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心理行为干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

2021-07-26 07:21杭建梅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75期
关键词:神经病传导神经

杭建梅

(浙江安吉健恒糖尿病医院,浙江 安吉 313300)

0 引言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通常持续、缠绵,尤其痛性神经病变严重影响病人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因此就更容易出现心理障碍,这些心理障碍通常又反过来进一步加重糖尿病及神经病变[1]。为此笔者针对以上情况,笔者对我院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展开对照研究,观察其对于以上问题的影响以及意义,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我院2014年~2015年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展开对照研究,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但最终配合完成研究的病例共85例,其中实验组43例,对照组42例,脱落病例共15例。实验组男性20例,女23例,年龄62~68岁,平均(65.2±3.5)岁,病程2~12年,平均(7.1±0.6)年,神经病变病程1~6年,平均(3.5±0.6)年。对照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62~69岁,平均(66.2±3.1)岁,病程3~12年,平均(7.5±0.8)年,神经病变病程1~8年,平均(4.1±0.8)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较小,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组间对比。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基本治疗,具体方法如下:川芎嗪(连通)100 mg于100 mL生理盐水中静滴,甲钴胺(弥可保)500 μg于小壶静滴,每日一次。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综合心理行为干预,具体如下:综合心理行为干预的主要形式:①沟通开导法:通过与病人的语言沟通,进行说理、疏导、安慰等,帮助病人消除各种消极情绪反应[2];②提高认知法:主要通过糖尿病教育来帮助糖尿病人了解糖尿病基本知识,消除一些对糖尿病的认识误区,提高对疾病的治疗信心;③行为诱导法:主要通过带领病人参与一些具体的活动和进行一些具体行为的干预及指导;④放松训练法:包括团体的放松训练和个体的放松训练。放松训练前,首先向实验组病人介绍进放松催眠的基本知识,讲解放松训练的意义及效果,充分调动他们参加及配合的积极性,并进行必要的基本测试和培训,在安静的环境中,让患者带上耳麦,播放促进放松的音乐,由经过培训的医生引导病人进行放松训练。综合心理行为干预的主要应用:①团体健康教育。包括糖尿病及神经并发症知识的讲课,住院期间每周进行三次;②个体心理支持:于整个住院期间,在查房时以及门诊随访时,给予心理支持和诱导。患者出院后的自行放松训练方法。

1.3 疗效观察。于住院治疗前及研究结束3个月时,分别进行以下项目的检测及观察:①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②神经传导速度[3];③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顿抑郁量表(HRSD)评分[4]。

1.4 统计学分析。数据处理:SPSS 17.0统计学软件;资料描述:计数资料为(n%),计量资料为(±s);差异检验:计数资料为χ2,计量资料为t;统计学意义判定标准: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糖下降差值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统计学对照,尽管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实验组在治疗后下降均值更大,但只有空腹血糖的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1。而其他两项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糖下降差值对比

2.2 两组神经传导速度前后差值比较。对两组病例均进行了下肢胫神经、腓神经的传导速度测定,并进行了治疗前后自身及两组间的对照。统计学结果显示两组神经传导速度不管是胫神经还是腓神经,在治疗后传导速度均有改善。但实验组的改善比对照组更明显,两个神经的组间比较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神经传导速度前后差值比较

2.3 汉密顿量表测量治疗前后的比较。HAMA、HRSD的结果显示实验组在治疗后能减少明显焦虑及抑郁,且优于对照组,统计也显示数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汉密顿量表测量治疗前后的比较

3 讨论

3.1 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和心理的影响。实施多种心理干预方法中,包括一对一的语言沟通、心理疏导、通过讲课、教育等来提高认知、纠正偏差及误区,通过监督执行每日作息时间表,包括饮食、运动处方的行为引导,帮助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通过团体的和个体的放松训练给予积极的心理行为干预。

3.2 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影响。①通过血糖下降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其作用机制应该是在心理干预影响血糖机制的基础上,通过血糖的下降改善了整体的代谢异常,减少了山梨醇和果糖在神经的沉积,减少了糖基化终产物和自由基对神经的损伤;②通过血管舒缩功能的恢复增加神经血供:当心理干预后,心理障碍改善,负性情绪减少,小血管痉挛及收缩缓解,神经的滋养血管供血改善使神经病变有所恢复;③通过神经调节的改善减少负反馈:通过积极心理干预,去除和转移不良感受及症状时,这种负性的反馈途径得以打断,从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5];④通过免疫力及抗氧化能力的增强改善神经病变:当机体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心情愉悦时,身体的免疫功能会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也增强;⑤通过良性条件反射的建立而促进神经病变恢复:当患者在出现症状被诊断有糖尿病周围神经时,就被告知是因为糖尿病和血糖高引起,这种信号被多次强化并深入潜意识,同时形成条件反射。当想到糖尿病、测到血糖高时,就条件反射地联想到神经病变,并去感受和体验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种种症状,这样又强化了神经病变症状[6]。

综上所述,综合心理行为干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明显疗效,本方法具有临床实用性和对糖尿病并发症及其他心身疾病使用的推广性。

猜你喜欢
神经病传导神经
神经松动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老年人防跌倒要当心周围神经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神经病学》课程教、学、评一体化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思考心电图之178》答案
充分发挥银行在政策传导中的作用
越测越开心
你是“神经病”吗?
骨传导自行车头盔
“神经”病友