐维稳;出入境管理;社交媒体审查;国家安全

中图分类号:D631.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03(2021)04-0048-09

作者简介:燕新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涉外警务学院。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恐怖主义跨境流动日益频繁,使得反恐与移民两个看似并不相关的社会问题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在这种背景下,一个国家的反恐工作不能再局限于内部,而是要把目光放宽到国境线上甚至外部世界。几乎每个国家都坚持出入境管理是国家的主权,维护的是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利益[1]。出入境管理机关守卫着“国门”,面对着庞大的跨国流动群体,自然而然地被赋予了愈发重要的反恐任务。“9·11”事件的发生、国际恐怖主义的蔓延则为移民和出入境管理的安全化提供了契机。移民与边界的管控成为打击恐怖主义势力的重要手段,表现为各国严格的出入境管理措施:通过出入境限制、边防检查、拘留和遣返以排除非法移民以及“不受本国欢迎”的入境外国人。恐怖主义的威胁成为了实施这些措施强有力的托词[2]。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恐怖主义在无国境的网络世界进一步扩散,许多国家有目的地审查国内的社交媒体信息,并剔除那些不道德的、非法的涉恐信息。然而,有些国家,比如美国,意识到社交媒体审查所具有的强有力功能以及巨大的情报信息价值,开始将原本主要应用于国内的社交媒体审查引入到出入境管理中,使出入境管理措施更加严格,以期识别庞大跨国流动群体当中的危险入境人员,甚至提前阻止危险人员入境。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出入境人员的规模和频次大幅增加,在活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也给反恐工作带来了一些挑战。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进程中,反恐维稳是不容忽视且必须涵盖的重点内容。然而,在我国目前的出入境管理中,仅对出入境证件的合法性、有效性、完备性等方面进行检查,无法准确掌握入境人员的真实意图。因此,探索在出入境管理中引入社交媒体审查,无疑是提高出入境管理工作效能、推动反恐工作有效开展的新亮点,也是有效打击恐怖主义势力、维护国家安全的一把利剑。但在目前,我国的出入境管理尚未引入社交媒体审查,此方面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仅有部分学者对我国出入境管理引入社交媒体审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方面进行过探讨[3]。社交媒体所具有的功能作用以及蕴藏的情报信息价值还没有被充分认识。为此,我们应通过分析出入境管理中社交媒体审查的功能定位,梳理、借鉴已有的域外经验,从理念、法律、机制等各方面探索社交媒体审查在出入境管理中的应用,以期更好地提升我国出入境管理工作水平和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

一、社交媒体及出入境管理中的社交媒体审查

1.社交媒体——思想的反映与生活的缩影

关于社交媒体,有学者认为,社交媒体是建立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之上的互动社区,是用来进行社会互动的媒体,是一种通过无处不在的交流工具进行社会交往的方式[4]。也有学者认为,社交媒体是指一系列建立在Web2.0的技术和意识形态基础上的网络应用,它允许用户自己生产、创造和交流内容[5]。但无论定义如何,显而易见的是,人们可以在社交媒体上自由地创造内容、传播思想和交流互动。如今微博、微信、QQ、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媒体平台已经走进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了以往依靠书信、面对面交流的传统社交模式,人们也逐渐形成了通过社交媒体发表自身观点态度和以文字、照片、视频等形式记录、分享个人真实生活状态的行为习惯。

2.社交媒体审查及其实施方式

审查,是指检查核对是否正确、妥当(多指计划、提案、著作、个人的资历等)[6]。社交媒体审查是指一国的政府部门通过某些途径、技术或手段,对用户的社交媒体信息进行获取、评估、分析的过程。

社交媒体审查主要有直接实施与间接实施两种途径。直接实施是指政府部门通过政策、行政规定等具有一定强制性的手段直接向个体用户或社交媒体平台要求获取相应的信息。2015年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网络安全信息共享法案》,为发现和应对恐怖主义等国家安全威胁,允许国土安全部等情报机构要求企业和平台共享用户信息和数据。在已有的实践中,直接实施是社交媒体审查在出入境管理中应用的主要手段。

