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的违规行为研究

2021-07-23 09:01王瑞仙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合阳县中心幼儿园
长江丛刊 2021年13期
关键词:中班角色扮演次数

■郭 迪 王瑞仙/.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合阳县中心幼儿园

区域游戏,又称区角游戏,指的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发展水平,有目的的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在宽松的环境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为主,自主的选择学习内容和伙伴的共同合作的个性化的学习活动。现在幼儿园最常见的区域游戏主要有:美工区、图书区、益智区、科学区、角色表演区、建构区等。通过对已有文献的阅读研究,笔者将区域游戏中的违规行为定义为:幼儿在参与区域游戏的过程中,不遵守共同制定的区域游戏规则从而妨碍了游戏的顺利开展和进行的行为。中班幼儿最容易在区域游戏中出现哪些违规行为呢?是否可以对幼儿在区域游戏中出现的违规行为进行分类研究?

一、研究过程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自然状态下的非参与观察研究,运用自主设计的观察记录表记录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违规行为,地点为西安市某省级示范园。研究对象选取西安某幼儿园中班37名幼儿,其中男生23人,女生14人。研究时间为2018年9月10日起至2018年12月28日。共计十五周的总观察时间,其中第一、二周为预观察期,每周一至周五,早晨8:10—9:10为观察时间。

二、研究结果

依据本次观察的37名中班幼儿违规行为的分布和特点,笔者将中班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的违规行为分为:忘记收放区域牌、实际进区人数大于区域实际可容纳人数、区域材料未归位、没有保持安静、独自游戏和不爱护游戏材料六类,并使用频次统计如表1所示。

表1 中班幼儿区域游戏中的违规次数统计

由表1可以看出,幼儿在区域游戏中违规行为的总共有3474次,而且主要集中在建构区和角色表演区这种合作游戏中,其中出现违规行为次数最多的是建构区,违规次数为1158次,占到了违规总次数的33.33%,其次是角色扮演区,违规次数为817次,违规次数占到了总次数23.52%。违规行为中,最容易出现的违规行为是幼儿独自游戏,该行为占到了1205次,所占比例为34.69%,其次是不爱护游戏材料行为,该行为占到了702次,所占比例违规行为的20.21%。

三、影响幼儿违规行为的因素讨论

(一)区域规则设置不合理

前述观察结果显示违规行为次数最多的是建构区。建构区主要出现的违规行为是忘记收放区域牌和区域实际进入人数多于区域可容纳人数,而忘记收放区域牌可能的原因是儿童的短时记忆能力尚未发展完整,实际进入人数过多的主要原因是区域规则设置不合理,主要影响的因素可能是区域游戏中的游戏规则大多是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理念制订的没有及时更新调整,在一些受欢迎的区域,由于区域人数有最多限制,很多幼儿可能就会强行进入,这种行为容易衍生幼儿之间的矛盾,从而造成更多的违规行为。

(二)同伴之间相互影响

观察记录显示违规行为中,最容易出现的违规行为是幼儿独自游戏,并且主要在区域游戏中的建构区和角色扮演区较多出现。在角色扮演区以及建构区会要求幼儿之间同伴合作、共同游戏,但是经常会出现幼儿独自游戏的行为。由于幼儿之间的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游戏时,他们可能会受到同伴的指责,从而产生独自游戏的行为;其次受幼儿性格的影响,在这种合作性较强的游戏中,由于有的幼儿性格较为内向,喜欢独自游戏,而在这种合作性较强的游戏中,则要求幼儿之间合作游戏,这对性格内向的幼儿来说还有一定的困难;最后,由于中班幼儿仍处于自我中心阶段,因此在游戏时,他们经常以自我为中心,从而忽略游戏规则,出现违规行为;在角色扮演区,幼儿主要进行的游戏是模仿生活中经常出现的职业,而由于幼儿的社会经验不足,也是出现违规行为的重要原因;最后,其次,角色分配的过程,也是容易出现违规行为的时候,在角色分配的时候,很多幼儿都会选择正面积极地角色,如果被分到了不喜欢的角色,他们就会选择拒绝游戏,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三)幼儿自身原因

观察发现游戏过程中游戏材料没有归位以及不爱护游戏材料较多出现。已知3-4岁中班的幼儿比较活波好动,动作的自主性尚在发展当中,非意识活动出现较多。第一区域游戏基本都在活动室内进行,因此幼儿的大动作就受到了限制,可能会破坏游戏材料;其次,建构区的材料则以颗粒为主,在游戏结束的时候收拾需要幼儿有较强控制力,这时候当该区域的幼儿看到其他幼儿都已经回到座位了,就可能会出现材料未归位等违规行为;第三,幼儿不理解游戏规则,具体表现在收工作的音乐响起时,教师同时发出两个指令:收好区域材料和回到座位,但当幼儿听到收工作的音乐时就会着急回座位,从而忘记将区域牌放回原处。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幼儿园阶段正处于前运算阶段,这个时期的幼儿对事物的认识是以具体思维为主,主要凭借自己的表象思维去理解规则,从而导致他们会对规则有一定的理解,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依旧会根据自己的需求而违反规则。

中班幼儿情绪与小班相比,较为稳定,不会因为没有去到自己想去的区域而哭闹,会在与同伴发生矛盾的时候,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并且找老师解决问题,但是并不是所有事情都能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在遇到自己喜欢的玩具被其他小朋友抢走后,仍有幼儿会情绪失控,大吵大闹,或者在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时,他们不会冷静的想办法解决问题,而是通过情绪的爆发来吸引老师以及其他幼儿的注意力。

四、结语

规矩是运作、运行所遵循的法则,一般由群众共同制定、公认或由代表人统一制定并通过的、由群体里的所有成员一起遵守的条例和章程。在幼儿园中,规则是幼儿游戏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证,同时规则的教育有利于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以及社会性的发展。因此,加强对中班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的违规行为的分类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中班角色扮演次数
浅谈自然角内中班幼儿科学观察能力的策略研究
怎么升到中班的
最后才吃梨
俄罗斯是全球阅兵次数最多的国家吗?
交互式一体机在中班安全教育活动中的运用
本土文化背景下的童谣教学策略——以中班语言活动《茶口粉干》为例
谈初中地理角色扮演法的实施
角色扮演法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的思考
角色扮演
如何在IMS网络中计算呼叫接通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