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局定点帮扶的“永靖实践”

2021-07-22 01:46人民论坛专题调研组
人民论坛 2021年19期
关键词:中国地震局减灾定点

人民论坛专题调研组

【调研背景】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伟大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为深入研究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实践探索,创新宣传各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优秀案例,3月31日至4月2日,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组织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的相关专家学者,到中国地震局定点帮扶地——甘肃省永靖县,了解其在定点帮扶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创新做法。本期推出的“中国地震局定点帮扶的‘永靖实践”为成果之一。

中国地震局自1992年定点帮扶永靖县以来,始终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在政治引领定点扶贫、减灾扶贫、科技扶贫和产业扶贫等方面探索可供借鉴的实践经验,并先后荣获中央和国家机关定点扶贫先进集体、甘肃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甘肃省脱贫攻坚帮扶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十三五”时期,通过各方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永靖县如期实现整县脱贫摘帽。截至2020年底,全县贫困人口由2013年底的43746人减少到0人,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底的27.26%下降到0%,累计减少贫困人口5.26万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政治引领行业帮扶,造好脱贫发展的“发动机”

中国地震局定点帮扶永靖县以来,不断强化政治引领,在构建和完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等方面,为定点扶贫工作的持续高效开展提供了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

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切实担起定点扶贫政治责任。近30年来,中国地震局累计投入资金3840.79万元,引进各类资金14070.04万元,为永靖县扶贫开发与脱贫攻坚提供了持久的动力支持。首先,坚持高位推动,坚决扛起定点帮扶政治重任。中国地震局党组把做好定点扶贫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不断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体系。局党组通过听取汇报、座谈交流、入户走访、实地考察等有效方式,长期深入了解永靖县脱贫攻坚工作情况,与其共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新思路新举措,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其次,强化组织安排,尽锐出战保证帮扶工作成色。中国地震局不断强化定点帮扶工作组织领导,保障定点帮扶的干部配备、要素配置,累计选派16名优秀干部挂职担任永靖县副县长和驻村第一书记,让选派干部立得住沉下心扎下根,让“外援力量”变成驱动当地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据悉,中国地震局选派的扶贫干部曾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甘肃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称号。再次,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制度安排确保帮扶质量。中国地震局不断实化细化具体脱贫举措,制定定点扶贫工作计划(2019-2020年),明确目标任务,确定年度工作要点,帮扶工作分解到年、落实到人。签订年度中央单位定点扶贫责任书,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定点帮扶各项指标逐年保持大幅增长。同时,充分结合地震系统垂直管理的体制特点,发挥甘肃省地震局在定点帮扶项目安排、资金使用、进度监督等方面的属地帮扶作用。最后,保持统筹兼顾,全力构建“3+N”定点扶贫工作体系。中国地震局充分挖掘内部资源,依靠全系统之力全方位构建形成了以产业扶贫、科技扶贫、减灾扶贫为主体,兼顾生态扶贫、教育扶贫、旅游扶贫、基础设施扶贫、消费扶贫等多种扶贫方式的独具特色的“3+N”定点扶贫工作体系。在实地考察后,调研组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文化研究室主任周庆智表示,强化政治引领、坚持高位谋划,让定点帮扶有了“主心骨”“先锋队”,对发挥组织效能、保证脱贫攻坚成效和质量起到了关键作用。

以突出的专业优势主动扛起行业扶贫重大使命。永靖县境内地形地貌复杂,滑坡、泥石流、洪涝、干旱等灾害易发多发。中国地震局立足实际,着眼于构建和完善“大应急”体系,全面提升综合减灾能力水平,为当地脱贫致富鋪就一条“平安大道”。第一,着重帮助永靖县加快推进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创建,抢抓国家层面实施自然灾害防治工程的有关政策机遇,在甘肃省率先完成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试点工作,为后续工作提供完整全面的实践基础。第二,构建和完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因地制宜、全面覆盖”的“全灾种、大应急”体系,协助永靖县建设集应急指挥、风险预警、隐患管控、监督监管、调查取证五大功能于一体的县应急指挥中心;永靖县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在中国国际救援队和甘肃省消防救援总队的支持下,初步形成了覆盖全灾种的应急救援能力。第三,持续推进“3+4”县域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县、乡、村三级管理机构,县、片区、乡、村四级应急救援队伍),争取甘肃省应急管理厅、甘肃省消防救援总队投入各项配套资金1107.8万元,组建各类应急队伍14支、片区应急救援中队4个,新建应急物资储备站143个,新建、改造升级微型消防站149个。第四,持续加大行业项目和专项资金投入。协调落实甘肃省水域救援基地建设资金6775万元、冬春救助资金3247万元、自然灾害救灾资金1200万元,协调建制50人的甘肃省水域救援大队落户永靖县,建设永靖县防震减灾科普馆,实施永靖县地震小区划项目,大力推进综合性消防队伍和甘肃省水域救援基地建设。第五,积极推进生态治理与防灾减灾。中国地震局共投入资金427.41万元,实施帮扶生态项目18个,主要针对刘家峡库区周边生态环境脆弱的现状,自2000年起持续实施龙汇山“减灾林”项目,累计植树造林4000余亩,库区沿岸水土流失情况得到显著遏制,已成为当地生态扶贫示范工程。

以特色的帮扶创新广泛凝聚内外帮扶强大合力。中国地震局发挥中央单位在争取政策资金、获取各类信息等方面的优势,配合永靖县协调解决防灾减灾与脱贫攻坚、乡村全面振兴等基础性、战略性问题。其一,抢抓国家实施自然灾害防治等“九大重点工程”、永靖县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的重大机遇,加强与中国国际救援队、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应急总医院的合作交流,积极争取国家、省、州各层面政策、项目、资金、技术支持,2019年以来累计协调落实上级资金达11997.04万元。其二,协调甘肃省应急管理厅及第三方专家,提前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普查工作,深入细致摸排全县所有灾害风险隐患点,建立灾害风险隐患清单和数据库;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和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烟花爆竹等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提升全域安全生产水平。其三,协调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帮助完善永靖县综合应急指挥平台。在前期整合公安、水务、自然资源、文体广电和旅游等部门系统的基础上,又投入240余万元建设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系统,实现多种数据的集成可视化展示。其四,加大灾害保险推广力度,永靖县财政按照每人每年2元的标准,为全县居民购买自然灾害救助及家庭综合意外伤害保险,积极动员群众购买农业保险、安全生产责任险和灾害住房保险等,筑牢强力阻断因灾致贫返贫生成渠道的“保险屏障”。其五,联合各方力量展开社会扶贫,认真组织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和爱心捐赠。中国地震局每年培训永靖县地方党政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农村致富带头人、贫困群众等1000余人次,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能力。积极发动各方爱心力量,为贫困群众捐赠家具家电720余件、床单被套150余套,为山区学校捐赠价值3.4万元的学习生活用品,为消防指战员捐赠价值5.1万元的1450册图书。

猜你喜欢
中国地震局减灾定点
中国“防灾减灾日”问答
直线过定点的5种特优解法
防灾减灾(消防)应急疏散演练
气象部门防雷减灾工作及问题分析
圆锥曲线专题(一)
对一道定点问题求解的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