间接实施的实施主体主要是政府部门或执法机关,通过与社交媒体平台开展合作或达成一定的默契,使得社交媒体平台开放一定的端口或数据库,秘密间接地获取信息。美国在2007年开始实施“棱镜计划”①,而针对“棱镜计划”中多家大型互联网公司为美国国家安全局提供数据访问端口的行为,美国情报官员则援引《爱国者法案》第215条进行解释。该条款规定,为了搜集外国情报或调查国际恐怖主义而需要获取商业记录的,可请求外国情报监视法庭传票,要求从运营商获取服务器日志,并对“善意披露”予以豁免[7]。同时,政府通过立法、行业引导等方式,促使社交媒体平台自身主动地进行内容信息的审查,并将非法的、不道德的社交媒体信息删除,也是间接实施的一种途径。德国自2018年1月起施行的《社交媒体管理法》规定,在德国拥有200万以上用户的社交网络平台须自行承担责任,清理其平台上涉及诽谤、诋毁、新纳粹和暴力煽动的内容,且社交网络平台必须在7天内删除用户举报的非法内容,明显的违法言论需在举报后24小时内删除或屏蔽,争议言论内容也必须在举报后7日内作出处理,否则将面临最高达5000万欧元的罚款,社交媒体企业还须每半年发布报告,公示用户举报数量及其处理情况[8]。

3.出入境管理中社交媒体审查的功能定位

社交媒体审查是一种政府部门主导的运作方式,具体到出入境管理中,政府部门收集入境人員的社交媒体信息进行分析,包括各大社交媒体网站与应用的账号以及其中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反映个人思想、体现生活状况的信息,评判其是否可能对国家安全造成威胁、能否获得入境资格。同时,社交媒体审查还可以作为收集开源情报的有力手段,服务于各类警务活动。

(1)评判入境人员的危险性和入境资格

社交媒体是个人真实思想的反映和生活的缩影。一般而言,通过社交媒体中的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能够大致掌握个人以往的思想活动和行为脉络,通过进一步的数据挖掘,甚至能够分析出个人主要的社会关系和既往社会活动[9]。在出入境管理中应用社交媒体审查,通过对个人真实思想和生活行为的勾勒和审视,可以判断入境人员是否有不良的思想和行为倾向,以及是否正在实施有悖于法律、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进而评析入境人员的危险性以及入境申请人是否具备入境资格。当入境人员呈现出一定的危险性、可能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时,其入境权利理所当然地会被加以限制。

(2)收集、分析开源情报的重要手段

最初,社交媒体审查常见于各类商业公司或大型企业,通过社交媒体审查收集目标群体、潜在客户以及竞争对手的信息,获取开源商业情报。时下,情报主导警务的理论愈发受到重视,旨在促进这样一种观念:警察组织以情报为主导,流程以信息管理为中心,工作以罪犯为关注点,促进客观决策,预防犯罪行为[10]。社交媒体开放、互动的特点使得蕴含其中的海量信息可以被警务部门挖掘利用,成为理想可靠的情报信息来源。社交媒体审查这一开源情报的收集手段,通过收集、储存、分析各类信息,辅助入境危险人员识别、入境后重点人口管控、犯罪预防等警务活动,契合“情报-决策-预防打击”的工作模式。

归根到底,在出入境管理中应用社交媒体审查最终要服务于国家安全。“安全”从来都是一个国家制定内外政策的立足点与落脚点,全球化时代庞大的跨国流动群体必然夹杂着潜在的安全威胁,如何及时发现、识别这些安全威胁因素进而打击甚至预先挫败犯罪值得执法部门深思。开源网络数据体量巨大,占到整个数据量的95%以上,这些海量的数据往往隐藏着一些其他数据所不具有的、可以解决特定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关键信息[11]。就出入境管理来说,为达到识别人员危险性、阻止危险人员入境以及预防犯罪的目标,维护国家安全,则需要依靠海量可靠情报信息的收集与分析,而这有赖于出入境管理中的社交媒体审查。

二、域外借鉴:社交媒体审查在各国出入境管理中的发展与应用

“9·11”事件促使美国将国家安全问题特别是本土安全提升到了空前的高度,反恐工作自然而然地受到了更多重视,同时,“9·11”事件中的袭击者都是入境外国人的现实也引起了注意。有学者提出,尽管大部分移民不是恐怖分子,但大部分恐怖分子是移民[12]。此后,美国在发动轰轰烈烈的“反恐战争”的同时,采取了多重措施加强出入境管理领域内的反恐工作,其中便包括实施对入境人员的社交媒体审查。

