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间孔镜下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观察

2021-07-26 07:21马学龙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75期
关键词:孔镜变性韧带

马学龙

(临汾段氏正骨微创医院 外科,山西 临汾 041000)

0 引言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是一种退行性腰椎疾病,主要症状表现为双下肢进行性感觉麻木、长期腰骶腿部疼痛,可能有间歇性跛行及大小便异常表现[1]。外科手术为治疗此病的主要方法,传统治疗方法为开放式椎板切除术、腰椎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等,会对后方肌肉韧带复合体造成破坏,影响腰椎稳定性,致使患者出现慢性腰痛[2]。近年来,脊柱微创技术快速发展,椎间孔镜应用于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治疗当中,为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了新思路[3]。本研究通过将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与常规全椎板切除术对比,探究经皮椎间孔镜下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临汾段氏正骨微创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各30例。参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61~85岁,平均(73.05±4.17)岁;病程12~41个月,平均(28.64±4.09)个月;病变位置:L4-518例,L5S112例;合并症:糖尿病2例,高血压3例。研究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61~83岁,平均(72.98±4.15)岁;病程12~40个月,平均(28.61±4.03)个月;病变位置:L4-5 19例,L5S1 11例;合并症:糖尿病3例,高血压3例。两组上述一般资料数据经统计学分析P>0.05,可比。纳入标准:①年龄>60岁;②经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证实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保守治疗1个月无效;③对研究内容知情,签署同意书;④经伦理审查通过。排除标准:①合并有全身感染、恶性肿瘤;②伴其他骨科疾病;③精神障碍或意识失常;④伴脊柱感染、腰椎滑脱、脊柱肿瘤、腰椎不稳;⑤伴手术禁忌证。

1.2 方法。参照组:予以常规全椎板切除术治疗,仰卧体位,行常规静脉全麻,麻醉满意后,将病变椎体作为中心行后正中入路方式,做长约10 cm的手术切口,于C型臂引导下将椎弓根螺钉置入病变椎体,充分暴露并切除发生病变的椎板关节突、棘突,切除明显增厚的黄韧带,取出椎间盘髓核,对神经根管、侧隐窝做扩大处理,植骨,并置入融合器,充分冲洗手术腔,留置引流管,依次缝合各层皮肤,结束手术。术后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予以对症处理及支持治疗。研究组:予以经皮椎间孔镜下神经根及硬膜囊周围减压治疗。侧卧位患侧在上,腰部垫高使椎间孔自然张开,在C型臂引导下,定位责任椎间隙,针对性确定穿刺位置,局部麻醉,使用16 G穿刺针于预穿刺点行穿刺处理,在关节突四周注入利多卡因,将导丝沿穿刺针置入关节突硬膜外前间隙,将导丝作为中心,切长7 mm切口,经导丝置入保护套管、各级扩张管。经一级导杆置入一级环钻,针对性切除部分上关节突外侧缘骨质;经二级导杆置入二级环钻,针对性切除部分上关节突,并扩大椎间孔;取出保护套管、环钻、导丝,经5.1 mm导管置入工作套管,并将经皮椎间孔镜置于工作套管中,于镜下观察病变位置,切除病变部分上关节突骨质、黄韧带,暴露神经根硬膜囊,行周围减压:神经根腹侧突出髓核摘除、增生的后纵韧带及纤维化切除、侧隐窝减压,以双极射频开展纤维环撕裂口皱缩成形术,并对椎间盘做消融减压处理。然后,予以彻底止血、冲洗手术腔,缝合一针切口,结束后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予以对症处理及支持治疗。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腰椎功能、并发症发生率。①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②腰椎功能:术前、术后3个月,以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4]为工具,评价腰椎功能。该评价工具包含10项内容,0~5分/项,评分与腰椎功能负相关;③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术后血肿、硬膜粘连。

1.4 统计学分析。整理相关数据,输入SPSS 26.0系统,经由系统分析,计数资料“n(%)”,行χ2检验;计量资料(±s),行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相关指标对比。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各项数据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对比(±s)

住院时间(d)参照组 30 89.67±20.04 152.06±21.08 2.23±0.41 8.95±1.34研究组 30 58.73±14.02 20.08±4.21 1.35±0.24 4.36±1.02 t - 6.929 33.628 10.146 14.929 P - <0.001 <0.001 <0.001 <0.001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术后下床时间(d)

2.2 腰椎功能对比。术前,两组ODI评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患者ODI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ODI评分对比(±s)

表2 两组ODI评分对比(±s)

组别 例数 术前 术后3个月参照组 30 31.28±5.42 23.05±3.16研究组 30 30.96±5.51 15.27±2.08 t - 0.227 11.264 P - 0.821 <0.001

2.3 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论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为老年多发病,是老年腰痛常见病因。该病的发生与年龄相关腰椎功能退化有关,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治疗难度大等特征。传统开放式椎板切除术等术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病情,但手术创伤重,破坏了脊柱完整性,术后腰椎功能恢复效果不理想,而且有较高并发症风险[5]。经皮椎间孔镜下手术治疗,能够在保证腰椎稳定性同时,彻底减压;而且可以保证脊柱完整性,极大减轻了手术创伤,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本次研究显示,经皮椎间孔镜下神经根硬膜囊周围减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存在明显优势。分析原因如下:①经皮椎间孔镜下手术通过神经根硬膜囊周围减压完成治疗,能够在避免大手术切口同时,彻底减压,创伤程度轻,出血少,周围组织受损程度轻,术后恢复快,并发症风险低;②经皮椎间孔镜下有较大操作空间,视野清晰,手术较为灵活,能够较为直观的观察并处理腰椎病变,从而避免不必要的组织创伤,加快术后康复,术后腰椎功能恢复快,且恢复效果好;③在经皮椎间孔镜指导下,将手术路径建立于椎体上关节突中上1/3正位棘突连线处,视野良好,能够在切除增厚黄韧带同时,有效摘除髓核、椎间盘,并扩大椎管,彻底减压神经根及硬膜囊[6]。相比于经皮椎间孔镜下手术,常规全椎板切除术视野不够开阔、对脊柱骨性结构及周围肌肉韧带造成的损伤严重、破坏脊柱稳定性、术后并发症较多。

综上所述,经皮椎间孔镜下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可以优化各项手术指标,促进腰椎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其作用效果优于常规全椎板切除术。

猜你喜欢
孔镜变性韧带
晋州市大成变性淀粉有限公司
晋州市大成变性淀粉有限公司
脊柱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三角韧带损伤合并副舟骨疼痛1例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对单节段DLSS术后患者腰椎功能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经椎间孔镜一次性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超声结合应力实验在肘关节侧副韧带损伤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经高频超声分析跟骰关节周围韧带损伤的流行病学特点
征兵“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