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脊调曲法联合针灸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疗效观察

2021-07-19 09:14任建荣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方根值椎弓椎体

任建荣

(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推拿科,山西太原030024)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发病率约2%~3%[1],是常见的骨骼系统疾病,约占脊柱侧弯的70%~80%[2]。AIS好发于10~20岁的青少年,且以女性居多,是以冠状面上的侧凸、矢状面上的失平衡和椎体在横轴位上旋转为特点的脊椎和躯干三维畸形[2]。AIS患者虽有结构性脊柱侧凸、椎体旋转、Cobb角〉10°,但不合并神经肌肉功能异常、先天性脊柱骨骼异常[3]。青少年正处于骨骼生长发育的关键期,AIS多因早期无明显身体不适而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多呈进行性加重,压迫神经会出现下肢麻痛、无力,甚至二便失控和瘫痪,同时会影响肺脏、胸廓的生长发育及通换气等功能。因而,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是抑制本病发展的重要措施。我院运用正脊调曲法联合针灸治疗AIS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9月—2020年9月就诊于我院推拿科门诊的AI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共33例,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11~19岁,平均(15.21±2.12)岁,其中以胸段侧弯为主者27例,以腰段侧弯为主者6例;对照组32例,男性13例,女性19例,年龄11~19岁,平均(15.09±2.31)岁,其中以胸段侧弯为主者27例,以腰段侧弯为主者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脊柱侧弯段主弯的Cobb角、Nash-Moe锥体旋转度和发力过程中的表面肌电信号均方根值(RM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1.2 诊断标准 参考《中国整脊学》[4]关于AIS的诊断标准,诊断要点如下:无外伤史;双肩不对称或双肩胛下角不在同一水平,或两侧腰凹不对称,或两侧髂嵴不等高,或棘突连线偏离中轴线;Adam前屈试验阳性;Cobb角≥10°。

1.1.3 纳入标准 年龄10~20岁;符合诊断要点;Cobb角为10°~30°;单弧形侧弯;非过敏体质;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1.4 排除标准 先天因素致病;有血液系统疾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皮肤有破损、溃疡或其他疾病,不宜外治;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传染性疾病及精神疾病。

1.1.5 剔除或脱落标准 纳入后未按规定复诊;治疗中出现过敏或不良反应;数据统计时病史及资料不全;其他原因不愿继续参加试验。

1.2 方 法

对照组:予正脊调曲法治疗:①按脊松枢法;②提胸过伸法;③胸腰旋转法;④腰椎旋转法;⑤腰骶侧扳法。具体操作方法参照中医整脊科正脊调曲法操作规范的标准[7],隔日1次,共治疗8周,期间结合运动疗法,如平衡训练、脊柱两侧肌力强化和呼吸稳定训练等[6]。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针灸治疗,主穴:胸或腰部侧弯段双侧夹脊穴、百会、长强、双侧肾俞穴、脾俞穴、足三里(双)、阳陵泉(双)、悬钟(双)。配穴:血瘀者加血海(双)、膈俞(双);寒湿者加腰阳关、阴陵泉(双);肾阳虚者加灸命门。双侧肾俞穴、脾俞穴及足三里行灸法。侧弯段凹侧夹脊穴行捻转补法,凸侧夹脊穴行捻转泻法;其余针刺行平补平泻法。针具选择:生产厂家为北京科苑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规格:0.35×25 mm、0.35×40 mm、0.35×50 mm,批号:SD20A0403。

1.3 观察指标

1.3.1 Cobb角 两组均于治疗前后行全脊柱站立位X线摄片,并测量出脊柱侧弯段主弯的Cobb角。

1.3.2 Nash-Moe椎体旋转度 两组均于治疗前后进行脊柱站立位X线拍摄,分别测量主弯段顶椎的旋转度,并按程度分5级。0度:椎弓根对称;Ⅰ度:凸侧椎弓根移向中线,但未超出第一格,凹侧椎弓根变小;Ⅱ度:凸侧椎弓根已移至第二格,凹侧椎弓根消失;Ⅲ度:凸侧椎弓根移至中央,凹侧椎弓根消失;Ⅳ度:凸侧椎弓根越过中央,靠近凹侧[5]。

1.3.3 表面肌电信号均方根值(RMS)患者坐位,枕部顶墙,利用脊椎发力使枕部向后顶墙,尽最大力气连续发力30 s,两组均于治疗前后测定发力过程中的RMS[6]。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处理。定量资料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疗效评定以Cobb角减少为主要衡量标准。治愈:脊柱侧弯消失,Cobb角〈5°。有效:脊柱侧弯改善,Cobb角减少≥4°。无效:脊柱侧弯没有改善,Cobb角减少〈4°。

2.2 疗效观察

2.2.1 两组有效率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8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2 两组治疗前后Cobb角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Cobb角均变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Cobb角下降更明显(P〈0.05)。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Cobb角比较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Cobb角比较 (°,±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2)P〈0.05

?

