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2021-07-21 03:00史丽华黄芳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年14期
关键词:心内膜炎瓣膜感染性

史丽华 黄芳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由于心脏瓣膜、心室壁内膜或动脉内膜结构直接受到真菌或细菌等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1],引起局部炎症及持续性菌血症,最终使自身免疫系统被激活的全身性疾病[2]。据研究统计,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年发病率为10~15人/10万人,发病后半年病死率高达15%~20%,在感染性疾病中位居前三[3]。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发病后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瓣膜损坏、心律失常、血回流障碍等,故临床单纯抗生素药物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效果甚微,且易反复发作,尽管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治疗水平不断提高。但多项研究[4-7]显示,多数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院外生存率及生活质量仍处于较低水平。基于此,本研究对我科收治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调查分析影响其术后生活质量的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择2019年1—12月本院收治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手术患者101例为调查对象,纳入条件:符合改良版Duke的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标准;均为首次手术;无沟通障碍者;术前意识清晰;对本研究知情且自愿参与。排除条件:既往有精神疾病史;患有严重焦虑抑郁症、自闭症;临床资料不齐且无法随访者。

1.2 调查内容与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患者的相关信息,内容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具体见表2。

1.3 生活质量评定

采用WHOQOL-100量表[8]对患者的院外生活质量进行评定,该量表包含生理、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环境、精神支柱/宗教/个人信仰6个维度,各维度分别由4个条目组成,共有24个条目,总分为0~140分,结果分值越高,则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单因素分析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多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感染性心内膜炎手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现状

通过对10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感染性心内膜炎手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总平均分为89.12±17.23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处于低下水平,见表1。

表1 感染性心内膜炎手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现状(n=101)

2.2 感染性心内膜炎手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单因素分析

对感染性心内膜炎手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发病时发热情况、术后营养水平、心功能分级、并发症、疾病认知水平均为影响感染性心内膜炎手术患者院外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P<0.05),见表2。

表2 感染性心内膜炎手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单因素分析(分)

2.3 感染性心内膜炎手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心功能分级、疾病认知水平、并发症均为感染性心内膜炎手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见表3。

表3 感染性心内膜炎手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感染性心内膜炎在风湿性、先天性心脏病人群中多发,其病情复杂,进展迅速,且院内的病死率高,术后生活质量主要指患者在手术治疗结束及出院后个体的自我主观评价,与患者的文化、社会环境密切相关。通过调查院外的生活质量,不仅可以充分掌握疾病对患者带来的躯体不适及对生活的影响,从而及时调整和指导疾病的治疗和护理[13]。因此,提供积极合理的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其院外整体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感染性心内膜炎 一般以伴有心脏瓣膜病变为发病基础,在正常心瓣膜表面发生率较低,主要分布在心脏瓣膜和心脏内膜[9],在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心脏内膜或瓣膜表面,多伴有大小形状不一的血小板或纤维素团块等赘生物,其内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及炎症细胞[10]。现有的外科手术通常以彻底清除赘生物与消除炎症病灶,为患者延缓病原菌、毒素及免疫复合物对瓣膜的侵袭,并置换或修复机体受损的瓣膜,重建或疏通左心室的流出道以及矫正心内膜畸形等为主要治疗原则[11],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加之抗生素药物的发展以及治疗方式的增加,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预后理应得到明显的改善,但据临床实践表明[12],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治愈率仍处于中等水平,并且多数患者术后仍出现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仍带来不利的影响。

年龄和疾病认知水平是可以预测人们在生理健康总分及机体受损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患者的身体活动、日常生活行为与心理情绪等因素均会受到年龄与疾病认知的影响[14],年龄越大的患者,其生活质量较比年轻的患者明显低下,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越好,生活质量水平越高。其原因为住院期间均有专业的医护人员对其各方面进行指导和照顾,而出院后主要依靠自身或家属进行护理,年龄大与对疾病认知缺乏的患者出院后由于对疾病缺乏正确认知,可能意识不到积极配合治疗的重要性,使其对生活行为与作息缺少重视。加上年龄较大的患者其心功能的耐受能力也越差,较容易引起心功能再次损伤,导致病情复发,从而影响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因此,对所有高中及以上老年患者发放健康宣教手册并以集中PPT讲座形式讲解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危害、治疗意义及院外的相关事宜;对初中及以下患者发放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宣教手册,以一对一形式为其耐心讲解,以问答互动形式进行内容巩固;鼓励所有年轻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手术患者利用私信及微信交流群在线问题咨询,全面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度与生活质量。

心功能衰竭是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围术期乃至院外的主要致死因素,也是预测手术治疗预后效果和生活质量的独立因素。有研究认为[15],随着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情发展,其瓣膜结构逐渐受损,使得主动脉瓣膜功能不全而增加心功能衰竭的风险。此外,病原菌与其他毒素侵袭瓣膜或其他心肌,亦会引起瓣膜脓肿或瓣膜反流,致使心律失常和心肌收缩能力下降[16]。加上生活中护理不当,则还易引发充血性心力衰竭、肝脾肿大、胸痛、偏瘫等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健康。可见心功能的损伤程度对抗菌治疗效果与预后有些直接的联系,而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心功能损伤程度越轻的患者,其术后的生活质量越好;心功能损伤程度越严重的患者,其生活质量与预后情况就越不理想。因此,术前应加强对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心功能支持治疗,对于心功能不全或损伤的患者,及时给予利尿、强心等药物,以改善心功能;适当使用心肌营养药物增加心肌能量储备功能,适当补充白蛋白或新鲜血浆等输入支持,缓解心脏前后的负荷,促进心功能的改善,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待超声心电图结果理想后,再决定开展手术治疗;另外在术后应及时为其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以利于及时调整抗凝药物的剂量,降低术后出血的风险。其次,术后继续使用大剂量的抗生素以防止感染复发风险,同时还应及时为患者补充钾镁等元素,重点防治心律失常,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的平衡。最后,术后应时刻注意患者的血压水平,避免心肌过度水肿与组织脆弱而引起瓣周漏 ,降低相关并发症风险 ,提高患者预后与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影响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诸多,本研究分析发现,与患者年龄、心功能、并发症及疾病认知水平呈现相关性,因此,临床应针对以上因素为患者及时提供合理的治疗措施与护理干预,从而改善疾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心内膜炎瓣膜感染性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临床应用及其瓣膜选择、瓣膜耐用性问题的研究进展
高分子介入瓣植入,是创新也是颠覆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防压疮被架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机械振动辅助排痰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
《思考心电图之177》
猪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治研究
“烂”在心里
感染性心内膜炎血培养阳性患者的临床研究
对感染肺炎克雷伯氏菌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