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手足口病效果研究

2021-07-26 07:21谭丽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75期
关键词:新液疱疹口病

谭丽艳

(河池市金城江区第三人民医院,广西 河池 547000)

0 引言

手足口病是指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手、足、口腔黏膜疱疹、斑丘疹为临床特征的一类传染性疾病,具有较高发病率与较强传染性[1]。手足口病传播途径为密切接触、消化道、呼吸道等,小儿染病后可表现为手足口及臀部多个部位小疱疹、口痛、发热、厌食等,大多数病例症状轻微,少数较重病例若不及时治疗,随着病情进展可并发心功能衰竭、肺水肿、脑膜炎等严重病症,危及小儿生命健康[2]。抗病毒及对症治疗是本病治疗要点,干扰素是临床治疗手足口病广谱抗病毒药物,对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等有一定抗病毒作用,但经临床实践观察发现单一用药效果欠佳,患儿症状恢复慢,因此建议联合用药。康复新液为纯中药制剂,取自美洲大蠊干燥虫,内含黏氨酸、黏糖氨酸、多元醇及多种氨基酸,可口服也可外用,具有抗菌消炎功效,在修复溃疡创面上有明显优势[3]。基于此,本文现就干扰素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展开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选取河池市金城江区第三人民医院收诊的120例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1~6岁,平均(3.20±1.14)岁,发病至就诊时间4~70 h,平均(35.28±8.09)h。研究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1~5岁,平均(3.04±1.06)岁,发病至就诊时间5~72 h,平均(36.41±7.74)h。两组患儿的例数、年龄、就诊时间等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临床症状典型,符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年版)》[4]制定相关诊断标准;就诊前未接受过任何药物治疗;发病至就诊时间≤72 h;无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无癫痫;无药物过敏史;家属已知情并同意参与该研究。排除伴有免疫系统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脑膜炎、肺炎以及合并严重脏器疾病、入组前就已接受研究相关药物治疗患儿。

1.2 方法。两组患儿入院后先给予隔离、口腔干预、皮肤疱疹干预、退热、营养心肌等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雾化喷管吸入注射用干扰素α-2b(北京远策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0960022;规格:100 hμ/支),100 hμ/次Biol,注射用人干扰素α-2a(沈阳三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0970089,规格:300 hμ/瓶,)。根据患儿不同年龄给予不同吸入剂量,1~3岁患儿吸入剂量100 hμ/d,>3岁患儿吸入剂量为300 hμ/次 Biol。研究组采用干扰素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干扰素使用方法与对照组相同,首先口服康复新液(生产厂家:四川好医生樊西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5020805;规格:100 mL/瓶)进行治疗,不同年龄段患儿用量如下:1~3岁患儿3 mL/次,>3岁患儿5 mL/次,每日3次。其次,将康复新液涂抹于患儿手、足、口腔疱疹处,内外兼治,外用每日3次。两组均连续治疗5 d。

1.3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对比两组患儿退热时间、手足疱疹消退时间、口腔疱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炎症指标改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炎症指标检测:分别在治疗前后抽取两组患儿清晨空腹静脉血,离心取上层清液,静置,应用ELISA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空腹血糖(FPG)。不良反应包括白细胞减少、头痛乏力、恶心呕吐等。

1.4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20.0软件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表示方法为(±s),检验值为t值;计数资料表示方法为[n(%)],检验值为χ2值。若P<0.05,表示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症状消退时间、住院时间比较。相比对照组,研究组的退热时间、手足疱疹消退时间、口腔疱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症状消退时间、住院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症状消退时间、住院时间比较(±s)

组别 例数 退热时间 手足疱疹消退口腔疱疹消退 住院时间对照组 60 2.31±0.59 3.04±0.52 2.88±0.63 6.84±1.34研究组 60 1.98±0.77 2.21±0.46 2.09±0.51 5.17±0.49 t - 2.635 9.260 7.550 9.067 P - 0.010 0.001 0.001 0.001

