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我好,你不好”式沟通

2021-07-25 05:33Meiya
心理与健康 2021年6期
关键词:人际沟通亲密关系男友

Meiya

金迪和男友热恋的那几个月,男友总赞美和认可她。可短短一年之后,男友常常会因为小事发脾气,比如金迪脱下的外套没有及时收进衣柜,或者出门时忘记倒垃圾,男友就会批评她,说她“邋遢”,说她“粗心”,说她这个人“很糟糕”。

上一次两人发生争吵,是因为金迪睡觉之前忘关客厅的灯,男友早上起床发现后,语带嘲讽地说:“这要浪费多少电?你没有公主命,却过得像公主一样奢侈。”

不就是忘关一次灯吗?至于说得这么难听吗?

金迪反驳男友,没想到男友又继续批评她,说她天天网购,根本不懂得过日子。

金迪承认自己平时是有点粗枝大叶,但并不是铺张浪费的人。每月她都有储蓄计划,买东西也是用自己的钱。她不理解也不接受男友对自己的批评、否定,和他大吵了一架,结果又被对方指责“脾气大,说不得”。

像金迪男友这样的人在现实关系中并不少见,他们有的是你的家人、伴侣,有的则是你的领导。

那么,你好不好奇为什么他们在关系中喜欢挑剔、打击别人?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发脾气,批评、责备他人呢?

这些人可能本身的性格就是追求完美的,无论对自己还是他人都比较严苛。

但是更有可能的是他们在玩一个“我好,你不好”的心理游戏。

你了解人际沟通分析理论吗

人际沟通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TA)是一种心理人格理论,由埃瑞克·伯恩博士缔造。该理论的核心是我们每个人在与人沟通时都有三个“我”,父母“我”P(Parent 父母意识),成人“我”A(Adult 成人意识),儿童“我”C(Child 儿童意识) 。

父母“我”是严厉的,权威的,强大有力的;成人“我”是成熟的,理智的,平等的;儿童“我”是弱小的,无助无力的,任性的。

P-A-C在我们面对社会和与人相互作用选择时起决定性作用,它们将导致4种人生坐标:

我不好,你好;

我不好,你不好;

我好,你不好;

我好,你好。

借着金迪男友的例子,我们重点来了解一下“我好,你不好”。

“我好,你不好”的游戏

当一个人的内在人际关系模型是“我好,你不好”时,他们常常觉得自己比别人好,在关系中倾向于对他人严厉,就像父母管教孩子一样,习惯批评、否定、责骂他人。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中讲道:“玩‘我好,你不好这类游戏通常能让玩家感到愤怒,或者至少能让他们对别人评头论足。处于这个心理坐标的人常常会占据权力和权威的制高点,这样就能玩他们的游戏了。”

他们经常玩的游戏叫“我抓到你了,你个坏蛋”。

书中还说:“这是人们经常在工作场合玩的游戏。下属犯了错,上司发现了,把犯错的下属好一顿训斥,小题大做,对下属大声咆哮。这种游戏能让愤怒的人找到看似正当的理由来发火,借此证实‘我好,你不好的人生坐标。他们会证明别人根本上都是无能而不可信的。接下来,他们会把斥责和惩罚别人视为己任。他们会说,‘要不然,那帮人会觉得犯了错还能侥幸逃脱!”

“尤其是在机构组织里,权威人士很容易把自己想象成严厉的父母,把员工当成顽劣的孩子来惩罚。”

“处在‘我好,你不好坐标上的人还会玩其他游戏,比方说,‘你为什么总让我失望?”

在亲密关系中的自我觉察

在亲密关系中,我发现自己偶尔就会玩“我好,你不好”这类人生坐标中“我抓到你了,你个坏蛋”和“你为什么总让我失望”的游戏。

有一天,我在网上买了几个花园摆件,也就一百来块钱,心里想着如果快递到了,老公敢说我乱花钱,我就要狠狠怼他一顿,说自己这么辛苦,买一点东西怎么啦?结果人家什么都沒有说,我反倒有点失落。

还有一次,我结束了一天的课程学习匆匆回到家,当时就有一种“我要看看老公在家带孩子,家里乱成什么样子”的想法,结果发现家里的桌子超级乱,堆着各种食品塑料袋和瓶瓶罐罐,于是愤怒涌上心头,准备指责老公。但因为我作为心理咨询师,能够及时自我觉察,我控制住了自己,试着深呼吸,并没有朝他发火。

这两次是我异常生动地捕捉到自己在玩“我好,你不好”这类游戏,以凸显自己在关系中高高在上的优越感。

被“我好,你不好”对待的结果

那些家教严格、父母崇尚棍棒教育的亲子关系常常就是“我好,你不好”的模型。父母是好的,孩子是不好的。父母希望利用这样的方式控制小孩,长此以往,父母成功地把孩子培养成了内在人际模型“你好,我不好”的那一类,导致孩子终身觉得自己不好,自我价值感低,缺乏自信与力量。

很多孩子还会伴随着非常严重的自我攻击,对自我缺乏足够的接纳和认可,终极表现就是抑郁自杀。

一个人如果在关系中,无论是亲密关系还是职场关系,长期频繁地被他人“我好,你不好”地对待,就容易被洗脑,被别人PUA,变得自卑,没有自信和内在力量。

该怎样做,才能改变

如果在一段关系中,对方不是滋养你的人,而是习惯因为一点小事就打击、批评、指责你,无法给你提出建设性的批评意见,就像前文故事中金迪的男友,你要意识到,这样的关系是非常不健康和可怕的。

如果你识别出他的人生坐标是“我好,你不好”,在玩各种“我好,你不好”的游戏,你需要做的是尽快远离这类人,能逃多远就多远。

如果是发生在职场里,暂时无法逃离,至少在识别他的伎俩之后,不再被对方洗脑,不要去认同对方投射给你的“你不好”的感觉,而是尊重和认可你自己。

如果对方是父母,希望受伤的孩子们能觉知到,你的自卑、敏感和脆弱里面,可能都隐藏着你想要被父母认可的渴望。你可以借此和父母沟通,告诉他们你的想法,以及他们的行为带给你的负面影响。倘若父母并不理解你,并持续打击你,建议你和他们保持适当距离,以免加重受伤。

遇到问题时去指责别人,制造自己是“对的”“好的”的自我优越感,总是容易的,可这对解决问题本身没有任何帮助。

愿我们都能成为好好解决问题的人,而不是那个指责和解决别人的人。

猜你喜欢
人际沟通亲密关系男友
亲密,别陷入相处误区
人际沟通在急危重症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聪明的人善于经营亲密关系
技工院校幼师生人际沟通能力的调查研究
the boyfriend look 装男友
“3C原则”教你搞定各种关系
刷新
刷新
浅谈护生人际沟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