“9·11”事件后,反恐斗争形势更加严峻,美国政府对社交媒体进行审查和监控已成为公开的秘密。2001年10月,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签署颁布了《爱国者法案》(US Patriot Act),将电子监控与审查范围扩大,与恐怖主义相关的审查都会被批准;2008年7月,美国国会通过的《外国情报监视法案》(FISA)修正案规定,司法部长和国家情报总监可授权国家安全局等情报部门对非美国公民的电子通信进行监控,以收集反恐情报,而外国情报监视法庭(FISC)①只会进行有限的干预和审查。这些法案条款大大简化了美国政府以反恐为目的进行社交媒体审查的流程。出于安全考虑,美国政府的移民事务部门早已将社交媒体上的信息作为批准移民和申请入籍的参考,海关部门也要求外国入境游客提供社交媒体账号[13]。

然而,“棱镜计划”的曝光,以及随后发生的“美国公民自由联盟诉詹姆斯·克拉珀案”②,促使奥巴马政府力求达到维护国家安全与保护合法权益之间的平衡,试图改变小布什政府时期“牺牲一定的隐私权益以换来国家安全”的现象。2013年8月12日,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下令组建外部专家组,审核美国在各领域的情报审查和搜集手段[14];2015年6月国会通过《美国自由法案》(US Freedom Act 2015)替代了原有的《爱国者法案》,规定了情报机构不能不加区分地收集电子信息,同时要接受外国情报监视法庭的审核。但奥巴马政府也在推动社交媒体审查在出入境管理中的应用:2015年12月18日,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美国政府已经开始审核外国游客等签证申请人的社交媒体账号;2016年12月,为了应对潜在的恐怖主义威胁,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批准了一项提案,通过免签计划入境美国的外籍人士自愿提供Facebook、谷歌+、Instagram和YouTube等平台的账号信息,供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收集分析,美国的执法官员和签证官员也会进行审查[15]。

随后上台的特朗普政府对反恐和移民的态度能从上任初期就颁布的“禁穆令”③中看出些许端倪,而引人关注的是后续政策:针对入境外籍人士的社交媒体审查愈发严格化。2017年2月,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国土安全部联合提出修改签证更新电子系统(EVUS),要求增加收集社交媒体信息一栏;2017年7月开始,部分入境美国的外籍游客会被要求填写调查问卷,其中内容就包含社交媒体账号等信息;2017年9月18日,美国联邦公报发表新规,在移民档案中增加“社交媒体名称、相关识别信息及搜索结果”,使得社交媒体审查的范围扩展至绿卡持有者及归化移民的流程中[16];2018年3月29日,美国国务院公布了“要求几乎所有美国签证的申请人均需提供过去5年的社交媒体账号”的文件[17];而在2019年6月,这项文件最终落地,办理赴美签证需要如实提供过去五年内使用的社交媒体账号,包括Facebook、Twitter、YouTube以及中国国内的QQ、微信、微博、豆瓣等。值得注意的是,为实现保护本土安全的优先目标,美国将审查阵地前移,旨在将潜在的恐怖分子拒之门外:2017年5月23日,美国行政管理和预算局出台了新的签证审查政策,允许美国使领馆的签证官员要求签证申请人提供过往所有的护照号码、5年内的社交媒体资料、邮箱地址、电话号码以及15年内的个人信息,虽然并非强制性,但未完整或如实提交相关材料可能造成签证申请延期或直接被拒。可以看到,在“美国优先”的理念下,反恐和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观动机似乎又占了上风。

美国之外还有少数国家在出入境管理中引入了社交媒体审查。如新西兰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的新《海关法案》(Customs and Excise Act 2018)规定,海关人员在“有合理怀疑理由”的情况下,有权检查入出境游客的电子设备内容,游客有义务提供密码等信息,若拒绝合作会面临高额罚款、强制解锁甚至扣留没收的处罚。但从更广的范围来看,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对社交媒体的审查和管控仅仅停留在国内层面。可以看到的是,以反恐和维护国家安全为主要目标和考量,在出入境管理领域引入社交媒体审查以评判入境人员的危险性、收集情报信息,实为美国的创新举措。

