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地理高效记忆的方法

2021-07-17 10:36黄家祥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课外课外阅读教学方式

黄家祥

进入高中,学生经历从基础的地理知识学习到复杂的地理知识学习这一转变,需要背诵和理解的内容增多。在课内,教师要采取合适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需要背诵的内容;在课外,教师要利用读物引导学生掌握地理概念,进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地理素养。

一、理解是加深记忆的前提

高中地理蕴含的范围广,主要是讨论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所以,教师要通过联系实际生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重点和难点,从而达到更好的背诵效果。下面,我就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讲解如何开展理解记忆教学。

从教师方面来说,要想让学生具备良好的记忆能力不能急于求成,要先从最基础的地理理论开始讲解,使学生掌握地理理论的表象后进行深入的思考,层层解析,进而达到理解记忆的效果。虽然这样的教学方式会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但是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会更深刻,能保持长久的记忆。如果教师的授课速度过快,那么,学生就无法跟上教学节奏,吸收知识不完全且容易混淆,导致成绩较差。因此,教师要从长远考虑选择教学方法,使记忆成为良性循环。

从学生方面来说,当遇到不懂的问题时,要和教师多沟通、交流,如经纬度、气候类型等容易混淆的知识。只有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的理解记忆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二、通过总结归纳,理清知识点

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环环相扣,各章节的联系和逻辑较为紧密。如果学生没有总结和归纳所学地理知识就很容易将地理知识点混淆记忆。因此,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加强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还要构建适合学生记忆的知识逻辑框架。例如,在讲解地球、太阳和宇宙时,这三者的关系是:宇宙体积大于太阳,太阳体积大于地球等。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点在黑板上画出三者的简图,使学生对三者的逻辑关系有更好的理解。在记忆不同气候的类型时,教师可以利用树形图,分别以温度、降雨量等为依据对各种气候类型进行分类,避免记忆混淆。通过对地理知识进行系统分类和总结,可以使学生在背诵地理知识点的过程中更清晰明了地针对重点内容进行记忆,并有逻辑、有顺序地进行推导记忆,促使学生分清不同理论间存在的同质和异质,进而有效节省背诵时间。

三、利用课外读物,提升记忆能力

为什么在紧张繁忙的高中阶段还要求学生阅读课外地理书籍呢?一方面,高考地理试题材料会参考近年来的地理新闻。通过阅读近年来的地理资讯,能掌握更多地理知识,有助于学生把握试题类型。另一方面,通过扩大课外阅读,能帮助学生记忆更多的知识重点。市场上,有一些比较优秀的地理课外读物,如《国家旅游手册》等。一些具有趣味性的相关课外书籍,对学生来说无疑是最具有吸引力的,這是因为此类课外书为了吸引读者而用了比较有趣的图片作为辅助说明,用有趣的文字进行叙述。

在高中地理学习中,背了就忘、忘了就背的反复过程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因此,传授有效的记忆方法是高中地理教师首先要解决的教学任务。深入了解地理概念是加深记忆的关键,通过总结和归纳,将地理知识点进行分层,避免出现记忆混淆的现象。在课外阅读相关地理书籍来扩大记忆容量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学生具备良好的记忆能力,自然就能掌握大量的地理理论,从而在考试中取得高分。

猜你喜欢
课外课外阅读教学方式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