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临兴致密气钻井钻头优选及提效分析

2021-07-21 06:36王志超陈真袁则名和鹏飞孟瑄郑卓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21年7期
关键词:机械钻速井段进尺

王志超,陈真,袁则名,和鹏飞,孟瑄,郑卓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工程技术分公司(天津300452)

临兴区块位于山西省吕梁市,构造位置属于鄂尔多斯盆地。本区地层沉积相对平缓,是由东向西的单斜倾斜,该区域发育构造主要为鼻状构造,属于黄土塬地貌,地形以黄土丘陵为主,地势起伏较大[1-2]。鄂尔多斯地区的整体开发程度较低,但随着近年来国家天然气的大量勘探和开采,该盆地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开发。但该区块地层复杂,单趟钻进尺少,钻井过程中钻进速度慢,起下钻次数多,非生产时间及钻井周期长;同时井眼井壁稳定性差,井下漏失、溢流、井塌等复杂情况频发,有时甚至会造成重大的钻井事故[3-4]。基于这些问题,钻井提效迫在眉睫,既可提高钻井机械钻速,缩短钻井周期,又极大地降低了复杂情况的发生。

1 钻井技术难点

对临兴区块近年钻井资料进行分析,发现造成现阶段钻井机械钻速慢、钻井周期长的主要原因为地质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1)地表条件复杂,山体陡峭,沟谷切割,断层不发育。地层横向分布广,多层叠置,砂体平面连续性差,易发生漏失,且漏失存在不可预见性和不可控制性。

2)砂层厚度较小,多薄层发育,砂泥岩互层和夹层较多,钻头钻遇不同岩石可钻性相差较大,钻头选型困难。

3)下部地层普遍较硬,钻井机械钻速低,钻井周期较长。

4)区块内地层存在一定差异,稳定性较差,易发生井下漏失、井壁缩径、井塌等复杂情况,复杂情况处理困难,周期长,处理过程中井况易恶化。

2 钻井技术优化措施

2.1 优化钻头选型

通过理论研究与临兴区块地质特点相结合及多井间进行数据对比,从钻头构造、喷嘴倾斜角、布齿密度、井底流场、力平衡和强度、负载等多方面多角度对比和优化,力争选择井底岩屑清理速度快,抗研磨性强,攻击力和切削齿机械效率高,寿命长的钻头[5-8]。钻头寿命长可以大大提高单趟钻进尺,有效地减少起下钻更换钻具时间;钻头研磨性强,攻击力和机械切削效率高可以提高机械钻速,在相同时间内进尺更多。

临兴区块上部井段为第四系黄土层,该井段地层可钻性较好,通过统计、分析该地区历年钻井资料,发现5刀翼、短冠型、19 mm切削齿的PDC钻头使用效果良好,与上部井段地层匹配性较高。

临兴区块下部井段地层可钻性相差较大,石千峰以上地层主要为粉砂岩、砂岩及泥岩,地层相对较软,岩石致密程度稍低,选用钢体、5刀翼、单排步齿、双锥型冠部的PDC钻头寿命长,进尺多,机械破岩效率高;石千峰以下地层主要为石英砂岩、泥岩及煤层,地层致密,可钻性差,历年钻井所用常规PDC钻头保径和切削齿均磨损严重,但胎体、6刀翼、双排齿、保径加强的PDC钻头使用效果良好,耐磨损强度显著提高,钻头寿命和进尺更多,同时不影响机械钻速。

2.2 优化钻具组合

钻具组合使用的基本原则是:保证轨迹和井身质量,有效控制井斜角和全角变化率;保证钻头工作稳定性,钻进期间能够施加较高钻压,提高机械钻速;同时减少憋压、蹩扭矩和卡钻等复杂情况,保证起下钻顺利,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尽可能优化钻具组合。优化钻具组合为:大尺寸井眼660.4 mm(26″)和428.75 mm(17½″)井眼采用塔式钻具组合,较小尺寸井眼311.15 mm(12¼ ″)和215.9 mm(8½ ″)井眼采用钟摆钻具组合。针对个别井特殊情况,调整钻具组合选用防斜、纠斜钻具,可以采用PDC钻头和螺杆钻具低钻压轻打钻进,加强井眼轨迹的防斜效果。

2.3 优化钻井液体系

合理的钻井液体系对钻井作业非常重要,钻井液可以及时清除井底岩屑,保持井底清洁,避免钻头重复切削,降低钻头切削齿的磨损,提高钻进速度,同时能够平衡井壁侧向挤压力,在井壁形成薄而韧的泥饼,封闭和稳定井壁,防止井内油气资源污染、井壁坍塌和井眼缩径。

