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疗程DC-CIK免疫疗法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1-07-26 07:21孙西兴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75期
关键词:免疫治疗疗程标志物

孙西兴

(巨野县中医医院,山东 菏泽 274900)

0 引言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癌症疾病,多数患者一旦确诊常处在肺癌晚期。晚期肺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以化疗为主,但是以化疗为主的方式5年生存率仅为2%[1]。免疫治疗是近年来新兴的治疗手段,治疗方式包括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树突状细胞(DC)治疗、嵌合抗原受体(CAR-T)治疗等,相关研究表明将DC与CIK一同孵育不仅促进DC细胞成熟及增强抗原递呈功能,而且也可提高CIK细胞增殖及肿瘤杀伤作用,获得的DC-CIK杀伤能力强并且安全可靠[2]。本次研究中,纳入晚期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多疗程DC-CIK免疫疗法治疗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82例晚期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经病理学确诊肺癌,且国际肿瘤分期TNM均在Ⅲ期及以上[3];②患者临床资料完整,精神良好并且有正常沟通交流能力;③无放化疗及免疫禁忌;④患者或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肝、肾器质性疾病的患者;②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疾病者;③化疗禁忌者或者精神疾病者;④中途退出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组基线资料如下:实验组41例,男23例,女18例;年龄40~77岁,平均(58.12±1.56)岁;TNM分期:Ⅲa期15例,Ⅲb期20例,Ⅳ期6例。对照组41例,男24例,女17例;年龄38~77岁,平均(57.99±1.52)岁;TNM分期:Ⅲa期14例,Ⅲb期20例,Ⅳ期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TNM分期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化疗治疗,主要是采取紫杉醇联合顺铂的化疗方式,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进行1个疗程的DC-CIK免疫治疗,分3 d收获细胞并且回输,每次回输细胞数量为2×109~3×109,连续回输3 d完成免疫疗法治疗,之后普通化疗6个月。实验组则行3个疗程的DCCIK免疫治疗,各疗程间隔1个月,且普通化疗6个月。

DC-CIK免疫治疗方法:①DC-CIK分离培养及诱导活化。抽取患者空腹肘静脉血液50 mL,采取肝素钠进行抗凝,采血后在2 h送至实验室处理,主要是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应用专门的细胞分离液,单个核细胞应用生理盐水进行洗涤并悬于100 mL完全培养基中,细胞悬液则是置于T175培养瓶中,加分离的四分之一自体血浆,在37℃环境下及5% CO2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培养期间需每天对细胞形态观察,在培养5~7 d进行第一次的补液,之后根据细胞密度分装,控制密度在1×106~2×106个/mL;②将培养获得细胞取样,检测细菌、真菌、内毒素以及支原体,对取样后的细胞回输前不做任何操作,对所有检测结果均是阴性的细胞收集至2瓶100 mL生理盐水中,每一瓶均加5 mL白蛋白,每次获得细胞均依据细胞密度进行合理补液。

1.3 观察指标。①治疗6个月后,参照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评定治疗效果,具体分成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与恶化(PD)几个等级,总有效率=(CR+PR)/总数×100%;②治疗前后采集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液4 mL,经离心分离血清,检测以下肿瘤标志物水平: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甲胎蛋白(alpha fetal protein,AF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19-fragment,CYFRA21-1)。

1.4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21.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使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肿瘤标志物水平。实验组治疗后血清各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是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CEA AFP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 41 4.12±0.77 2.02±0.41* 3.99±0.68 1.85±0.42*对照组 41 4.06±0.75 2.68±0.55* 3.96±0.67 2.47±0.51*t - 0.512 7.683 0.286 7.784 P - 0.609 <0.001 0.775 <0.001

续表2

3 讨论

肺癌是一种起源于肺部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该病无传染性,但却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以及遗传易感性,患者的典型表现主要是咳嗽、痰中带血以及胸痛等[4]。早期肺癌无典型的表现,因此患者往往不重视,而随着疾病的持续加重会进一步表现出更为典型的症状,因此多数肺癌患者一旦确诊常处在晚期阶段[5]。晚期肺癌已经无法进行手术,治疗常是应用放化疗治疗的方式,主要通过化疗药物作用癌细胞并将其杀死,延缓癌细胞的生存及转移,延长患者生存时间[6]。而常规化疗方式在治疗的过程同样会对正常细胞造成杀伤,这使得患者预后不佳,且经化疗后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使得患者生活质量不佳。

随着肺癌发病率的增加,临床中为更好地治疗疾病,积极探讨更为有效的治疗方式,而免疫治疗就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7]。在本次研究中探讨了应用多疗程DK-CIK治疗晚期肺癌的效果,结果显示同单疗程的DK-CIK免疫治疗相比,多疗程的DK-CIK免疫治疗的总有效率上更高。分析原因主要是DK-CIK免疫治疗配合常规化疗的方式,可长期协同作用取得良好效果,DC是自体免疫细胞之一,属于现阶段抑制功能最为强大的抗原递呈细胞,可诱导机体产生强烈抗肿瘤免疫反应的作用,成熟的DC可以激活T淋巴细胞;CIK则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很强细胞毒性作用,不仅能杀伤肿瘤细胞,同时也可以调控机体细胞免疫反应,DK-CIK免疫治疗方案通过两种方式的结合作用,诱导DC生成并刺激CIK增殖,达到杀伤肿瘤的作用,进而有效治疗肺癌疾病[8]。通过多疗程的DK-CIK免疫治疗,持续作用肿瘤细胞发挥良好的治疗效果。此外研究结果还显示,在治疗后的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上两组水平均是较治疗前降低,而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多疗程DK-CIK免疫治疗能够通过长时间的作用降低CEA、AFP、NSE等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可以持续的杀伤肿瘤细胞,使得相关物质作为代谢物被清除体内,让肿瘤的治疗效果提高。

综上所述,对晚期肺癌这一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使用多疗程DK-CIK免疫治疗方案能够起到良好杀伤肿瘤细胞的功能,提高疗效并且显著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免疫治疗疗程标志物
《中国肿瘤临床》文章推荐:肠道微生物与肿瘤免疫治疗研究的新进展
自身免疫性脑炎免疫治疗进展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
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筛选并验证前列腺癌诊断或预后标志物
肝细胞癌临床免疫学与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及挑战
肿瘤免疫治疗发现新潜在靶点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治前列腺增生
中药面膜祛除黄褐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