2.2.3 治疗前后Nash-Moe椎体旋转度比较 两组治疗前后Nash-Moe椎体旋转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ash-Moe椎体旋转度均降低,治疗组Nash-Moe椎体旋转度降低更明显(P〈0.05)。结果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Nash-Moe椎体旋转度比较(例)

2.3.4 两组治疗前后表面肌电信号均方根值(RMS)比较 两组治疗前后凹侧RM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凹侧RM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凹侧RMS增加更明显,且治疗组治疗后两侧RM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治疗后两侧肌力趋于平衡。结果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表面肌电信号均方根值(RMS)比较 ±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表面肌电信号均方根值(RMS)比较 ±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2)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凸侧 凹侧 凸侧 凹侧对照组 32 71.86±14.57 58.69±11.07 74.26±10.59 62.59±12.111)治疗组 33 72.15±14.18 59.26±10.79 75.32±11.45 73.83±9.861)2)

3 讨论

AIS可分为非结构性、先天性、神经肌源性、骨软骨营养不良性、间充质病变性、代谢障碍性及其他7类,其发病大多与遗传、神经、肌肉、营养、代谢及行为姿势等因素相关。有研究报道,AIS的易感性与基因的多态性有很大的关联,如白细胞介素-17受体C、褪黑素、雌激素受体及转化生长因子β1等基因的基因多态性都可能影响AIS的发病[8]。

目前,AIS的干预手段主要分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大类,严重的AIS多需手术治疗(如Cobb角〉45°),手术包括三维矫形手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以及Harrington-Luque联合矫正术、腰胸椎融合术等。但手术治疗多风险较大、价格昂贵,有脊柱生长受限、再发脊柱侧弯及需二次或多次手术的可能。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支具治疗、运动疗法、手法治疗、传统功法训练及康复训练等。支具治疗可以将侧弯的脊柱固定,避免脊柱侧弯进一步发展,但可能引起背痛、压疮及胸廓畸形,且长期佩戴可能使躯干区肌群发生废用性萎缩。越来越多研究证明手法治疗、传统功法及康复训练能纠正脊柱侧凸畸形,很好控制曲度发展,改善脊柱整体外观,对脊柱稳定性及恢复都有着不错的治疗效果,得到广大AIS患者的认可。

中医古籍中并无AIS的记载,多将此病归为“龟背”的范畴,《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提出龟背是脊柱逐渐佝偻曲折至背高如龟,乃婴儿早坐或客风吹入脊髓所致。正脊调曲法是以脊柱圆筒枢纽学说、脊柱轮廓平行四边形平衡理论和椎曲论及脊柱四维弯曲体圆运动规律为依据,以理筋、调曲、练功为治则的正脊骨法[8]。针灸既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补虚泻实的整体治疗作用,又有调节血流灌注、改善缺血缺氧、解除肌肉痉挛和疲劳的局部治疗作用;此外还能刺激大脑皮层对病变脊柱进行良性调节,既能使反射弧恢复正常,又能提高凸侧椎旁肌的收缩力,还能增强凹侧椎旁肌伸展性[9]。

多数医家认为AIS乃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于调养引起,与脾肾功能失常密切相关。“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肾主骨,生髓”“脾主运化,在体合肉”,全身肌肉皆依赖于水谷精微的濡养。脊椎运动的原动力是腰椎,腰椎曲度异常必将对胸椎及颈椎的功能产生影响[10]。AIS患者凹侧的椎旁肌肉小于凸侧[11]。本研究选择正脊调曲法联合针灸治疗AIS,选择双侧肾俞穴、脾俞穴及足三里行灸法以补益脾肾、增强原动力;侧弯段凹侧腧穴行捻转补法,凸侧腧穴行捻转泻法以补虚泻实,辅助恢复脊柱两侧肌力平衡,临床证明确有疗效。

综上所述,通过针灸联合正脊调曲法治疗AIS患者,在纠正侧弯、降低Cobb角和Nash-Moe椎体旋转度及改善脊柱两侧肌力方面均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运用和推广。

猜你喜欢
方根值椎弓椎体
健康国人腰椎三维结构数据分析*
基于磁流变原理的复合天棚控制算法的改进与优化
脊柱骨折患者应用短节段椎弓根钉棒固定手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高地隙自走式喷雾机底盘悬架减振特性分析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脊柱手术机器人在胸腰段窄小椎弓根后路螺钉置入中的应用
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塌陷的2种手术方式的比较
球囊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探讨
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