三、反恐维稳背景下我国出入境管理引入社交媒体审查的现实考量

如前所述,美国等国家在出入境管理领域采取了社交媒体审查措施,将主要的矛头对准了日益突出的恐怖主义问题,很大程度上出于维护国家安全的考量。结合我国如今面临的反恐形势和挑战,确有在出入境管理领域引入社交媒体审查的必要,同时在法律制度和审查技术方面有一定的可行性。

1.必要性

(1)国际恐怖主义成为严峻挑战

“全球化”这一鲜明的时代标签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也使得国际恐怖主义成为重要的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恐怖组织依托国际恐怖主义浪潮,借机壮大自身实力,彰显自身存在价值:恐怖组织不断鼓动疆籍极端分子赴中东参加“圣战”;在2016年的几个月内,“东伊运”制作的网络宣传视频和材料就超过30份[18]。可见,恐怖主义势力也日趋国际化,呈现出“内外勾连”的特点。不容忽视的是,虽然在2019年3月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在叙利亚百分之百清除了由“伊斯兰国”建立的所谓“哈里发国”,但在后“伊斯兰国”的反恐时期,“伊斯兰国”将转变为传统的恐怖组织,“独狼式”“家族式”、无差别式恐怖袭击将长期存在。同时,发达便捷的交通以及没有国界之分的互联网使得全球仍将处于国际恐怖主义的威胁之下。

(2)“三股势力”的回流渗透趋势显现

近年来,国际恐怖主义势力逐渐抬头,恐怖主义活动逐渐呈现出“外部渗透,内外勾结”的特点,“三股势力”的回流趋势日渐明显。“三股势力”选取部分追随者,通过各种手段以务工、探亲、旅行等借口出境,再通过其他方式进入叙利亚、伊拉克等地接受暴恐训练,参加“圣战”[19]。2015年,我國的反恐部门官员表示,约有300名中国籍极端分子在叙利亚参战,大部分人员隶属于叙利亚的“东伊运”分支,还有一些人员加入了其他恐怖组织[20]。在“伊斯兰国”遭到重创后,回流是中国籍参战者的重要选项,“分裂新疆”是他们的重要“使命”之一,回流是实现其目的的重要方式方法[21]。部分掌握暴恐技术的人员会混迹于国际旅客群体中回流我国,参与组织实施暴恐活动、招募训练暴恐人员、煽动人员参加“圣战”等活动,给我国的反恐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

(3)社交媒体成为恐怖主义传播的工具

在新疆鄯善“6·26”案件中,恐怖分子在作案前通过网络观看“东伊运”等恐怖组织制作的视频,并通过网络社交媒体不断传播、宣扬极端思想。社交媒体将反恐推向了网络,不断发展的网络社交媒体为恐怖主义的传播提供了“温床”,恐怖主义势力借助社交媒体传播恐怖主义理念、招募组织成员、教授暴恐技术、实施恐怖活动。特别是对于青少年、虔诚的宗教信仰者、移民融入失意者等群体,社交媒体上的恐怖主义宣传鼓动更容易使其走上极端的道路。

出入境管理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的第一道关口,承担着一定的反恐维稳任务,尤其是对入境人员的背景审查和危险性审查。当前,我国国内的反恐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恐怖主义活动的规律和特点仍在不断变化,全球化的时代特征和国际人口流动频繁的现状使得恐怖主义势力有条件利用正当的方式和程序入境我国。然而,在我国现阶段的出入境管理中,注重对入境人员的证件真实完备性、人身以及携带物品等方面的检查,而对人员的背景、入境意图、思想状况有所忽视,给反恐维稳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隐患。社交媒体审查作为一种挖掘真实思想和生活状态的开源情报搜集手段,在出入境管理中并没有被真正地运用,其蕴藏的价值也没有被充分地认识。因而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在我国出入境管理中引入社交媒体审查,助力反恐维稳工作的开展,维护国家安全,确有其必要性。

