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联合PBL教学模式在眼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2021-07-21 03:01杨莺杨颖灵陈婷李芳华方波王榕婷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年14期
关键词:眼科专科教学效果

杨莺 杨颖灵 陈婷 李芳华 方波 王榕婷

临床实习是护生从课堂向病房过渡、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学习阶段,是促进护生成长为合格护士的关键环节。眼科是一个专科性非常强的科室,有许多专科的仪器、检查、操作、用药。护生在眼科实习的时间为1个月,但要掌握的内容却很多,如何让护生较短的时间内更好地掌握专科知识、专科操作技能,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是带教老师值得思考的问题。基于问题式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模式,它是以“提出问题,建设假设,收集资料,讨论假设,总结”5阶段组成的教学新方式[1]。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正在广泛实施,其主要为医务工作人员提供了一套规范的、标准的、科学的、完整的诊断和治疗方式,最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的作用[2]。临床路径教学法是将诊疗理念应用于教学中,按照临床路径构建教学路径对护生进行教学,明确了教学的方向、内容和目标,使教学按照标准化的模式进行[1]。我科将临床路径联合PBL教学模式应用到眼科护理教学改革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 2017年4月—2018年2月实习的护生共93名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大专学历,年龄20~22岁,平均20.9±0.5岁。按组间基本特征匹配原则分为对照组43名和观察组50名,两组护生在眼科实习时间为4周。两组护生性别、年龄、在校成绩、学历、教学课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教学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传统的带教模式,护生入科后由总带教老师集中进行入科宣教。安排本科室工作3年以上,护师以上职称老师进行带教。眼科有门诊和病房,每一批护生在眼科的实习时间为4周,第一、二周在病房实习,第三、四周在门诊实习。在这期间带教老师根据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对护生进行“一对一”指导,并予以理论授课2次,操作集中示教2次,护理教学查房1次。出科前进行理论及操作考核。

1.2.2 观察组 实施临床路径联合PBL教学模式进行带教。护生入科后由总带教老师集中进行入科宣教。安排本科室工作3年以上,护师以上职称教师进行“一对一”带教。眼科有门诊和病房,每一批护生在眼科的实习时间为4周,第一、二周在病房实习,第三、四周在门诊实习。带教老师按照眼科教学临床路径表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教学。护生遵照路径表内容进行学习。护生出科前进行理论、操作考核。

临床路径联合PBL教学模式的实施: ①由科室护士长、总带教老师、资深带教老师成立CP小组,CP小组成员均由本科及以上学历、护师以上职称、在本科室工作三年以上人员组成。CP小组成员根据眼科的专科特点共同讨论,制定眼科临床教学路径表。路径表的内容由教学时间、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完成时间、带教老师签名等内容组成[3]。②护生入科当天,总带教老师向护生介绍临床路径表内容,使护生明确实习的内容及学习的目标。③带教老师根据路径表的教学内容带教护生,并在临床带教过程中根据临床典型病例和专科的知识点,有针对性地向护生提出相关问题,并鼓励护生通过查看专业书籍、查阅电子文献等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④带教老师对护生学习完成情况进行记录。在路径表安排的时间内,如果没有完全掌握该知识点,带教老师暂不记录完成时间,在后面的实习过程中由带教老师对其进行巩固学习,直至达到教学目标。⑤带教老师每周根据临床教学路径表学生的学习情况,向总带教及护士长反馈教学进度及教学效果。CP小组成员每月根据护生及教师的反馈集中讨论,及时调整、改进教学计划。⑥所有常规操作及专科操作,护生均按照科室制订的实习护生操作次卡完成操作学习。

1.3 评价方法

眼科实习结束,护生在总带教老师统一安排下,理论进行闭卷考试、操作考核、匿名填写问卷调查表。比较两组护生的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教学效果评价。考试内容为眼科专科知识及操作。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满分为100分,教学效果评价包括自主学习、查阅文献能力(8个方面,每个方面满分1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生理论、操作和综合成绩比较

观察组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和综合成绩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生理论、操作和综合成绩比较(分)

2.2 两组护生自主学习、查阅文献等能力比较

观察组的发现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求知欲、文献查阅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生自主学习、查阅文献等能力比较(分)

3 讨论

3.1 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带教老师根据临床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对护生进行“一对一”指导。它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没有系统的教学内容,没有完整的记录学习过程,教学过程随意性大,教学缺乏层次递进。使得护生不能全面、系统、有目标学习,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不高。

3.2 临床教学路径表实施的优势

临床教学路径表的实施相对传统的教学法,目的性更明确、针对性更强、富有计划性及时间性[3]。教学内容全面并结合了眼科的专科特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通过理论授课、操作示教、一对一教学指导、护理查房、PBL教学等形式,使护生能循序渐进、系统地学习眼科的专科知识及基础知识。

3.3 PBL教学法的优点

PBL教学法是由美国Barrows教授于1969年首次提出,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完善,逐渐成为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4]。它的精髓在于学生对学习的指导和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5]。PBL教学法是先提出问题,让护生通过查阅电子文献、查阅教科书、参与讨论等方式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带教老师再根据护生找到的方法给予点评,将教与学有机结合起来,使护生围绕病例资料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通过讨论交流找出自己在处理问题上的不足之处,并最终将问题完全解决[6-8]。通过这种学习的过程,护生发现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文献查阅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明显增强。护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学习积极性大大增加。

3.4 临床路径联合PBL教学模式开展的意义

临床路径联合PBL教学模式对带教老师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带教老师除了要有过硬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水平,还得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拓宽知识面。科室定期对带教老师进行培训,让带教老师掌握实施临床路径联合PBL教学所必需的知识、技巧、经验[9]。使带教老师采取更规范的带教模式,督促带教老师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充分体现眼科教学团队的优良品质[10]。临床路径使教学目标、内容、时间、带教方式等环节更加具体、更加明确。临床路径联合PBL教学模式,引导护生主动学习、加深思考,提高了护生解决问题、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能力[11-12]。带教老师通过不断的学习、摸索、总结,自身教学能力、业务水平得到了提高。整个科室教学效果、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猜你喜欢
眼科专科教学效果
2021年致谢审稿人名单
眼科诊所、眼科门诊、视光中心的区别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浅析专科化管理在心内科病房护理中的实践
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策略
安徽省医学会专科分会战“疫”在行动
福建抗疫专科护理队出征支援湖北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