临兴区块属于鄂尔多斯盆地,该地区地层部分缺失,夹层多,钻进过程中井下漏失、井塌和缩径等复杂情况频繁发生,井壁稳定性较差,针对该地区地层的特殊性,采用抑制性较高的超低渗透钻井液体系。超低渗透钻井液体系中的聚合物黏附在地层缝隙的终端创造“桥头”,与流体中其他物质相结合,穿过地层缝隙形成表面桥,石油行业中称为“垫层”,这些垫层为多层纤维垫层,极大地提高了钻井液抑制性,减少了钻井液中流体侵入地层,有效地维护了地层的稳定性,钻井周期和裸眼裸露时间较长情况下,亦能保证井眼稳定,大大减少了钻井过程中井漏、井壁坍塌和缩径等复杂情况。

3 现场应用效果

近年来,临兴致密气进行了多口钻井作业,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LX-6、LX-1、LX-5、LX-4和LX-8井等5口井,这5口井互为邻井,井深和井身结构类似,钻井方面数据相近,具有很好的对比效果。对这5口井在上部井段和下部井段钻井作业期间的单趟钻进尺、钻井机械钻速和钻井工期进行全面对比,通过对比发现,采用优化钻头选型、优化钻具组合和钻井液体系等提效措施后,单趟钻进尺和钻井机械钻速显著提高,钻井工期相应减少,提速效果明显。具体分析如下。

3.1 单趟钻进尺和机械钻速对比

由表1可知,上部井段提效前LX-6井、LX-1井和LX-5井钻进期间总进尺为1 535.66 m,单趟钻平均进尺为255.94 m,总纯钻时间为334.5 h,总体平均机械钻速为4.59 m/h;后续钻井作业中采用优化钻头选型、优化钻具组合和钻井液体系等提效措施,提效后LX-4井和LX-8井单趟钻进尺和总体机械钻速都有显著提高,总进尺为3 915.94 m,单趟钻平均进尺为748.01 m,总纯钻时间为508.53 h,总体平均机械钻速为7.70 m/h,提效后单趟钻平均进尺为提效前的2.92倍,单趟钻增加进尺比例达到192%;提效后钻头总体平均机械钻速为提效前的1.68倍,提速比例达到68%,单趟钻进尺和机械钻速均有明显提高。

表1 临兴致密气上部井段单趟钻进尺和机械钻速对比

由表2可知,下部井段提效前LX-6井、LX-1井和LX-5井钻进期间总进尺为514.29 m,单趟钻平均进尺为73.47 m,总纯钻时间为206.5 h,总体平均机械钻速为2.49 m/h;后续钻井作业中采用优化钻头选型、优化钻具组合和钻井液体系等提效措施,提效后LX-4井和LX-8井钻头单趟钻进尺和总体机械钻速都有显著提高,总进尺为3 084.2 m,单趟钻平均进尺为371.66 m,总纯钻时间为712.08 h,总体平均机械钻速为4.33 m/h,提效后单趟钻平均进尺为提效前的5.06倍,单趟钻增加进尺比例达到406%;提效后钻头总体平均机械钻速为提效前的1.74倍,提速比例达到74%,单趟钻进尺和机械钻速均有明显提高。

表2 临兴致密气下部井段单趟钻进尺和机械钻速对比

3.2 钻井工期对比

提效前LX-6井、LX-1井和LX-5井,钻井工期分别为43.51 d、53.18 d和42.16 d,平均钻井工期为46.27 d;后续钻井作业中采用优化钻头选型、优化钻具组合和钻井液体系等提效措施,提效后LX-4井和LX-8井钻井工期分别为35.03 d和34.11 d,平均钻井工期为34.57 d,提效后平均钻井工期相比提效前缩短了11.71 d,钻井工期缩短比例达到25.3%,提效措施效果明显。

4 结论

临兴区块地质情况复杂,夹层多,钻井过程中井下漏失、井塌和缩径等复杂情况频发,针对该区块的地质难点,通过采用优化钻头选型、优化钻具组合和钻井液体系等提效措施,不仅提高了钻进中的单趟钻进尺和机械钻速,缩短了整体钻井工期,同时有效地降低了钻进过程中复杂情况的发生,并保证了起下钻过程的顺利,很好地解决了该区块地质难点。该提效措施符合临兴致密气的地层特点,在钻井作业中的促进效果明显,为后续临兴致密气油气资源的大开发提供了现场经验。

猜你喜欢
机械钻速井段进尺
摩阻判断井眼情况的误差探讨
防斜纠斜技术在邑深1 井的应用
大断面岩巷快速掘进技术研究
谦比希铜矿大断面掘进爆破技术优化改进工程实践
基于Cempro Plus的长封固段固井顶替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以塔里木盆地顺北区块S7井为例
小修液压转盘在高升油田的应用及认识
地铁深基坑不同施工进尺对邻近桥墩及下跨拱涵影响数值分析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钻进参数多目标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