2.可行性

(1)法律制度上的可行性

201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六条规定“出境入境人员和交通运输工具应当接受出境入境边防检查”,表明了我国出入境管理机关有权对入境人员实施出入境检查。虽然该法并未对出入境管理机关应当审查入境人员的社交媒体信息作出明确规定,但《宪法》第四十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中规定,公安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应当严密组织国(边)境巡逻,依照规定对抵离国(边)境前沿、进出国(边)境管理区和国(边)境通道、口岸的人员、交通运输工具、物品,以及沿海沿边地区的船舶进行查验。众多法律法规都赋予了我国出入境管理机关在维护国家安全和反恐维稳的需要下对入境人员实施审查的权限。不仅如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第七条规定也体现了对等互惠原则①,对于美国所实施的入境美国的人员需要接受社交媒体审查,我国也可以根据此条规定,在出入境管理中适时地实施社交媒体审查,以提升服务和管理水平,维护安全、有序的出入境秩序。

(2)审查技术上的可行性

事实上,已有多种软件可以实现对社交媒体的审查和监控,主要运用了两种方法:一是向软件程序提供一连串的关键字(词),以生成应用这些关键词的场景并定位使用关键词的社交媒体平台或账户,如论坛、Facebook页面、Twitter账号等;二是通过审查监控软件对某些特定的论坛、社交网站、社交媒体平台等进行实时持续的监控和审查、提取出需要的关键字(词)以及用户信息[22]。

面对社交媒体蕴藏的海量信息,不可能单凭人工进行获取、挖掘、储存和分析,需要依赖于大数据、人工智能、云储存等先进技术,而这些技术在如今的信息时代已发展得较为成熟。现有的审查监控技术以及不断发展的先进算法、大数据等高新技术,成为我国出入境管理部门获取社交媒体信息、评析入境人员的危险性与入境资格的基础途径,也为在出入境管理中引入社交媒体审查提供了可能。

四、反恐维稳背景下我国出入境管理引入社交媒体审查的路径探索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大开放战略的积极实施,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市场”,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国对外多维度梯次性开放格局日益形成[23]。每年数以亿计人次出入境,潜在的恐怖主义威胁不容忽视。如何扎实做好出入境管理工作,推动国境线上的反恐维稳工作的开展,是摆在我国出入境管理机关面前的一项课题。需要充分认识社交媒体审查的作用和价值,借鉴域外经验,从理念、法律、机制、技术等方面探索在出入境管理中引入社交媒体审查,以期在促进对外开放格局、保障出入境人员合法权益的同时,更有力地推动反恐维稳工作,维护国家安全。

1.理念的平衡

纵观美国等国家的社交媒体审查措施,维护国家安全是其根本落脚点。2015年底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作为反恐维稳工作的基本法律,规定“国家将反恐怖主义纳入国家安全战略”。而作为出入境管理机关行动纲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其第一条也体现了维护国家安全的立法宗旨①,因而在我国出入境管理工作中,要始终坚持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利益的理念。然而,在人权和安全之间建立平衡对于寻求更多安全的国家来说并非易事[24]。美国的“斯诺登事件”以及“美国公民自由联盟诉詹姆斯·克拉珀案”

能够给予我们一定的启示:隐私权和国家安全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国家在维护国家安全时不可能不影响隐私权,如果只考虑反恐措施的有效性,而忽视对隐私权的保护,就会过分夸大执法机构的权力[25]。我国正逐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需要在反恐维稳与保障出入境秩序之间、维护国家安全与保障人权之间找到适度的平衡,不走向任何极端。要有隐私权保护的考量,针对审查中发现的合理合法的内容应当给予保护。

同时,人道主义的关怀不可或缺。可以预见的是,社交媒体审查的引入可能引发担忧的情绪,在申请签证或入境时,会出现谎报、错报社交媒体信息甚至抵觸的情况。这便要求发扬人道主义精神,需要境外使领馆等外交外事部门、出入境管理部门开展有力有效的宣传解释工作,阐明社交媒体审查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强调对隐私权保护的重视程度,明确个人救济的途径和方式,减轻顾虑,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2.法律的保障