2.2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及血糖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CRP、WBC、FP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CRP、WBC、FPG水平均较前降低,而研究组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及血糖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及血糖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CRP(mg/L) WBC(×109·L-1) FPG(mmol/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60 30.16±2.74 17.31±1.29 12.45±2.18 9.68±1.50 6.78±3.10 5.36±0.61研究组 60 29.89±2.45 10.64±1.34 12.39±2.20 7.35±1.57 6.67±3.24 4.29±0.72 t-0.569 27.777 0.150 8.312 0.190 8.783 P-0.570 0.001 0.881 0.001 0.850 0.001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经对比发现,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手足口病是儿科常见急性传染性疾病,致病因为柯萨奇病毒、肠道病毒,典型症状为口腔、手足出现斑丘疹、口腔疱疹,发热等,该病病程较短,大多数预后一般良好,但部分病重患儿易并发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对生命健康构成极大威胁[5]。手足口病发病率高,但目前临床并无特效治疗手段,通常以抗病毒、防止细菌感染等对症治疗为主,干扰素是国内外公认的有效抗病毒药物,为DNA重组制成的水溶性蛋白质,抗病毒机制为抑制细胞表面膜受体合成,抑制基因复制与蛋白合成,阻断病毒繁殖复制,且还具有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α-2b、α-2a干扰素在临床应用较广泛,雾化吸入易导操作,依从性高且无创性,用药后不良反应罕见。但也有研究认为,干扰素为皮下注射或肌内注射给药,容易出现一过性流感样症状、注射部位疼痛等,导致患儿依从性不高,另外单一用药疗效也稍欠佳,因此建议联合用药及雾化吸入使用增强疗效。

康复新液是一种具有抗炎解毒、凉血消毒、养阴生肌等功效的中成药制剂,提取自美洲大蠊虫相关成分,内含肽类、黏糖氨酸、促生长因子、多元醇、黏氨酸等多种生物活性,外用可快速修复溃疡烫伤等症状,口服则可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症状尽早消退。相关研究证实,康复新液在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有较高临床价值,与干扰素联合可进一步提高疗效,改善患儿预后。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研究组应用联合方案治疗后,其退热时间、手足疱疹消退时间、口腔疱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的CRP、WBC、FPG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干扰素联合康复新液治疗能减轻手足口病患儿机体炎症反应,促进临床症状消退,控制血糖上升,缩短住院时间。白细胞和血糖监测在判断病情严重程度中有重要指导作用,尤其是重症患儿,当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可考虑III期。当患儿病情突然变化时,平稳的血糖也会突然升高,窗口期约2~4 h,所以对于短期血糖升高患儿要重点观察干预,防止疾病恶化。康复新液外用可促进血管新生及坏死肉芽组织再生,加速溃疡创面修复进度,进而减轻炎症水肿,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效缓解疼痛症状及溃疡。另外,该药还能提高创面免疫细胞活性,使免疫细胞能吞噬病毒发挥抗感染作用,释放自由基,灭活微生物,减轻炎症程度,从而促进组织再生。干扰素联合康复新液治疗,一方面可抗病毒,另一方面可抗炎,促进创面早日愈合,因此两者结合可相辅相成,应用价值高。关于两者联合安全性方面,本研究结果提示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干扰素联合康复新液治疗不会增加患儿用药风险,不良反应罕见,有一定安全性。

综上所述,应用干扰素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手足口病能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减轻患儿机体炎症反应及降低空腹血糖,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药物安全性有保障。

猜你喜欢
新液疱疹口病
2010—2019年宝鸡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时空聚集分析
康复新液保留灌肠联合口服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探讨
鼻内镜术后应用康复新液行鼻腔冲洗的临床疗效研究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正畸慢性牙龈炎的临床疗效
探讨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正畸患儿慢性牙龈炎的临床效果
夏季警惕汗疱疹
1分钟了解疱疹性咽峡炎
说说“上火”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