作为出入境管理工作的主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对出入境证件、随身物品等实物的检查作出了规定,而对社交媒体审查的规定存在空白。可适时地调整有关法律、出台有关规定,填补空白:明确出入境管理部门进行社交媒体审查的权限以及主要地位,国家安全、反恐等部门进行配合的职责;明确社交媒体审查的信息、对象的范围以及实施的程序;明确审查对象的义务,如积极配合审查、如实申报账号信息等,以社交媒体审查的直接获取为主要手段,使得审查工作有的放矢;重视对个人隐私权的保护,确保合理合法的隐私内容不被泄露或滥用。

3.技术的支撑

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在社交媒体审查中,先进技术的运用可以更精准地了解人员的思想行为特征以及生活状态,充分体现社交媒体中开源情报的价值。

首先,在现有审查监控软件的基础上,研发更为先进、科学的社交媒体审查系统。公安技术部门加大资金和人力投入,加强与高新技术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充分运用网络爬虫、先进算法、人工智能、云储存等技术,及时更新信息抓取、收集和储存的能力,同时还要重视对社交媒体中匿名信息获取及定位用户技术的突破,开发分析与预警系统,根据获取的信息进行思想特征、生活模式及社会网络的分析,对涉及敏感信息较多的人员进行预警,同时挖掘与其联系紧密的人员,辅助重点人口管理等事后的警务活动。

其次,完善社交媒体信息通报共享系统。在情报主导警务理念指导下,依托大数据、云储存、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由出入境管理、反恐、国家安全等多部门参与的信息共享系统,打破部门间的壁垒,促进各部门间的联动,促进不同部门数据信息之间的交叉比对和资源共享,实现社交媒体信息这一开源情报的价值最大化。

4.机制的补充

(1)探索建立救济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社交媒体隐私构成的必要条件之一是社交媒体上的内容必须合理合法,显然不包括涉恐信息。但出入境管理中的社交媒体审查留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尤其是在依据信息判断入境资格和人员危险性的阶段,仍可能对合法权益造成侵害。为了更好地实施社交媒体审查,应当探索建立相应的救济机制:设立专门的救济机构和救济途径,为入境人员提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等法律进行救济的可能,以达到保障当事人权益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平衡。

(2)探索审查阵地的前移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入境人次的增多,反恐维稳工作压力的增大。可以预见的是,若引入社交媒体审查,出入境管理部门会面临繁重的工作和巨大的审查压力。可探索审查阵地的前移,有针对性地开展预先审查,将部分潜在威胁拒于国门之外。如借鉴美国的做法,明确境外使领馆签证官员一定的审查权,在申请签证的过程中引入社交媒体审查,实现对高危人员的预先辨别和排查,对高危人员采取不予签发签证等措施,对潜在的危险人员信息及时通报口岸的出入境管理机关,从而分担口岸的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3)明确不配合行为的应对机制

在已有的实践中,美国、新西兰等国考虑到了可能出现的拒不配合行为,采取了申请签证延期、罚款甚至拒签、没收扣留等较为严格的措施。出入境管理中的社交媒体审查关乎反恐维稳和国家安全,在探索中应当借鉴域外经验,对谎报、错报、不报等不配合行为有针对性地采取如签证申请延期、缩短停留期限、罚款等应对措施,还可以适时地对严重的不配合行为采取当场盘问、人身检查、限制活动范围等行政强制措施,保障审查工作的有效实施。

5.发动平台企业等社会力量

从实践经验来看,直接获取是社交媒体审查的主要方式,但间接获取作为补充手段仍不容忽视。政府部门作为社交媒体审查的实施主体,可能被无限地放大,造成治理主体和方式过于单一的问题,有必要通过政策、交流等手段,实现行业引导,促进行业自律。社交网络运营公司作为社交网络平台的提供者,有责任对其平台内的消息进行过滤和筛选[26]。增强政府相关部门与社交媒体平台和企业等合作,提升平台和企业等国家安全等意识,使其主动对社交媒体内容进行审查,及时发现涉及敏感信息较多的用户;拓宽信息交流渠道,提升出入境管理等部门的技术水平和信息获取的广度,促使间接获取的方式得到充分利用。

五、结语

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以及严峻的反恐维稳形势必然对我国的出入境管理政策造成一定的影响,在我国出入境管理中引入社交媒体审查,有助于提升出入境管理工作效能、推动反恐维稳工作。应当正确认识社交媒体审查的作用与价值,借鉴已有的域外实践,从理念、法律、技术等各方面探索社交媒体审查在出入境管理中的引入与应用,实现针对恐怖主义势力的“查明在境内、堵截在境外、抓获在口岸”,筑牢反恐维稳堤坝,维护国家安全。

参考文献:

[1][24]张惠德,王莉,刘华.论反恐维稳背景下的出入境管控[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

[2]Christina Boswell.Migration Control in Europe after 9/11:Explaining the Absence of Securitization[J] Journal of Common Market Studies,2007(3):589-610.

[3][9]胡春喜.我國出入境管理引入社交媒体审查制度的思考——从美国社交媒体审查谈起[J].北京警察学院学报,2018(3).

[4]曹博林.社交媒体:概念、发展历程、特征与未来——兼谈当下对社交媒体认识的模糊之处[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

[5]Andreas M Kaplan,Michael Haenlein.Users of the world,unite!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of social media[J].Business Horizons,2010(1):59-68.

[6]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214.

[7]汪晓风.“斯诺登事件”后美国网络情报政策的调整[J].现代国际关系,2018(11).

[8]德国施行《社交媒体管理法》强化社交网络平台管理责任[EB/OL].http://www.cac.gov.cn/ 2018- 01/28/c_1122329602.htm?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2018-01-28.

[10]洪磊,朱晓峰.国外情报主导警务研究综述[J].现代情报,2019(11).

[11]为美国提供七成情报的数据,我们用得怎么样?[EB/OL].https://www.sohu.com/a/4171733 39_267106,2020-09-09.

[12] Robert S Leiken,Steven Brooke.The Quantiative Analysis of Terrorism and Immigration:An Initial Exploration,Terrorism and PoliticalViolence[J].TerrorismandPoliticalViolence,2006(18):503-521.

[13]蔡梦虹.美国社交媒体监管措施及对我国的启示[J].传媒,2016(19).

[14]奥巴马下令组建外部专家组审查情报监控手段[EB/OL].http://www.chi-nanews.com/gj/2013/08-13/5153934. shtml,2013-08-13.

[15] U.S.government begins asking foreign travelers about social media[EB/OL].https://www.politico.com/story/2016/12/foreign-travelers-socialmedia-232930,2016-12-22.

[16]袁野.针对签证申请者,美国加强社交媒体审查[N].青年参考,2018-04-11.

[17] ACLU Comment on State Department Notices Requiring Social Media Information From VisaApplicants[EB/OL].https://www.aclu.org/ press- releases/aclu- comment- state- departmentnotices-requiring-social-media-information-visa,2018-03-30.

[18]靳晓哲.“东突”势力活动的新特点、内在逻辑及其应对[J].统一战线学研究,2019(4).

[19]张强,毛欣娟.国内外反恐形势的变化及我国的应对[J].广西警察学院学报,2019(1).

[20]反恐局:叙利亚约有300名中国籍极端分子大部分属东伊运分支[EB/OL].http://www.chinadaily.com.cn/interface/toutiao/1138561/2015-5-15/cd_20727644.html,2015-05-15.

[21]郭永良.外国恐怖作战人员的全球动向及其战略应对——以中国籍人员为例[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

[22] Victor Bekkers,Arthur Edwards,Dennis de Kool.Socialmediamonitoring:Responsive governance in the shadow of surveillance?[J]. 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2013(30):335-342.

[23]谢贵平.中国边疆跨境非传统安全:挑战与应对[J].国际安全研究,2020(1).

[25]陈彦臻.美国公民自由联盟诉克拉珀案评析[D].长沙:湖南大学,2016.

[26]熊菲,李维杰.社交媒体与恐怖主义的网络传播[J].中国信息安全,2017(9).

责任编辑:乐之

猜你喜欢
国家安全
我国刑法中“恐怖活动组织”的犯罪学分析
国家安全视角下的战略物资储备立法完善
儒学创新为中华文明“走出去”提供战略支撑
从“Ralls案”看中国海外能源投资的国家安全审查问题
试析宗教虚拟化及其传播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浅析国家安全视野下的新媒体危机
华人卷入两起涉美“国家安全”案
中国互联网治理的转型性特征
论主权投资的国家安全审查及我国的制度完善
国家安全视野下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